资源简介 湘版美术八年级(上)第二课《梅竹言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领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2、方法与过程目标:尝试用中国画工具、材料,体验画梅的过程与乐趣。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梅花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生活、大自然以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二、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教学难点:怎样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学具:宣纸、中国画的工具等。四、教学设计一、咏梅:1、组织教学,课件展示一首诗:冰雪林中着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学生齐朗诵,然后提问问: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吗?王冕的《白梅》。问:同学们还知道那些关于梅花的经典诗词或句子呢?学生分享2、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梅竹言志》,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运用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来画梅花。二、赏梅:1、欣赏梅花图片及画梅花的作品2、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习对比的方法来观察分析艺术作品。对比方式举例:繁与简、虚与实、聚与散、疏与密等。3、简单分析欣赏教材中的三幅梅花作品。提问:在金农的这幅梅花作品中,何为点、线、面?学生分享…… 花为点、新枝为线、老干为面。三、品梅:1、展示赵之谦的《花鸟册页》,“不可一日无此君”引导学生分享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象征寓意?学生分享……2、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承载了太多的情感,除了梅花之外还有那些植物也有着类似的高尚品质呢?分析讨论、学生分享……3、总结:梅花的象征寓意梅花具有高洁孤傲、坚韧不拔的品格;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在中国民间梅花还被寄寓了传春报喜、吉祥平安之意。3、古人如何画梅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吴昌硕的《寻梅》,这幅画充分展现了书法用线的魅力。用笔——苍劲老辣、豪放不羁用墨——干湿浓淡、清新自然用线——交错穿插、疏密有致画面表现了梅花冷艳清香的品质,生机勃勃的情趣。四、画梅:1、枝干:先画主干在画旁枝最后点花,枝干斜角交错,常呈现“女”字结构。过程——先干、后枝、再点花用笔——下笔要果断,侧峰画主干,中锋画旁枝用墨——要有浓淡干湿的变化2、画花分为圈梅与点梅两种形式:白梅又叫圈梅(勾花),红梅又叫点梅(点花)。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点梅法。(视频演示)3、临摹(a)教师示范 (b)学生临摹练习 (c)教师巡视指导五、评梅:1、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用笔、用墨等较好的学生和其作品及时的表扬和展示。 2、学生作业完成后,展示学生优秀作品。3、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画梅花的认识和了解评价作品。师评指出学生的不足。 六、课堂小结: 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这堂课我们初步了解梅花的表现技法,学习和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来画梅。用实践来体验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情怀。课后大家可以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