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9 反射与反射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9 反射与反射弧

资源简介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9 反射与反射弧
一、单选题
1.(2022·盘锦)小李看到消防员从火场救出伤员的场景,感动得热泪盈眶。结合下图,分析有关这一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看到此场景的感受器是③
B.泪腺是此反射的效应器
C.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④的表面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视网膜是感受器,A不符合题意。
B.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泪腺是效应器,B不符合题意。
C.小李感动得热泪盈眶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C符合题意。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④大脑皮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2022·恩施)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在整体上起主导作用,激素调节也会显著地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B.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
C.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
D.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却不存在专门的作用部位
【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A.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地位,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故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激素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故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如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不符合题意。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结合分析可知,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C不符合题意。
D.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也有专门的作用部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
3.(2022·贺州)丹丹同学用手抓起刚蒸好的馒头,来不及思考就迅速将馒头丢下。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①能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C.完成该反射的路径为①→②→③-→④→⑤
D.若丹丹有感觉但不能完成该反射活动,可能是因为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
【答案】A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结合题图分析可知,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A符合题意。
B.①感受器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产生神经冲动,B不符合题意。
C.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C不符合题意。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若丹丹有感觉但不能完成该反射活动,表明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②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有感觉而不能缩手,表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可能是④传出神经或⑤效应器受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022·苏州)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辣椒起源于南美洲。南美洲生物多样性丰富,哺乳动物众多。辣椒的种子没有坚硬的外壳保护,并且又小又扁,很容易被哺乳动物的牙齿磨碎,失去活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辣椒中出现了辣椒素这种物质,能让果实产生辣味(对哺乳动物而言),可以让其更好的抵御哺乳动物危害果实和种子。而鸟类对辣味不敏感,消化时间短,能够顺利取食辣椒果实并且不破坏辣椒的种子。就这样,辣椒依靠鸟类成功地扩张了地盘。
哺乳动物和鸟类对于辣椒素的不同反应在于辣椒素能与哺乳动物体内一种TRPV1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使动物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而鸟类体内则缺少这种结合受体。人作为哺乳动物,体内也广泛分布着TRPV1受体,所以不光是舌,辣椒素还能刺激唇、手以及消化道等部位。
4. 辣椒细胞中含有辣椒素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5. 下列有关辣椒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辣椒素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哺乳动物诱导辣椒产生了辣椒素
C.辣椒果实内产生的辣椒素可以抵御鸟类
D.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才会产生辣觉
6. 辣椒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是(  )
A.互利共生 B.捕食 C.种内互助 D.寄生
7. 人体内的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结构是(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效应器 D.神经中枢
8. 人体内产生“灼烧的痛觉”的部位是(  )
A.大脑皮质 B.神经末梢 C.脊髓白质 D.小脑皮质
【答案】4.D
5.A
6.A
7.A
8.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生物间的关系;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反射及其结构基础;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分析】(1)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3)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4.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辣椒中辣味物质存在于辣椒细胞的液泡中。故答案为:D。
5.A、辣椒的种子没有坚硬的外壳保护,并且又小又扁,很容易被哺乳动物的牙齿磨碎,失去活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辣椒中出现了辣椒素这种物质,能让果实产生辣味(对哺乳动物而言),可以让其更好的抵御哺乳动物危害果实和种子。因此,辣椒素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C、辣椒果实内产生的辣椒素是为了抵御哺乳动物危害果实和种子,是为了适应环境,BC错误。D、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才会产生辣觉,D错误。故答案为:A。
6.鸟类对辣味不敏感,消化时间短,能够顺利取食辣椒果实并且不破坏辣椒的种子。就这样,辣椒依靠鸟类成功地扩张了地盘。而辣椒为鸟类生活提供有机物。因此辣椒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故答案为:A。
7.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图可知,人体内的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结构是感受器。故答案为:A。
8.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颜色灰暗是灰质,又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因此,人体内产生“灼烧的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质。故答案为:A。
9.(2022·新疆)2022年2月6日,在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夺得冠军。当看到进球的精彩瞬间,球迷们欢呼雀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球迷观看球赛时,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
B.球迷欢呼雀跃,这种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C.球迷热议女足夺冠的消息,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D.球迷的反应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不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A、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复杂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体各种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折射作用使得来自物体的光汇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人生来就会有的简单反射。而红灯停,绿灯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复杂反射。
10.(2022·泰安)下图表示人体完成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和部分运动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2、3、4、7、8组成
B.膝关节由A,B构成,A内含滑液可减少摩擦
C.若阻断7,膝跳反射不能完成,但能感觉到叩击
D.膝跳反射小腿抬起时,股四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7是传出神经、8是效应器五个部分,A错误;
B、膝关节由关节囊、A关节腔、B关节面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它们的表面有一层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另外,A关节腔里面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也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错误;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阻断7传出神经,叩击1感受器处,人体不会作出反应,因为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神经冲动会沿着脊髓的白质中的4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感觉,C正确;
D、膝跳反射是指在膝半屈和小腿自由下垂时,轻快地叩击膝腱(膝盖下韧带),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作急速前踢的反应。所以, 膝跳反射小腿抬起时,股四头肌处于收缩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2)题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上行传导束,5大脑皮层,6下行传导束,7传出神经,8效应器;A关节腔,B关节面。
11.(2022·盐城)下图为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反射由脊髓控制
B.该反射是条件反射
C.完成该反射仅需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参与
D.完成该反射所需能量与细胞的呼吸作用无关
【答案】A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A说法正确。
B、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说法错误。
C、完成该反射需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参与,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参与,C说法错误。
D、完成该反射所需能量是细胞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所以与呼吸作用有关,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反射的类型、膝跳反射,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非条件反射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2.(2022·云南)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
A.人看见梅子分泌唾液 B.人看到“禁止通行”绕道而走
C.针扎到手立即缩回 D.草履虫“趋利避害”
【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人看见梅子分泌唾液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A不符合题意。
B.人看到“禁止通行”绕道而走是神经系统对交通信号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B不符合题意。
C.针扎到手立即缩回是神经系统对针扎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神经系统,草履虫“趋利避害”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不属于反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13.(2022·南充)下图为单纯的缩手反射示意图,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③为传出神经
B.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
C.该反射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D.缩手反射完成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图中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
A、③为传入神经,A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B、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B分析正确,符合题意。
C、该反射是神经调节的结果,C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D、缩手反射完成顺序为①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③传入神经将来自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给④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收来自传入神经的信号,并迅速作出反应,产生神经冲动传给⑤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给手臂肌肉上的神经末梢,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的②效应器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D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14.(2022·自贡)图是人体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B.若④处受伤,刺激①处时,则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C.⑤是感受器,能感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图中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⑤效应器。这种从中枢神经向周围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终止于骨骼肌或内脏的平滑肌或腺体,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A不符合题意。
B.若④传出神经处受伤,刺激①感受器处时,则不能完成反射活动,B符合题意。
C.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⑤效应器。这种从中枢神经向周围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终止于骨骼肌或内脏的平滑肌或腺体,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15.(2022·石家庄)图示某人不小心被针刺到手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
B.③是神经中枢,但不能产生感觉
C.该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D.若⑤受损,可能无法完成该反射
【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A正确;
B、神经中枢是指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③脊髓是神经中枢,但不能产生感觉,感觉在大脑皮层中产生,B正确;
C、当手偶然碰到了某种刺激(如火焰、尖刺)而快速缩回,是缩手反射。 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 若⑤效应器受损,人可能无法完成该反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二、判断题
16.(2022·株洲)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故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三、填空题
17.(2022·十堰)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答案】神经元或神经细胞;反射弧
【知识点】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故答案为:神经元或神经细胞;反射弧
【分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因此,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四、综合题
18.(2022·北部湾)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电视机前观看发射过程的人们心情激动,新陈代谢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请结合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一)和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排尿模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视机发出的光线经过图一中   (填序号)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2)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心情激动,神经系统高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由   共同调节。
(3)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产生的尿液通过④流入膀胱,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尿意。一般成年人能有意识控制排尿,这说明控制排尿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参与下才能实现。
(4)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常尿床。请写出婴儿完成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用图二中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⑥。
(5)某人尿液中检出了葡萄糖,同时还出现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   分泌不足。
【答案】(1)①
(2)神经和激素
(3)肾脏;大脑皮层
(4)⑤→⑦→B→⑧
(5)胰岛素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电视机发出的光线→②角膜→ 瞳孔→①晶状体→玻璃体→③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视觉。①晶状体起折射作用。
(2)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心情激动,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因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由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
(3)排尿反射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其神经中枢在脊髓,然而脊髓受更高级的神经中枢(如大脑皮层)控制。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④输尿管流入膀胱,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尿意。一般成年人能有意识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控制排尿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A大脑皮层参与下才能实现。
(4)排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的非条件反射。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无法有意识控制排尿。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⑤→⑦→B→⑧→⑥。
(5)糖尿病是由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患者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题中某人尿液中检出了葡萄糖,同时还出现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分析】图中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输尿管,⑤膀胱,⑥尿道,⑦传入神经,⑧传出神经,⑨上行的神经纤维,⑩是下行的神经纴维,A是大脑皮层,B是脊髓。
19.(2022·百色)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及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通过C系统完成体内物质运输,其中体循环的起点是心脏结构的   。
(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由   (填图中字母)系统从外界获得。
(3)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D系统的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   。
(4)各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   系统的调节,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答案】(1)左心室
(2)B
(3)大分子蛋白质
(4)神经;反射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人体通过C循环系统完成体内物质运输。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网,再由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所以体循环的起点是心脏的左心室。
(2)人体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是由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的,其消耗的氧气由B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
(3)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D泌尿系统中的肾脏时,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所以,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4)图中所示各系统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分析】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20.(2022·广东)“五一”假期,小李同学为全家做了一顿饭。请结合题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小李设计的食谱已有清蒸鲈鱼、炖排骨、蛋花汤、米饭,从膳食平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该选择   (填“炒青菜”或“红烧肉”)。洗菜、切菜和炒菜等一系列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这一过程主要通过   系统调节,同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也在发挥调节作用。
(2)小李碰到烫手的汤碗,来不及思考就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其感受器位于图a中的   (填序号),神经中枢位于图a中的   (填序号),这一反射属于   反射。
(3)图b中,[⑨]   (填名称)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吸收的营养物质随着   运送至全身,供生命活动所需;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与   (填序号)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答案】(1)炒青菜;神经;激素
(2)反射弧;①;③;非条件或简单
(3)小肠;血液;⑧
【知识点】合理营养;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1)合理营养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食谱设计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小李的食谱中,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清蒸鲈鱼、清炖排骨、蛋花汤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此食谱中无蔬菜和水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该再选择炒青菜,补充维生素,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同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也在发挥调节作用。
(2)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纤维,③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所以是简单反射,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属于非条件反射。
(3)图b中,⑥是肝脏,⑦是胃,⑧是胰腺,⑨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吸收的营养物质随着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供生命活动所需,⑧胰腺作为外分泌腺分泌胰液,作为内分泌腺,胰腺上有胰岛,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所以,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故答案为:(1)炒青菜、神经、激素;(2)反射、①、③、非条件或简单;(3)小肠、血液、⑧。
【分析】此题考查合理膳食、反射的类型、反射弧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需要熟记基础知识,并掌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1.(2022·聊城)人体每天都要经由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调节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并清除代谢废物。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1)图甲中,当血液流经3时,经其   作用进入到2中形成的液体为   ,正常情况下,流经4后的液体与2中液体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4中液体可作为农家肥,主要是因为该液体含有无机盐和   等。
(2)图甲中,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6比血管5内的尿素含量   。
(3)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壁内,神经中枢位于   。
(4)图乙中7和8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这两条通路,而脊髓未受损伤,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能形成尿意,能控制排尿反射
(5)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   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答案】(1)过滤;原尿;流经4肾小管后形成的尿液没有葡萄糖;尿素
(2)少
(3)膀胱;脊髓
(4)C
(5)大脑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 (1)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过滤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都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由此可知,图甲中,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经其过滤作用,进入到2肾小囊中形成的液体为原尿,流经4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是尿液,尿液中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不含葡萄糖,因为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所有的葡萄糖,所以正常情况下,流经4后的液体与2中液体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流经4后的液体没有葡萄糖,4中液体是尿液,尿液可作为农家肥,主要是因为尿液含有无机盐和尿素。
(2)由于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尿素随尿液流出,尿素不再进入血液中,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肾静脉中的)中尿素含量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所以图甲中,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6肾静脉比血管5肾动脉内的尿素含量少。
(3)膀胱内有感受压力的感受器,当膀胱内充满尿液时,膀胱的内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传到排尿中枢,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由此可知,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膀胱壁内,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4)图乙中7和8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这两条通路,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但是低等神经中枢脊髓所支配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因此,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由于婴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因此,婴幼儿经常尿床。
【分析】图甲中的1入球小动脉,2肾小囊、3肾小球,4肾小球、5肾动脉,6肾静脉;
图乙中7上行传导束、8下行传导束,9传入神经,10传出神经。
22.(2022·怀化)端午节期间制作香囊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习俗,劳动课上,梓萌同学缝制香囊时,不小心被针刺到了手指,她的手迅速缩回。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梓萌同学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为   ,其中感受器是图中的   (填序号)。
(2)缩手反射属于   (选填“简单”或“复杂”)反射,该同学被针刺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   
(3)若某患者的结构②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则缩手反射   (选填“能”或“不能"”)正常进行。
【答案】(1)反射弧;⑤
(2)简单;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大脑皮层)
(3)不能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
(2)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活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疼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若②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但是能通过脊髓中的神经传到大脑感受痛觉的神经中枢,因此人能够感受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23.(2022·泰安)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各结构之间协调配合,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请分析回答:
(1)在细胞水平上,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的功能是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包含指导控制物质和能量变化以及生物   的一系列指令。在细胞核的指挥控制下,细胞成为统一整体。
(2)在个体水平上,生物体是结构相互联系、功能相互配合的统一整体。如人体各器官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在神经调节中,信息以   的形式传递。在内分泌系统调节中,激素通过   输送到全身各处,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3)在群体水平上,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物质流、   和   使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
【答案】(1)控制物质进出;发育和遗传
(2)反射;神经冲动;血液循环
(3)能量流;信息流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生物的遗传和发育都离不开细胞核的运作,指导控制物质和能量变化,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故填:控制物质进出;发育和遗传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系统通过许许多多的反射弧,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和处理信息,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所以在神经调节中,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即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它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故填:反射;神经冲动;血液循环
(3)植物是生产者,它可以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死后的遗体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大自然,生物与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流动,这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声音、动作等进行信息交流,这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流。因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
故填:能量流;信息流
【分析】(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2)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24.(2022·泸县)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各国运动员享受到了中国美食,其中的“韭菜盒子”、“红豆包”、“元宵”等美食备受运动员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韭菜盒子”由韭菜、鸡蛋、面粉经过精心加工制成,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淀粉经消化后最终被分解为   ,该物质在消化道的   被吸收。
(2)“红豆包”松软可口,某运动员不小心抓起一个烫手的红豆包后迅速松手,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3)糖尿病人不宜多食“元宵”,原因是糖尿病人体内调节细胞对糖类吸收、利用和转化的   分泌不足,多食会导致患者血糖进一步升高,危害健康。
【答案】(1)葡萄糖;小肠
(2)反射弧
(3)胰岛素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淀粉等糖类在消化道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
(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体会患糖尿病。所以糖尿病人不宜多食含糖较多的“元宵”,否则会导致患者血糖进一步升高,危害健康。
故答案为:(1)葡萄糖;小肠;(2)反射弧;(3)胰岛素。
【分析】人体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在这里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胃分泌的胃液中含蛋白酶和盐酸,可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胰腺和肠腺分泌的大量的消化液,以及肝分泌的胆汁。胰液和肠液中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胃可以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由小肠吸收。大肠可以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 / 1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9 反射与反射弧
一、单选题
1.(2022·盘锦)小李看到消防员从火场救出伤员的场景,感动得热泪盈眶。结合下图,分析有关这一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看到此场景的感受器是③
B.泪腺是此反射的效应器
C.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④的表面
2.(2022·恩施)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在整体上起主导作用,激素调节也会显著地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B.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
C.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
D.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却不存在专门的作用部位
3.(2022·贺州)丹丹同学用手抓起刚蒸好的馒头,来不及思考就迅速将馒头丢下。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①能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C.完成该反射的路径为①→②→③-→④→⑤
D.若丹丹有感觉但不能完成该反射活动,可能是因为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
(2022·苏州)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辣椒起源于南美洲。南美洲生物多样性丰富,哺乳动物众多。辣椒的种子没有坚硬的外壳保护,并且又小又扁,很容易被哺乳动物的牙齿磨碎,失去活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辣椒中出现了辣椒素这种物质,能让果实产生辣味(对哺乳动物而言),可以让其更好的抵御哺乳动物危害果实和种子。而鸟类对辣味不敏感,消化时间短,能够顺利取食辣椒果实并且不破坏辣椒的种子。就这样,辣椒依靠鸟类成功地扩张了地盘。
哺乳动物和鸟类对于辣椒素的不同反应在于辣椒素能与哺乳动物体内一种TRPV1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使动物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而鸟类体内则缺少这种结合受体。人作为哺乳动物,体内也广泛分布着TRPV1受体,所以不光是舌,辣椒素还能刺激唇、手以及消化道等部位。
4. 辣椒细胞中含有辣椒素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5. 下列有关辣椒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辣椒素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哺乳动物诱导辣椒产生了辣椒素
C.辣椒果实内产生的辣椒素可以抵御鸟类
D.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才会产生辣觉
6. 辣椒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是(  )
A.互利共生 B.捕食 C.种内互助 D.寄生
7. 人体内的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结构是(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效应器 D.神经中枢
8. 人体内产生“灼烧的痛觉”的部位是(  )
A.大脑皮质 B.神经末梢 C.脊髓白质 D.小脑皮质
9.(2022·新疆)2022年2月6日,在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夺得冠军。当看到进球的精彩瞬间,球迷们欢呼雀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球迷观看球赛时,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
B.球迷欢呼雀跃,这种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C.球迷热议女足夺冠的消息,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D.球迷的反应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不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10.(2022·泰安)下图表示人体完成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和部分运动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2、3、4、7、8组成
B.膝关节由A,B构成,A内含滑液可减少摩擦
C.若阻断7,膝跳反射不能完成,但能感觉到叩击
D.膝跳反射小腿抬起时,股四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11.(2022·盐城)下图为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反射由脊髓控制
B.该反射是条件反射
C.完成该反射仅需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参与
D.完成该反射所需能量与细胞的呼吸作用无关
12.(2022·云南)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
A.人看见梅子分泌唾液 B.人看到“禁止通行”绕道而走
C.针扎到手立即缩回 D.草履虫“趋利避害”
13.(2022·南充)下图为单纯的缩手反射示意图,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③为传出神经
B.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
C.该反射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D.缩手反射完成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14.(2022·自贡)图是人体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B.若④处受伤,刺激①处时,则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C.⑤是感受器,能感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图中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15.(2022·石家庄)图示某人不小心被针刺到手发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
B.③是神经中枢,但不能产生感觉
C.该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D.若⑤受损,可能无法完成该反射
二、判断题
16.(2022·株洲)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三、填空题
17.(2022·十堰)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四、综合题
18.(2022·北部湾)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电视机前观看发射过程的人们心情激动,新陈代谢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请结合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一)和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排尿模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视机发出的光线经过图一中   (填序号)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2)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心情激动,神经系统高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由   共同调节。
(3)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产生的尿液通过④流入膀胱,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尿意。一般成年人能有意识控制排尿,这说明控制排尿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参与下才能实现。
(4)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常尿床。请写出婴儿完成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用图二中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⑥。
(5)某人尿液中检出了葡萄糖,同时还出现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   分泌不足。
19.(2022·百色)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及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通过C系统完成体内物质运输,其中体循环的起点是心脏结构的   。
(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由   (填图中字母)系统从外界获得。
(3)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D系统的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   。
(4)各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   系统的调节,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0.(2022·广东)“五一”假期,小李同学为全家做了一顿饭。请结合题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小李设计的食谱已有清蒸鲈鱼、炖排骨、蛋花汤、米饭,从膳食平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该选择   (填“炒青菜”或“红烧肉”)。洗菜、切菜和炒菜等一系列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这一过程主要通过   系统调节,同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也在发挥调节作用。
(2)小李碰到烫手的汤碗,来不及思考就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其感受器位于图a中的   (填序号),神经中枢位于图a中的   (填序号),这一反射属于   反射。
(3)图b中,[⑨]   (填名称)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吸收的营养物质随着   运送至全身,供生命活动所需;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与   (填序号)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21.(2022·聊城)人体每天都要经由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调节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并清除代谢废物。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1)图甲中,当血液流经3时,经其   作用进入到2中形成的液体为   ,正常情况下,流经4后的液体与2中液体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4中液体可作为农家肥,主要是因为该液体含有无机盐和   等。
(2)图甲中,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6比血管5内的尿素含量   。
(3)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壁内,神经中枢位于   。
(4)图乙中7和8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这两条通路,而脊髓未受损伤,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能形成尿意,能控制排尿反射
(5)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   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22.(2022·怀化)端午节期间制作香囊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习俗,劳动课上,梓萌同学缝制香囊时,不小心被针刺到了手指,她的手迅速缩回。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梓萌同学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为   ,其中感受器是图中的   (填序号)。
(2)缩手反射属于   (选填“简单”或“复杂”)反射,该同学被针刺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   
(3)若某患者的结构②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则缩手反射   (选填“能”或“不能"”)正常进行。
23.(2022·泰安)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各结构之间协调配合,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请分析回答:
(1)在细胞水平上,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的功能是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包含指导控制物质和能量变化以及生物   的一系列指令。在细胞核的指挥控制下,细胞成为统一整体。
(2)在个体水平上,生物体是结构相互联系、功能相互配合的统一整体。如人体各器官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在神经调节中,信息以   的形式传递。在内分泌系统调节中,激素通过   输送到全身各处,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3)在群体水平上,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物质流、   和   使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
24.(2022·泸县)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各国运动员享受到了中国美食,其中的“韭菜盒子”、“红豆包”、“元宵”等美食备受运动员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韭菜盒子”由韭菜、鸡蛋、面粉经过精心加工制成,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淀粉经消化后最终被分解为   ,该物质在消化道的   被吸收。
(2)“红豆包”松软可口,某运动员不小心抓起一个烫手的红豆包后迅速松手,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3)糖尿病人不宜多食“元宵”,原因是糖尿病人体内调节细胞对糖类吸收、利用和转化的   分泌不足,多食会导致患者血糖进一步升高,危害健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视网膜是感受器,A不符合题意。
B.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泪腺是效应器,B不符合题意。
C.小李感动得热泪盈眶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C符合题意。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④大脑皮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A.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地位,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故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激素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故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如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不符合题意。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结合分析可知,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C不符合题意。
D.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也有专门的作用部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
3.【答案】A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结合题图分析可知,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A符合题意。
B.①感受器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产生神经冲动,B不符合题意。
C.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C不符合题意。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若丹丹有感觉但不能完成该反射活动,表明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②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有感觉而不能缩手,表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可能是④传出神经或⑤效应器受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答案】4.D
5.A
6.A
7.A
8.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生物间的关系;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反射及其结构基础;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分析】(1)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3)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4.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辣椒中辣味物质存在于辣椒细胞的液泡中。故答案为:D。
5.A、辣椒的种子没有坚硬的外壳保护,并且又小又扁,很容易被哺乳动物的牙齿磨碎,失去活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辣椒中出现了辣椒素这种物质,能让果实产生辣味(对哺乳动物而言),可以让其更好的抵御哺乳动物危害果实和种子。因此,辣椒素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C、辣椒果实内产生的辣椒素是为了抵御哺乳动物危害果实和种子,是为了适应环境,BC错误。D、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才会产生辣觉,D错误。故答案为:A。
6.鸟类对辣味不敏感,消化时间短,能够顺利取食辣椒果实并且不破坏辣椒的种子。就这样,辣椒依靠鸟类成功地扩张了地盘。而辣椒为鸟类生活提供有机物。因此辣椒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故答案为:A。
7.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图可知,人体内的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结构是感受器。故答案为:A。
8.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颜色灰暗是灰质,又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因此,人体内产生“灼烧的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质。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A、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复杂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体各种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折射作用使得来自物体的光汇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人生来就会有的简单反射。而红灯停,绿灯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复杂反射。
10.【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7是传出神经、8是效应器五个部分,A错误;
B、膝关节由关节囊、A关节腔、B关节面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它们的表面有一层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另外,A关节腔里面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也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错误;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阻断7传出神经,叩击1感受器处,人体不会作出反应,因为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神经冲动会沿着脊髓的白质中的4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感觉,C正确;
D、膝跳反射是指在膝半屈和小腿自由下垂时,轻快地叩击膝腱(膝盖下韧带),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作急速前踢的反应。所以, 膝跳反射小腿抬起时,股四头肌处于收缩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2)题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上行传导束,5大脑皮层,6下行传导束,7传出神经,8效应器;A关节腔,B关节面。
11.【答案】A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A说法正确。
B、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说法错误。
C、完成该反射需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参与,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参与,C说法错误。
D、完成该反射所需能量是细胞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所以与呼吸作用有关,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反射的类型、膝跳反射,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非条件反射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2.【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人看见梅子分泌唾液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A不符合题意。
B.人看到“禁止通行”绕道而走是神经系统对交通信号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B不符合题意。
C.针扎到手立即缩回是神经系统对针扎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神经系统,草履虫“趋利避害”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不属于反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13.【答案】B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图中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
A、③为传入神经,A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B、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B分析正确,符合题意。
C、该反射是神经调节的结果,C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D、缩手反射完成顺序为①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③传入神经将来自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给④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收来自传入神经的信号,并迅速作出反应,产生神经冲动传给⑤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给手臂肌肉上的神经末梢,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的②效应器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D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14.【答案】B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⑤效应器。这种从中枢神经向周围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终止于骨骼肌或内脏的平滑肌或腺体,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A不符合题意。
B.若④传出神经处受伤,刺激①感受器处时,则不能完成反射活动,B符合题意。
C.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⑤效应器。这种从中枢神经向周围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终止于骨骼肌或内脏的平滑肌或腺体,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15.【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A正确;
B、神经中枢是指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③脊髓是神经中枢,但不能产生感觉,感觉在大脑皮层中产生,B正确;
C、当手偶然碰到了某种刺激(如火焰、尖刺)而快速缩回,是缩手反射。 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 若⑤效应器受损,人可能无法完成该反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故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17.【答案】神经元或神经细胞;反射弧
【知识点】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故答案为:神经元或神经细胞;反射弧
【分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因此,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8.【答案】(1)①
(2)神经和激素
(3)肾脏;大脑皮层
(4)⑤→⑦→B→⑧
(5)胰岛素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电视机发出的光线→②角膜→ 瞳孔→①晶状体→玻璃体→③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视觉。①晶状体起折射作用。
(2)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心情激动,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因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由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
(3)排尿反射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其神经中枢在脊髓,然而脊髓受更高级的神经中枢(如大脑皮层)控制。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④输尿管流入膀胱,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尿意。一般成年人能有意识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控制排尿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A大脑皮层参与下才能实现。
(4)排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的非条件反射。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无法有意识控制排尿。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⑤→⑦→B→⑧→⑥。
(5)糖尿病是由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患者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题中某人尿液中检出了葡萄糖,同时还出现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分析】图中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输尿管,⑤膀胱,⑥尿道,⑦传入神经,⑧传出神经,⑨上行的神经纤维,⑩是下行的神经纴维,A是大脑皮层,B是脊髓。
19.【答案】(1)左心室
(2)B
(3)大分子蛋白质
(4)神经;反射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人体通过C循环系统完成体内物质运输。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网,再由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所以体循环的起点是心脏的左心室。
(2)人体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是由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的,其消耗的氧气由B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
(3)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D泌尿系统中的肾脏时,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所以,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4)图中所示各系统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分析】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20.【答案】(1)炒青菜;神经;激素
(2)反射弧;①;③;非条件或简单
(3)小肠;血液;⑧
【知识点】合理营养;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1)合理营养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食谱设计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小李的食谱中,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清蒸鲈鱼、清炖排骨、蛋花汤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此食谱中无蔬菜和水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该再选择炒青菜,补充维生素,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同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也在发挥调节作用。
(2)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纤维,③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所以是简单反射,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属于非条件反射。
(3)图b中,⑥是肝脏,⑦是胃,⑧是胰腺,⑨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吸收的营养物质随着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供生命活动所需,⑧胰腺作为外分泌腺分泌胰液,作为内分泌腺,胰腺上有胰岛,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所以,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关。
故答案为:(1)炒青菜、神经、激素;(2)反射、①、③、非条件或简单;(3)小肠、血液、⑧。
【分析】此题考查合理膳食、反射的类型、反射弧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需要熟记基础知识,并掌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1.【答案】(1)过滤;原尿;流经4肾小管后形成的尿液没有葡萄糖;尿素
(2)少
(3)膀胱;脊髓
(4)C
(5)大脑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 (1)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过滤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都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由此可知,图甲中,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经其过滤作用,进入到2肾小囊中形成的液体为原尿,流经4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是尿液,尿液中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不含葡萄糖,因为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所有的葡萄糖,所以正常情况下,流经4后的液体与2中液体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流经4后的液体没有葡萄糖,4中液体是尿液,尿液可作为农家肥,主要是因为尿液含有无机盐和尿素。
(2)由于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尿素随尿液流出,尿素不再进入血液中,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肾静脉中的)中尿素含量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所以图甲中,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6肾静脉比血管5肾动脉内的尿素含量少。
(3)膀胱内有感受压力的感受器,当膀胱内充满尿液时,膀胱的内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传到排尿中枢,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由此可知,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膀胱壁内,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4)图乙中7和8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这两条通路,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但是低等神经中枢脊髓所支配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因此,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由于婴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因此,婴幼儿经常尿床。
【分析】图甲中的1入球小动脉,2肾小囊、3肾小球,4肾小球、5肾动脉,6肾静脉;
图乙中7上行传导束、8下行传导束,9传入神经,10传出神经。
22.【答案】(1)反射弧;⑤
(2)简单;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大脑皮层)
(3)不能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
(2)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活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疼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若②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但是能通过脊髓中的神经传到大脑感受痛觉的神经中枢,因此人能够感受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23.【答案】(1)控制物质进出;发育和遗传
(2)反射;神经冲动;血液循环
(3)能量流;信息流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生物的遗传和发育都离不开细胞核的运作,指导控制物质和能量变化,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故填:控制物质进出;发育和遗传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系统通过许许多多的反射弧,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和处理信息,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所以在神经调节中,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即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它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故填:反射;神经冲动;血液循环
(3)植物是生产者,它可以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死后的遗体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大自然,生物与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流动,这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声音、动作等进行信息交流,这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流。因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
故填:能量流;信息流
【分析】(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2)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24.【答案】(1)葡萄糖;小肠
(2)反射弧
(3)胰岛素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淀粉等糖类在消化道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消化道的小肠被吸收。
(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体会患糖尿病。所以糖尿病人不宜多食含糖较多的“元宵”,否则会导致患者血糖进一步升高,危害健康。
故答案为:(1)葡萄糖;小肠;(2)反射弧;(3)胰岛素。
【分析】人体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在这里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胃分泌的胃液中含蛋白酶和盐酸,可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胰腺和肠腺分泌的大量的消化液,以及肝分泌的胆汁。胰液和肠液中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胃可以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由小肠吸收。大肠可以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