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复习巩固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寒假复习巩固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复习巩固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小红从家到图书馆步行需要35分钟,她每次在图书馆看2小时的书。她上午9:00从家出发去图书馆,最早( )回到家。
A.上午11:00 B.中午12:10 C.上午11:35
2.甲数是530,比乙数少120,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
A.530+120 B.530+(530120) C.530+120+530
3.下面选项中,接近1吨的是( )。
A.100盒酸奶的质量 B.14个成年人的体重 C.一节火车车厢的载重量
4.淘淘做一道减法题,把减数156看成了165,算得的差是235,那么正确的差是( )。
A.400 B.244 C.226
5.小红和小强同住一栋楼,小红住二楼,小强住六楼,那么小强走的楼梯是小红的( )倍。
A.3 B.4 C.5
6.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是36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9 B.72 C.108 D.144
7.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出的( )的周长最短。
A.无法确定 B.长方形 C.正方形
8.下列各图中,涂色部分能用表示的图是( )。
A. B.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9.三(1)有55人,订《当代小学生》的有36人,订《快乐作文》的有30人,每人至少订一份报刊,两份报刊都订的有( )人。
10.填空。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节课有40( ) 一辆家用小轿车自重量约2( )
爸爸每天工作8( ) 一本数学课本的厚度约7( )
王芳的体重约45( ) 临沂蒙山大道高架路全长11( )
12.好味道水果店新进一批苹果,其中运进红富士苹果547千克,运进荣光苹果426千克,估计一下,用一辆载重1吨的卡车能一次运完这两种苹果吗?
小亮是这样估算的:( ),两种苹果一共运进( )千克,比1吨( ),所以( )(填“能”或“不能”)一次运完。
13.250×4积的末尾有( )个0;比45的3倍还多7的数是( )。
14.一只蚂蚁沿着一个正方形的边爬行,爬行一圈正好是36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15.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
16.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是3个,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再涂上就是1。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7.在60米跑中,小刚跑了14秒,小强跑了15秒,小强跑得快。( )
18.跑步比赛,小东跑了275m,小明跑了300m,小明比小东多跑了35m。( )
19.一根4分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的长度是10厘米。( )
20.所有的四边形都只有4个角。( )
21.把一个正方形分成6份,每一份都是这个正方形的。( )
四、作图题(每题6分,共6分)
22.涂色表示分数。
五、计算题(共17分)
23.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5分)
570-220= 660+110= 420+370= 550+140= 590-380=
24.计算。(每题4分,共12分)
(668+50)×3 450×2-80 182+206×3
六、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25.小明家、超市、学校在一条马路的同一侧,小明家距超市53米。学校距超市36米。小明家距学校多少米?(思考:有几种可能,再列式计算)
26.小明春节收到600元压岁钱,买学习用品用去了154元,然后把剩下的钱存入了银行。她存了多少钱?
27.小华每天早晨都要到学校操场跑步,操场一圈是400米,小华每天跑5圈,你知道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吗?
28.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参加韵律操比赛。参赛队员站成3排时,每排15人,变换队形后,参赛队员站成了5排,每排有多少人?
29.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用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拼法?画一画,并计算周长。
30.种花。
下图是一块正方形的花圃,种的月季花占整个花圃的,种的海棠花占整个花圃的,剩下的部分种芍药花。
(1)在图中涂色表示海棠花占地的大小。
(2)种的芍药花占整个花圃的。
参考答案:
1.B
【分析】从家出发时间+步行需要的35分钟+看书的2小时=她离开图书馆的时间;
她离开图书馆的时间+步行需要的35分钟=回到家的时间
【详解】上午9时+35分钟+2小时=上午11时35分;
上午11时35分+35分钟=中午12时10分
故答案为:B
【点睛】日期和时间的推算: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2.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时是先用甲数加120计算出乙数,然后再计算出甲、乙两数的和,因此是先算530与120的和之后,再加530,依此列式并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列式为:530+120+530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判断出各个选项质量大约是多少即可解答。
【详解】A.100盒酸奶的质量约是20千克;
B.14个成年人的体重约1吨;
C.一节火车车厢的载重量是几十吨。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4.B
【分析】根据“淘淘做一道减法题,把减数156看成了165”可知,淘淘多减了(165-156),用错误的结果235加上多减的部分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165-156)+235
=9+235
=244
所以,正确的差是244。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C
【分析】小强住六楼,他回家要走6-1=5层楼梯;小红住二楼,她回家要走2-1=1层楼梯;用除法计算可求出小强走的楼梯是小红的几倍,以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小强回家要走5层楼梯;小红回家要走1层楼梯;5÷1=5,小强走的楼梯是小红的5倍。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两人分别走了几层楼,再用除法计算。
6.D
【分析】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平均分成了4段,求出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就相当于求4个36米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36×4=144(米)
这根绳子原来长144米。
故答案为:D
【点睛】要明确,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平均分成了4段。
7.C
【分析】若让拼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最短,则长和宽的差应最小,即将16个正方形按照4×4的方式拼成即可,如下图:
【详解】将16个正方形按照4×4的方式拼成的正方形周长最短,
周长为:
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出的(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差越大,周长就越大,反之越小。
8.C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数,表示涂4等份中的3份,依此选择。
【详解】A.此图不是平均分,因此不满足;
B.此图被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2份,因此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C.此图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3份,因此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1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订《当代小学生》的人数+订《快乐作文》的人数-三(1)的总人数=两份报刊都订的人数,依此计算。
【详解】36+30-55
=66-55
=11(人)
即两份报刊都订的有11人。
【点睛】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10:45;11:10
【分析】观察钟表上的开始时间,再根据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如图:
观察钟表可知,第一个钟表上的时间是10:45;
10:45+25分钟=11:10,所以经过25分钟后的时间是11:1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日期和时间的推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11. 分钟 吨##t 小时 毫米##mm 千克##kg 千米##k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一节课有40分钟;一辆家用小轿车自重量约2吨;
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一本数学课本的厚度约7毫米;
王芳的体重约45千克;临沂蒙山大道高架路全长11千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认识与选择,关键在于联系生活实际和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2. 547<550,426<430,547+426≈550+430=980(千克) 980 小 能
【分析】把红富士苹果的千克数看作550,荣光苹果的千克数看作430,两种苹果一共运进了550+430=980千克,1吨=1000千克,980千克小于1000千克,所以能一次运完。
【详解】547<550,426<430
547+426≈550+430=980(千克)
1吨=1000千克
980千克<1000千克,所以能一次运完。
小亮是这样估算的:547<550,426<430,547+426≈550+430=980(千克),两种苹果一共运进980千克,比1吨小,所以能(填“能”或“不能”)一次运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加法估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 3 142
【分析】先求出250×4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45的3倍用乘法计算,还多7,加上7即可。
【详解】250×4=1000
45×3+7
=135+7
=142
250×4积的末尾有3个0;比45的3倍还多7的数是142。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14.9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因此用蚂蚁沿着一个正方形的边爬行,爬行一圈的长度除以4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36÷4=9(厘米)
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出边长,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40 3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2个8厘米,宽是4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
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
【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8+8=16(厘米)
(16+4)×2
=20×2
=40(厘米)
8×4=32(厘米)
即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40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32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组合图形周长的计算,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图示,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用分数表示为,涂色的占3份,用分数表示为,再涂上这样的5份,用分数表示为,即就是1,据此解答。
【详解】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是3个,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再涂上就是1。
【点睛】本题考查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母表示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7.×
【分析】把两人所用时间进行比较,用时最少的跑的快,据此解答。
【详解】14<15
所以小刚跑的快。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用时最少的跑的快。
1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小明跑的路程减去小东跑的路程,就是小明比小东多跑的路程,据此判断。
【详解】300-275=25(m)
小明比小东多跑了25m,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减法的意义和运用,要熟练掌握。
19.√
【分析】一根4分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4份,因此先将4分米化成厘米,然后计算出每段绳子的长度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2×2=4(份)
4分米=40厘米
40厘米里面有4个10厘米
即一根4分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的长度是10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先计算出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的份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分析】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依此画图并判断。
【详解】
上图都是四边形,即所有的四边形都只有4个角。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四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依此判断。
【详解】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都是这个正方形的。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见详解
【分析】把长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
把正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
把圆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3份涂色。
【详解】如图所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3.350;770;790;690;210
【详解】略
24.2154;820;800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668+50)×3
=718×3
=2154
450×2-80
=900-80
=820
182+206×3
=182+618
=800
25.见详解过程
【分析】此题应分为两种可能:小明家、学校位于超市的同一侧,小明家距学校应为(53-36)米;小明家、学校位于超市的两侧,小明家距学校应为(53+36)米;据此解答。
【详解】第一种可能:小明家、学校位于超市的同一侧,
53-36=17(米)
答:小明家距学校17米。
第二种可能:小明家、学校位于超市的两侧,
53+36=89(米)
答:小明家距学校89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要分清楚两种不同的情况,找出超市和学校的位置与小明家位置的关系,进而求解。
26.446元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小明收到的600元压岁钱减去买学习用品花去的钱,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600-154=446(元)
答:她存了446元钱。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1000以内退位减法的掌握和运用。
27.2千米
【分析】每圈是400米,每天跑5圈,求每天跑的长度,就是求5个400米是多少,用400乘5求出积,再换算单位。
【详解】400×5=2000(米)
2000米=2千米
答:他每天跑2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注意换算单位。
28.9人
【分析】用每排的人数乘排数,求出参赛队员的人数,再除以5排,即可求出每排有多少人。
【详解】15×3÷5
=45÷5
=9(人)
答:每排有9人。
【点睛】求出参赛队员的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2种;图见详解;20厘米;28厘米
【分析】有两种不同的拼组的方法:方法一:把两个长方形的长拼在一起,就会拼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周长;方法二:把两个长方形的宽拼在一起,就会拼成一个长12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周长。
【详解】方法一:
2+2=4(厘米)
新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周长是:(6+4)×2
=10×2
=20(厘米)
方法二:
6+6=12(厘米)
新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2厘米;
周长是:(12+2)×2
=14×2
=28(厘米)
答:有2种拼法,把两个长方形的长拼在一起,拼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把两个长方形的宽拼在一起,拼成一个长12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是28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拼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弄清楚新长方形的长和宽。
30.(1)见详解
(2)
【分析】(1)将整个花圃平均分成4份,种的海棠花为其中的1份,依此涂色。
(2)整个花圃被平均分成8份,种的芍药花为其中的(8-1-2)份,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种的芍药花的份数,依此填空。
【详解】(1)涂色如下:
(2)8-1-2=5(份)
根据分析可知,种的芍药花占整个花圃的。
【点睛】熟练掌握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