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不仅固体间会产生摩擦,液体和气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分类:①滑动摩擦: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大小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拉力相同且大小不会变化,小于作加速运动时的拉力,大于作减速运动时的拉力。光滑表面的滑动摩擦力为0②滚动摩擦: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滚动而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③静摩擦: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有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叫做静摩擦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只要物体保持静止,其拉力多大,摩擦力就多大,随推力变化而变化注:这里的拉力也可能是推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东西与桌面不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就不具有静摩擦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2.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1)实验原理:是二力平衡.(2)实验方法:等效代替法(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控制变量法.(3)实验时为什么要用弹簧秤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因为弹簧秤测出的是拉力大小而不是摩擦力大小。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应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测出了拉力大小也就是测出了摩擦力大小。(4)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木块运动应保持匀速,实际很难控制,且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读数难、木板滑动时可以是变速的.(5)改进方法:装置的优点:实验操作容易, 由于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容易读准示数。(6)当物体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无关。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及速度大小无关。(7)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相互接触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能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如:生活中,传送带把货物从低处送到高处,就是靠传送带对货物斜向上的摩擦力实现的。三、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加压力 ③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降低表面的粗糙程度(添加润滑剂)②减小压力 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气垫船、磁悬浮)3.生活中摩擦力的应用①人们日常行走时, 人相对于地面是前进的, 依靠的是地面与鞋底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人在前进时, 鞋底相对于地面具有向后滑动的趋势, 产生了静摩擦力, 而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所以鞋底受到的摩擦力与人前进的方向不是与人运动的方向相反, 而是一致的。②儿童在滑梯下滑时, 阻力为儿童身体与滑板间的摩擦力, 摩擦力阻碍儿童身体下滑, 其方向与下滑方向相反;滑板的倾角越大时, 下滑动力越大, 摩擦力越小, 下滑的加速度也越大, 速度增加的就越快。③汽车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过程中, 瞬间与地面接触的车轮外缘上各点, 与地面无相对滑动现象, 轮胎与地面间发生静摩擦,此时车轮受到的静摩擦力与牵引力相等。例1、如图是一叠试卷,小明发现抽出数学试卷比抽出科学试卷要困难一些。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科学试卷的惯性较小,较易抽出B.数学试卷的质量较大,较难抽出C.科学试卷的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较易抽出D.数学试卷受到压力大,摩擦力大,较难抽出例2、小明利用相同的铁块和木板进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或木板,速度大小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中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f1例3、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不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据图分析推测,实验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A.1.1牛 B.1.2牛 C.0.4牛 D.1.6牛例4、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0~2s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B.2~6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C.8~10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ND.物体4s时所受摩擦力大于9s时所受摩擦力例5、如图,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A.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a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C.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D.b中的行李箱受到斜向下的摩擦力例6、如图甲所示的物体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例7、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利用播种机对谷粒进行播种时,有少量谷粒因与机器摩擦而损伤。为了比较不同材质的薄板对谷粒的摩擦力大小,他们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具体步骤如下:①取含水率为10.7%的同一品种谷粒若干,用泡沫胶单层均匀固定在水平测试台上。②将一定厚度和大小的薄钢板平放在谷粒上方,并在钢板上方放置一定质量的配重。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钢板,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重复操作3次。④将钢板替换为形状相同的铁板、亚克力板,并分别调整配重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③。获得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次数 拉动不同材质薄板的拉力F/牛钢板 铁板 亚克力板1 1.69 1.90 1.822 1.62 1.95 1.783 1.73 1.87 1.85(1)实验中每次都要调整配重的目的是 ;(2)通过本实验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还需选择怎样的谷粒进行进一步实验? 。(写出一点即可)1.传统的漂流需要筑坝蓄水,受降雨变化影响很大。近期各大景区都推出了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见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B.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静止的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木块所受摩擦力B.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所受摩擦力越大C.若在木块上放砝码,同样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若在木板上铺毛巾,同样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3.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直线方向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由表可知(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N)1 静止 0.32 静止 0.43 加速直线运动 0.74 匀速直线运动 0.55 减速直线运动 0..3A.第1、5两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B.第2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第5次的C.第1、2两次实验中,拉力均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D.第3、4、5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4.小科在游玩意大利比萨斜塔时买了一个斜塔模型,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如图),对模型塔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及方向的分析,正确的是( )A.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模型塔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D.模型塔受到沿塔身向上的摩擦力5.如图所示,用50 N的压力F把一个重为1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当压力减小为30N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此时的摩擦力为 N;当压力继续变小,变小为20 N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10牛,F2=6牛。则:(1)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2)地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为 。7.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研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实验示意图。(1)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弹簧被拉长,这说明 (答出一点即可)。(2)如图甲、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研究的影响因素 是 。(3)用同一装置重复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4)为解决(3)中的问题,将实验装置改进如图丁。实验时,拉着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即使木板不作匀速直线运动,也不影响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原因是: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B.致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减速的原因,是小车受到向后的阻力C.实验中通过改变平面上铺设的材料的不同来改变阻力的大小D.通过实验,伽利略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2.在早晚高峰,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常态化,共享单车的面世避免了人们长时间堵在路上,节能省时。下列关于中学生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骑行时摩擦力保持不变B.普通中学生骑行最大速度一般可以达到50m/sC.不蹬脚踏板,车速越来越慢是因为惯性越来越小D.骑行过程中,中学生相对于身上背的书包是运动的3.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块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10牛B.在AB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10牛C.在BC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30牛D.在BC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30牛4.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大小为2N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速度为0.1m/s。下说法正确的是( )A.撤去拉力后,物块会越来越慢,摩擦力变小B.若在物块上加一砝码,如果拉力仍为2N,物体运动情况不变C.不管物块运动速度如何变大,其摩擦力始终是2ND.若在运动过程中增大拉力,摩擦力将变大5.如图甲,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N。6.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7.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湿度是否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了一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作为研究对象。(1)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必须让物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才能使测出的拉力 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3)如表为实验记录表格,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记录,可得到初步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分析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序号 接触面积 接触面干湿程度 摩擦力f/牛1 小 干 0.52 中 干 0.53 大 干 0.54 大 较湿 0.65 大 湿 0.8答案及解析例1、D【解析】根据图片可知,科学试卷在上,而数学试卷在下,则数学试卷受到的压力较大,则数学试卷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自然不易抽出,故D正确,而A、B错误;科学试卷和数学试卷材料相同,则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C错误。 故选D。例2、C【解析】实验甲和乙比较可知,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因此摩擦力f1例3、C【解析】①根据甲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那么示数为0.4N。在甲和乙两种情形下,木块都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都等于拉力。②由于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速度不同,但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即两个测力计的示数相等,那么乙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 故选C。例4、C【解析】根据丙图可知,在0~2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为零,即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它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1N,所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故A错误; 根据丙图可知,6~8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在2~6s内,和8~10s内,物体分别做加速和减速运动,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即仍为2N,故B错误,C正确; 物体4s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9s时受到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例5、C【解析】水平传送带上的a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关系,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不受摩擦力,故A、B错误; 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b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会受到斜向上的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例6、;4【解析】(1)根据丙图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f=F=2N; (2)根据丙图可知,当4~6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f=F=4N。当t=3s时,它做加速运动,由于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还是4N。例7、(1)保持压力相同(2)在压力一定时,钢板对谷粒的摩擦最小,铁板对谷粒的摩擦最大(合理即可)(3)取同一品种含水量不同的种子或含水量相同的不同品种的种子(合理即可)【解析】(1)实验中每次都要调整配重的目的是:保持谷粒受到薄板的压力相同。(2)通过本实验研究,可得出结论:相同压力下,不同材质对谷粒的摩擦力不同,铁板最大,亚克力板次之,钢板最小。(3)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还需选择不同含水率的同一品种的谷粒或同一含水率的不同品种的谷粒进行进一步实验。1.C【解析】A.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可以改变接触面,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B.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合题意;C.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的位置不断改变,则它们是运动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2.C【解析】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处于平衡状态,即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二者大小相等,故A错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若在木块上放砝码,则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则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故C正确;若在木板上铺毛巾,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化,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因此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C。3.D【解析】在第1次实验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0.3N。在第4次实验中,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0.5N。在第5次实验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滑动摩擦力不变,还是0.5N,故A错误;在第2次实验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即f=0.4N,在第5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5N,故B错误;第1、2两次实验中,拉力均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在第3、4、5实验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不变,都是0.5N,故D正确。 故选D。4.A【解析】当模型塔倾斜着身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处于静止状态,相对桌面没有运动的趋势,因此模型塔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10;10;变小【解析】(1)无论物体在竖直的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还是沿墙壁做匀速直线运动,它都处于平衡状态,即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那么摩擦力f=G=10N;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则当压力减小到20N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变小。6.(1)10(2)向左【解析】(1)物体A在水平方向做元素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拉力F1与摩擦力f相互平衡,因此f=F1=10N; (2)将A和B看作一个整体,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10N,水平向左的拉力F2=6N,那么合力为:10N-6N=4N,且方向向右。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地面对B的摩擦力肯定与它相互平衡,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7.(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给分)(2)压力(3)2.2(4)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答摩擦的影响因素不变也给分)【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弹簧被拉长,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比较甲和乙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是压力大小不同,则这时研究的影响因素为压力。(3)根据甲图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2N。根据丙图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还是2.2N。(4)实验时,拉着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即使木板不作匀速直线运动,也不影响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原因是: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影响摩擦的因素不变)1.D【解析】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故A正确不合题意;B.致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减速的原因,是小车受到向后的阻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C.实验中通过改变平面上铺设的材料的不同来改变阻力的大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D.通过实验,伽利略只得到了“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的结论。因为阻力为零的情形无法实现,因此借助科学推理才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2.A【解析】A.在水平地面上骑行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正确;B.50m/s=180km/h,已经超过了高速公路限速的50%,故B错误;C.不蹬脚踏板,车速越来越慢是因为自行车受到地面的阻力,故C错误;D.骑行过程中,中学生相对身上的背包的位置保持不变,则他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A。3.B【解析】物块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f=F=10N;由于拉力向右,所以摩擦力向左,故B正确,A错误;物块在BC段不受拉力,只受摩擦力,因为它向右运动,所以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还是水平向左。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还是10N,故C、D错误。 故选B。4.C【解析】物体在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为2N。 如果撤去拉力,物体会越来越慢,但是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故A错误;如果在物块上加一砝码,那么压力增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增大。由于拉力小于摩擦力,所以物体会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不管物块运动速度和拉力如何变大,但是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不变,所以摩擦力始终保持2N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5.0;12【解析】(1)B和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B不会受到A施加的摩擦力,即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0N; (2)当AB叠放时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F1相互平衡,即f=F1=12N。当AB紧靠时,二者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F2平衡,即f'=F2。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那么摩擦力不变,即f=f'=12N,那么推力F2=12N。6.左;左;2.6【解析】(1)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在此过程中木块相对小车向右运动,那么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2)木块在小车上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那么二者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根据乙图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为2.6N,那么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箱左,大小为2.6N。7.(1)弹簧测力计(2)匀速直线(3)1、2、3;接触面积;3、4、5;接触面的湿度【解析】(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需要测出拉力的大小,进而确定摩擦力的数值,因此需要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2)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必须让物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能使测出的拉力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3)序号1、2、3中,接触面的干湿程度相同,接触面积逐渐变大,对应的摩擦力却保持不变,那么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序号3、4、5中,木块的接触面积相同,接触面的湿度逐渐增大,而摩擦力同时不断增大,那么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湿度有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冲刺重高”讲义(十八)摩擦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