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有一双小巧手-缝个沙包真好玩》教学设计课标分析《缝个沙包真好玩》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科。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基本掌握了缝制的基本针法,本课让学生利用这些技能缝制沙包,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学到的技能和方法与教师的要求相结合,设计并缝制各种形状的沙包。让学生从自己眼、手、脑协作劳动中体会 手缝的乐趣。我对教材的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目标,以学生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让学生走向生 活的起点,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到技术。教材分析《缝个沙包真好玩》是手缝单元中的一课,课文以图片为主,将沙包的缝制过程:裁料、对折(组合)、翻面、填充、封口清楚明白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从自己眼、手、脑协作劳动中体会手缝的乐趣。本课再通过制作沙包学习一些基本的针法,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学到的技术和方法与教师的要求相结合,设计并缝制各种形状的沙包。教学目标:1、学习手缝中平针、扦针两种基本针法,并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制作简单的沙包,增强动手能力。2、对手工缝制、设计制作沙包具有浓厚的兴趣,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通过缝沙包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种针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工具和材料:课件、针、线、布、剪刀、填充物、尺子、笔等。学生准备:请家长教会自己如何穿针、用线、打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用猜猜看的形式导入沙包主题。教师询问玩过沙包吗?沙包如何玩?好玩吗?好玩的沙包谁给缝的?鼓励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才是最棒的!教师反问:想不想亲手缝个沙包玩呢?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缝个沙包真好玩。沙包的形状也交给你设计,有没有信心完成挑战。二.练习针法,熟练技巧。1、认识材料和工具:缝沙包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请生介绍工具:针、线、布、填充物、剪刀、尺子、笔。师:辅助工具尺子和笔怎么使用?填充物你选择的是什么?你们的工具是否齐全?材料和工具都备齐了。接下来,我们学习手缝中缝沙包使用的两种基本针法:平针和扦针。2.学习针法:(1)学生观看视频演示学习针法。(2)请生到台前模拟针法,左手为布,右手为针,并交流两种针法的进针特点和针距要求。(3)课件出示缝制出问题的针法图片,学生交流问题在哪里。师生总结手缝的基本要求:针距匀称、针脚细密、缝成直线。(4)请生按基本要求把两种针法练习3-5针。动手之前教师强调用针安全:同学们请注意安全,小心针扎到自己或旁边的人。(5)展示学生的针法练习成果,学生评价。三.自行设计、制作沙包。1.整理缝制沙包的步骤(1)教师出示缝制沙包过程中关键词:裁料、对折(对齐)、缝合、翻面、填充、封口。(出示的顺序是错乱的)(2)小组合作。请小组参照桌面物品讨论:如果让你做一个沙包你会先做什么?然后呢?再然后呢?讨论出缝制沙包的步骤。(3)小组汇报讨论出的缝制沙包的顺序。2.教师演示制作沙包(两面正方形):教师按照学生讨论出的步骤——演示缝制沙包(两面正方形),验证顺序是否可行。教师在演示每一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缝制要点。并请生到台前参与、合作完成。3.课件展示六面正方体的缝制方法。4.不同形状的沙包缝制方法:沙包除了常见的正方形和正方体能不能尝试其它形状?瞧,只要你在布片上画上你喜欢的形状,对折剪裁,再按步骤依次缝制,就可以得到这么多形状各异的沙包了。(课件播放一些形状各异的沙包图片)5.学生动手设计、缝制沙包。了解了缝沙包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接下来,小巧手就要行动了。老师还有几个小提示:能做到吗?开始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制作,小组内互帮互教,老师巡视指导解答。四.展示评议、总结交流。师:有很多同学的作品已经完成了。1、小组评议。选出小组内做得最美观的作品,我们来进行展示。2、集体展评。组长把你们组的最佳沙包拿上来比一比,展示展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作品。五.拓展延伸、课堂总结。21.拓展:课件展示抱枕图片。并交流手缝给我们带来的生活意义:旧物变新物。瞧!如果你把沙包的尺寸加大,填充物换上棉花,就可以变成什么呢?生:抱枕。采用本节课的缝制方法做个抱枕送给你的亲人和朋友,那样你会更了不起的。只要你肯动手又动脑,破旧的牛仔裤还可以设计成手提袋,继续发挥他的价值和作用。2.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手缝中缝沙包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亲手制作了沙包,多么奇妙啊,几块布片,几个步骤,就可以做出有意思的玩具。课后希望你能继续探究手缝世界中的乐趣,使你的生活更精彩,更快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