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8.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8.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无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8.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B.铜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即使在高温条件下金也不与氧气反应
D.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都需要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2、铝热反应有广泛的应用,如焊接钢轨、定向爆破等,铝热反应用于焊接钢轨的原理为:,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4、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FeCl2 B.ZnCl2 C.CuCl2 D.AlCl3
5、下列各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是( )
A.、、 B.、、
C.、、 D.、、
6、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7、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8、下列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
①Mg ②Al ③Fe ④Au ⑤Cu
A. ①和③ B. 只有③ C. ③④⑤ D. ③和⑤
9、X、Y、Z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不发生反应
A. B. C. D.
10、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种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 )
A.Fe Mg B.Fe Zn
C.Zn Fe D.Zn Mg
二、填空题
11、回答以下问题:
(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2)试举两种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①______;②______;
(3)工人师傅在焊接钢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清洗制品,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而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请你分析原因: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2、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也进入了人们视野。如图所示,某“共享汽车”是纯电动汽车,充满电后可行驶约170千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享汽车”的外部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写出1种即可)。
(2)铝和铁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生铁炼钢时,硅(Si)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13、
金属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铜制电线 B.铁制铁锅 C.金制项链 D.铝制饮料罐
(2)请写出一个能验证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其载人舱球壳采用了中国科学院自主发明的Ti-62A钛合金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2
B.钛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C.钛原子的质量是47.87g
D.钛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
(5)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①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③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________。
14、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作镁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3)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可与人体胃液中的少量盐酸反应,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氯化亚铁,被人体吸收,从而起到补血的作用,其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5、常见的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如下,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为浸入溶液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由 ___________ 逐渐变为 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为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覆盖 _______,溶液由 _____ 逐渐变为 ______。
三、实验题
16、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_____
选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
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_____,Y是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17、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重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的磨砺。现有银(Ag)、铂(Pt)、钯(Pd)三种金属制成的戒指,某实验小组利用它们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1)把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铁之_____(填“前”或“后”)。
(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2)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3)如上图所示,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推测甲烧杯中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__________。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日常使用的干电池产生兴趣
(一)拆解干电池,得到铜帽、锌皮、碳棒、黑色粉末等物质。
“黑色物质”是碳棒周围的混合剂,其成分为二氧化锰,碳粉和氯化铵等,总称为“碳包”。
已知:氯化铵能溶于水
(二)回收黑色粉末中的二氧化锰:
(1)干电池使用时将化学能转化成_____能。
(2)上述操作中灼烧的目的是_____;
(3)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_____和_____,玻璃棒的做作用是_____。
(4)为验证二氧化锰,同学们用A、B两支洁净试管,分别取5毫升3%的过氧化氢溶液,往A试管中加入少量上述实验灼烧后得到的固体,如果出现_____的现象,说明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该反应前后_____和_____都不发生变化。
(三)用拆解得到的锌皮(含杂质)制取硫酸锌晶体。
实验步骤:①将剪碎后的锌皮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最终得到ZnSO4﹒7H2O晶体。
(5)步骤①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将锌皮剪碎的目的是_____。
(四)测定锌皮中锌的质量分数。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取1克锌皮放于试管中,实验中将注射器內50毫升稀硫酸(足量)完全注入试管中。当试管中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刻读数得到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73毫升。已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6)计算该锌皮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7)上述方法测得的锌的质量分数偏大,不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 没等装置冷却就读数
B 锌皮中含有少量铁
C 试管中有气体没有排出
D 将注射器中稀硫酸全部注入试管中后忘掉夹紧弹簧夹
计算题
19、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假定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