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拔尖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A.洗洁精 B.食盐水C.白醋 D.自来水2.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 )A.100g水中 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 D.36g为最大量3.打开汽水瓶盖后,瓶内迅速出现大量气泡,对瓶盖打开后分析正确的是A.瓶内压强增大 B.气体溶解度增大C.溶液为饱和溶液 D.溶液中气体浓度变大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温度 使用的溶质 使用的溶剂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碘 酒精 全部溶解碘 水 部分溶解从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B. 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C. 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D. 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5.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6.把 氯化钠固体加入 水中,完全溶解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B. C. D.7.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白醋 C.植物油 D.白糖8.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 )A. 是饱和溶液 B. 是不饱和溶液C. 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 氯化钠溶解度降低9.常温下,在三个烧杯中各倒入 水,然后依次加入蔗糖固体,并充分搅拌。已知加入固体的质量从 号依次增多,请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号烧杯中的溶液肯定不饱和B. 号烧杯中的溶液肯定不饱和C. 号烧杯中的溶液肯定饱和D. 号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10.假如有一瓶室温下长期放置的氯化钠稀溶液,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 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C. 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 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二、非选择题1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该溶质,振荡后加入的溶质质量并不减少,则原溶液是_________溶液;再将该混合物加热,未溶的溶质全部溶解,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温度溶解度水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如图: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 步骤Ⅰ:将继续冷却至,过滤,共可回收得到固体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滤液忽略过滤中的损耗稀释,可得到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用做肥料.13.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①~⑥填物质化学式,⑦填名称。溶液 硫酸溶液 碘酒 医用酒精 ⑦____________溶质 ①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白磷溶剂 ②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二硫化碳14.如图所示,请根据 、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 图中 点的含义: 。(2) 将 的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3) 温度为 时, 、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4) 得到 物质的晶体常用 的方法。15.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称量、量取 ②过滤 ③蒸发结晶 干燥 ④计算 ⑤溶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用以上序号填空)(1)甲同学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 ,现有10mL、50mL、100mL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 mL的量筒.(2)乙同学用10g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16.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Na2CO3溶液的浓度,现取50 g 样品于烧杯中,然后逐滴加入CaCl2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提示:Na2CO3+CaCl2=== CaCO3↓+2NaCl)(1)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为 g。(2)该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