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单元 四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的第二框题。宪法精神是贯彻八年级下册书的红线,是统帅全篇的灵魂。本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是整册书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通过讲授法治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的意识。基于前三单元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在前一框题中,学生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体悟自由平等是法治价值追求,因此,本框题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社会主义法治尊重自由平等的理念,在生活实践中能具体落实珍惜自由,践行平等的具体途径。因此,本课在前一框题的基础上侧重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落实的问题。
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 道德修养: 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平等 法治观念: 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 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 责任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重点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难点 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思考(1)孙悟空画圈的目的是什么? (2)唐僧失去自由了吗? (3)我们应该怎样追求自由?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并思考,试着交流看法 组织教学 名著故事引入,激发思考热情。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珍视自由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结合材料,分析问题。 我出生在美丽的阿勒泰,那里有疼我爱我的父母,他们希望我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取名叶尔胡阿尼,名字的意思是带给别人快乐。 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到石河子第十一中学上内初班,我在这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遇到了很多关爱我的老师们,我们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教育条件,是因为国家给予了我们很好物质支持,比如我们的一日三餐,漂亮的校服,免费的教材和每年的医疗保险等。 进入八年级,学习压力较大。班里的班委和老师,发现他出现了问题。他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 在使用网络时让他感受到了更大的自由,他学着网络上辱骂词语,开始任意放肆他的情绪和语言,攻击网上的陌生人。 后来,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他又变成了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模样。 思考:(1)根据材料请说一说他享有哪些权利? (2)做为他的同学,请你们对他的言行进行评价。 小结:①田某的做法是不对的,他没有意识到自由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是不珍惜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表现;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说明了他具有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可能会导致违法甚至犯罪,失去自由; ③因此,想要享有真正的自由,必须得守住法律的底线,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法律链接: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法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不得有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 3.小组讨论: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哪些权利和自由?怎样珍视自由? 小结: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4.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5月27日,朝阳警方刚刚发布情况通报:近日,群众举报一新浪微博用户发布诋毁袁隆平院士内容,经警方调查,发现该微博用户还曾多次发表辱华言论。   5月26日,警方将该网民袁某(男,38岁)查获。目前,该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袁某在网络上行使自己的什么权?为什么他行使权利会受到刑事处罚?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结: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 链接生活 说一说: 现实生活中,你或者他人合法权利和自由被侵犯的经历。 小结: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目标导学二:践行平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结合材料,分析问题。 环节一:案例剖析——反特权 21年6月大学教授徐某因与妻子发生争吵,残忍将其杀害。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徐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判决后,徐某上诉,以自己有10多项发明专利为由请求改判。近200人也以徐某对社会有重大贡献为由请求改判。 法院最终审判结果:省高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思考:(1)同学们,“能人犯罪”能否有“从轻处罚”的特权呢?说说你的看法! 小结: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2)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 (3)思考: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特权现象? 示例: 小结: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毎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环节二:案例追踪——尊权利 徐某在上诉期间突发疾病,病情危急。看守所人员将其送入医院救治,并承担了数万元医疗费。最终徐某被成功救治。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论。 思考:对这件事你赞同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践行平等,尊重他人合法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要破除特权思想和作风,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活动:孟杰的新闻记录四—微博速递 截至2022年2月20日24时,全国有湖北、浙江、山东五个监狱发生了罪犯感染疫情。国家表示接下来:及时实施医疗救治,对监狱确诊的病例,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按与其他患者完全一样的办法,隔离救治,确保第一时间入院治疗。加强罪犯的心理疏导,组织罪犯拨打亲情电话和开展视频会见。 思考: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罪犯与其他患者一样的救治原则? 2.这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启示? 小结: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所知道的见过的或经历过的的歧视现象和不平等现象(家庭、学校、社会) 示例: 思考:这些歧视、不平等现象有什么危害,遇到这些歧视不平等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小结:这些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漫画分析: 思考:(1)结合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平等的现象? (2)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 (3)面对不平等的现象,你会怎么做? 小结:(1)现象列举:就业歧视、身高歧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等。 (2)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5.重点来了:如何践行平等? 小结:(1)践行平等,反对特权。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毎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2) 践行平等,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6.活动:践行平等,我们在行动 思考:生活中,践行平等,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家庭、学校、社会) 小结:(1)家庭:尊重父母………… (2)学校:尊重他人,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 (3)社会:面对不平等现象,应据理力争………… 7.感悟升华 实现自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珍视自由、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一目,初步了解基础知识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问题,交流看法,如:是因为国家给予了我们很好物质支持体现了物质帮助权;取名……体现姓名权…… 学生评价言行,如:田某的做法是不对的,他没有意识到自由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是不珍惜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表现;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说明了他具有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可能会导致违法甚至犯罪,失去自由…… 学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如: 公民虽然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不能诋毁、歪曲事实。是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二人滥用权利。这启示我们要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基础知识 学生分析案例,先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看法。 学生交流,如: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谈看不,如:毎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学生谈理由,如:每个人都有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我们应以法律为行为准则,尊重他人权利 学生阅读材料,交流看法,如: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学生列举自己所知的不平等的现象。谈看法,如: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学生观察漫画,谈看法,如: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学生归纳,如:践行平等,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学生结合自身,选取角度,谈践行平等的做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使学生有目的阅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应的权利并对言行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明确珍视自由,需要明确自己享有哪些权利,使知识的得出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易于理解和掌握。 法律链接环节,通过幻灯片展示《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条文,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借助材料分析,引用社会热点问题——朝阳警方通报案例,引导学生谈启示,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 借助案例剖析——大学教授徐某的案例,引导学生明确特权的危害,从而进一步理解:践行平等,需要反对特权。 通过引导学生谈身边存在的哪些特权现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知,积极参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注社会生活。 借助活动——孟杰的新闻记录四——微博速递,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明确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进一步深入理解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小漫画,大道理”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漫画,明确不平等的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在落实本节重点——怎样践行平等问题时,以“重点来了”,引起学生关注,能够更好的落实重点,强化学生识记。 践行平等,我们在行动,旨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中践行平等。 感悟升华环节,旨在升华主题
检测目标 1.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的“专递课堂”,让城区学校老师为教学点学生远程开启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借助互联网通信技术,实现课堂远程在线直播和实时互动,将优质教育资源送达偏远、薄弱学校。此举(B )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有利于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C.体现了义务教育强制性的特征 D能够全面消除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2.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当今社会生活中,与这一要求相符的是( A ) ①尊重从事脏活累活重活苦活的人 ②盗版者与版权所有者收益相同 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因此我们要做到( B ) ①尊重他人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②当自己遭遇不平等待遇时,应该据理力争③以法律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对待所有成员④积极履行义务进而取得法律之外的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21年2月19日,网民“辣笔小球”发布微博,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精神,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5月31日,网民“辣笔小球”被判入刑8个月.这启示我们( A ) ①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②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③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 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5.小张因旷工被处分而对厂长心怀不满,他多次给有关部门写信诬陷厂长贪污受贿。小张的行为(A) ①侵犯公民个人的人格尊严②属于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③行使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④是滥用公民权利,损害其他公民合法权利的行为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珍视自由,一是要了解自己的权利的价值,二是要依法行使权利;知道了如何践行平等,一是要反对特权,二是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三是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