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学案(含解析)-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学案(含解析)-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易错易混】
1.只有经济困难者才能进行法律援助申请。
2.对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律师不必为其辩护。
3.公民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任何时期都可以提起上诉。
4.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无条件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服务。
5.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6.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即告即理”的原则。
7.只要向人民法院起诉,就必然导致诉讼成立。
8.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它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清白的根据。
9.案件事实是法律事实,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是一回事。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也可以是生活事实。
10.对公民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都应当当场予以立案登记。
【体系构建】
【当堂练习】
1.(2022·山东滨州模拟预测)在法庭一审判决后,被告人M对判决有异议。为此M可以( )
①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开启二审程序 ②根据亲友的建议行使上诉权
③依法向有关司法机关提出复议的诉求 ④依法自主决定是否行使上诉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广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吴某家住西城区,在东城区经营一家炒货店,经调查认定,吴某在经营中存在虚假宣传事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据此,东城区市场监督局对吴某作出行政处罚。吴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本案由东城区市场监督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②若吴某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③被告对作出处罚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负有举证责任
④吴某如果对判决不服,还可以采取行政复议方式解决争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2·北京西城期末)小壮(15周岁)与小杰(14周岁)是同学,经常嬉戏打闹。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壮骑车不小心将小杰撞倒致其骨折。邻居李某(11周岁)当时在场。在这一案件中( )
①李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可作为证人
②小杰可以人身权受侵犯为由,委托代理人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③小壮父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小壮对侵害事实负有举证责任
④如果小杰认为此案件涉及自己的隐私,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2·海口高三开学考试)某市花都区某村是3A级旅游景区,村委会在河道旁种植了杨梅树。该村村民吴某私自上树采摘杨梅时,不慎跌落,经抢救无效死亡。吴某近亲属以村委会未采取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未及时救助为由,将村委会诉至法院。对此,村委会提出抗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本案应该归该市花都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②吴某近亲属为原告,村委会不承担举证责任
③若不服一审判决,双方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④若法院二审判决生效后则双方必须执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北京昌平二模)2022年2月,一家保健品公司组织包括王大爷在内的多名老人包车前往河北旅游。返途中,因车辆行驶过快,剧烈颠簸,导致坐在后排的王大爷摔伤致骨折。但到法院起诉时,由于病历、票据等一部分非常重要的材料丢失,法院判决时只支持了有证据的部分损失。打官司其实就是打证据,这是因为( )
①诉讼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
②决定官司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事实
③足够的证据可以把虚假的变成事实
④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书证、物证等不同的种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2·浙江绍兴模拟)徐某为甲公司高级电脑技术员,后在一次技术性业务活动中出现失误,甲公司决定解除徐某在本公司的职位并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关系,此争议依法进入诉讼程序。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和徐某均有举证责任 B.徐某负有举证责任
C.甲公司负有举证责任 D.法院可以自行收集证据
【课后作业】
1. 小王在幼儿园将小朋友咪咪打伤,咪咪的家长向法院起诉小王。小王的父母在农村,缺乏法律知识,对打官司两眼一抹黑,于是委托律师陈某帮助小王进行诉讼。陈某在诉讼中是(  )
A. 法定代理人 B. 诉讼代理人 C. 辩护人 D. 原告
2. 近日,某基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包工头刘某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5 000元,但刘某不服。本案中(  )
①刘某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②刘某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③刘某有申请回避和抗诉的权利 ④在法院判决前,刘某是犯罪嫌疑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张三因偷盗岳母家的几头牛,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开庭审理案件前,张三申请要求其岳父、岳母回避。对此法院会(  )
A. 同意张三的请求,因为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B. 同意张三的请求,因为案件当事人双方有特殊的关系
C. 不同意张三的请求,张三的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
D. 不同意张三的请求,因为张三是罪犯
4. 赵某通过数码监控录像发现,某家政中介公司介绍的保姆钱某虐待其八十岁的母亲致其精神失常,欲状告钱某。钱某恳请公司出面调解,最后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由钱某赔偿赵某10万元,赵某不再追究。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 虐待向来是破坏家庭成员关系的罪魁祸首
B. 此案中的调解有效,但只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C. 此案中,如果双方同意可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D. 如果诉讼,钱某可以委托辩护人帮助自己诉讼
5. 下列关于开庭审理包括的阶段与其相关内容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开庭准备——宣布法庭纪律 ②法庭调查——调查适用法律情况
③法庭辩论——辨清案件真相 ④休庭评议——认定事实、作出结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 因自家房屋装修,王某的丈夫在周某经营的五金建材店赊购水管、瓷砖等多种建筑装饰材料,经双方结算,共欠周某材料款三万六千余元。经周某多次催讨,王某以自己不知情和丈夫去世为由不再还款,周某遂向法院起诉。本案中(  )
①因为欠款属于夫妻共同生活支出,王某应承担还款义务
②根据民事诉讼举证原则,周某和王某都需承担举证责任
③如果纠纷已过三年诉讼时效,周某将无法主张相关权利
④王某因对丈夫个人借款的行为不知情,可免于承担责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 A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张某因工作安全操作疏忽导致一起机械伤害事故发生,随后收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分别给予A公司及张某罚款19万元、85 518元的行政处罚。假如张某对此处罚不服,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诉至法院。此案中负有举证责任的是(   )
A. 张某 B.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C. 市人民法院 D. 市公安机关
8. 2021年4月,患者李某与某三甲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李某认为由于该医院误诊,其疾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给他造成了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害,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医院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原告李某负有举证责任的争议事实有(   )
①李某在该医院就诊的事实 ②医疗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③李某受到的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害数额 ④医生诊断时是否存在过错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为了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2022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该法明确了提供法律援助服法律授助服务的形式和范围。由此可知( )
①法律援助为每个公民提供帮助,降低公民的解纷成本
②法律援助作为政府责任,是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
③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④法律援助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法官甲目睹了乙犯罪的全过程,而后将乙扭送到公安机关,并向公安机关证实了乙犯罪的事实。该案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法官丙被法院指定为审判长。开庭后,法官丙没有向乙交代他所享有的权利。根据材料可以推断( )
①乙是刑事诉讼的被告人     ②法官甲是确定乙罪行的关键
③乙有权申请法官甲回避     ④法官甲侵犯了乙的上诉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谢某与其父母至某市动物园游玩时穿过笼舍外设置的防护栏,给猴子喂食,被咬伤。事发时,无工作人员在场。谢某的父亲向动物园相关部门投诉后,因情况紧急,自行带谢某至医院医治并报警。后谢某起诉该动物园,要求赔偿损失。关于本案的举证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动物园应当证明其对于该侵权行为的发生没有过错
B.谢某应当证明动物园对于该侵权行为的发生有主观过错
C.本案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因此谢某对于本案不负任何证明责任
D.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本案谢某应承担全部举证责任
12.人与人之间的纠纷都是根源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当事情已成往事,事后论短长,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据什么评判当事人的是是非非呢?凭的就是证据,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与证据有关的话题,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的生活事实因缺乏证据而不能成为法律事实
②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③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④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法院承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核心知识】
1、诉讼权利: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申请回避、上诉的权利
2、法律援助
目的 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
条件 ①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②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
要求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3、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起诉 俗称“告状”,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立案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应诉 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开庭审理 ①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 ②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等阶段
二审程序 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
4、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
行政诉讼 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刑事诉讼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参考答案
当堂练习:
1. 【答案】B
【解析】①④:在法庭一审判决后,被告人M对判决有异议。为此,M可以选择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开启二审程序;是否行使上诉权也由M本人依法自主决定,①④正确。②:M可以依法自主决定是否行使上诉权,亲友的建议非必要条件,②错误。③:复议适用于行政机关。当对行政裁决结果不服时,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复议不适用于司法机关,③错误。
2. 【答案】B
【解析】①:行政案件原则上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因此,根据材料,东城区市场监督局对吴某作出行政处罚,可知,本案由东城区市场监督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①正确。②: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而题干强调的是行政诉讼,不涉及刑事诉讼,②错误。③:本案属于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③正确。④:对法院判决不服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但依法可以提起上诉或再审程序,因此吴某如果对判决不服,不可以采取行政复议方式解决争议,④错误。
3. 【答案】C
【解析】①:李某虽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只要能清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事发情况就可以作证,证人与民事行为能力无必然联系,①说法错误。②:本案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小杰可以人身权受侵犯为由,委托诉讼代理人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②说法正确。③:民事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小杰主张被小壮撞伤,小杰应该对侵害事实举证,③说法错误。④:未成年人案件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④说法正确。
4. 【答案】B
【解析】①④:市花都区某村是3A级旅游景区,村委会在河道旁种植了杨梅树。该村村民吴某私自上树采摘杨梅时,不慎跌落,经抢救无效死亡。吴某近亲属以村委会未采取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未及时救助为由,将村委会诉至法院。这说明本案应该归该市花都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若法院二审判决生效后则双方必须执行,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村委会提出抗辩,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村委会应该承担举证责任,②错误。③: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双方为公民的,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③错误。
5. 【答案】A
【解析】①②:打官司其实就是打证据,这是因为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诉讼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决定官司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事实,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证据可以把客观事实变成法律事实,但虚假的不能变成事实,故③错误。④: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书证、物证等不同的种类,是表达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的种类,不是打官司其实就是打证据的原因,故④不符合题意。
6. 【答案】C
【解析】AB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故ABD不选。C:根据证据规则,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等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故C入选。
课后练习:
1、【答案】B
2、【答案】D
【解析】本案是刑事案件,在法院判决前,刘某是犯罪嫌疑人,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②④符合题意,①排除;抗诉是人民检察院的权力,③排除。
3、【答案】C
【解析】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一个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退出,这是我国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张三有申请回避的权利,但是其岳父、岳母是受害者,要求岳父、岳母回避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法院不会同意张三的请求,C符合题意,A、B排除;张三是犯罪嫌疑人,D错误。
4、【答案】D
【解析】钱某虐待赵某八十岁的母亲致其精神失常,后果严重,应属于刑事案件,故被告钱某可以委托辩护人帮助自己诉讼,D正确;家庭暴力是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暴力侵犯的行为,向来是破坏家庭关系的罪魁祸首,A排除;刑事案件不适用调解,B排除;仲裁范围仅限于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争议,且须遵循协议仲裁制度,刑事案件不适用仲裁,C排除。
5、【答案】D
6、【答案】A
【解析】自家房屋装修,王某的丈夫欠周某材料款三万六千余元,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①正确;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本案中周某和王某均需对各自的主张提供证据,②正确;如果纠纷已过三年诉讼时效,丧失的是胜诉权,周某仍可主张相关权利,③排除;④不符合法律规定,排除。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举证原则。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据此判断,此案中负有举证责任的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B符合题意;A、C、D排除。
8、【答案】A
【解析】医疗纠纷民事诉讼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根据题意可知,李某认为是医院误诊才导致其疾病没有得到治疗,如果医院否认,根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医院应当对医疗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和医生诊断时不存在过错负有举证责任。李某应提供的证据是其在该医院就诊的事实及其因此遭受的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害数额。据此判断,①③正确,②④排除。
9、【答案】C
【解析】①: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的对象并不是每个公民,①错误。②:法律明确了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服法律授助服务的形式和范围,这说明法律援助作为政府责任,是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②正确切题。③: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③错误。④:为了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说明法律援助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正确切题。
10、【答案】A
【解析】①:公安机关证实乙犯罪的事实,检察院提起公诉,这些说明乙是刑事诉讼的被告人,①正确。②:法官甲目睹了乙犯罪的全过程,又将乙扭送到公安机关,并向公安机关证实了乙犯罪的事实,这说明法官甲是确定乙罪行的关键,②正确。③: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法官甲目睹了乙犯罪的全过程,必须参加诉讼活动,乙无权申请法官甲回避,③错误。④: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本案尚未一审审结,乙还不能上诉,④排除。
【答案】A
【解析】A:根据民法典规定,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损害的,应该承当过错推定的侵权责任,除非动物园能证明其对于该侵权行为的发生没有过错,否则就要承担侵权责任,故动物园应当证明其对于该侵权行为的发生没有过错,A正确;B:根据民法典规定,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损害的,应该承当过错推定的侵权责任,除非动物园能证明其对于该侵权行为的发生没有过错,否则就要承担侵权责任,该案例中举证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谢某不需要证明动物园对于该侵权行为的发生有无主观过错,B错误;C:本案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但是谢某在本案中应该负有证明是自己的伤是被动物园的猴子咬伤的责任,C错误;D:该案例中举证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不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D错误。
【答案】B
【解析】①③:有的生活事实因缺乏证据而不能成为法律事实,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①③符合规定。②: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行政诉讼由行政机关举证,②不符合规定;④: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④不符合规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