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含答案)

资源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方便面
孙全鹏
中秋前后,将军寺村就要收豆子了。今年老天却像遇到了什么伤心事一样,淅淅沥沥,天天下个不停。
若在往年,这是小豆子最高兴的时候,每到这时他就能见到爸妈了。小豆子记得很清楚,爸妈回来都在天亮时,爸妈静静地坐在床头,手里握着玩具,微笑着望着小豆子,一看见小豆子睁开眼就拼命地跟他说话。
前段时间,奶奶天天往地里跑,小豆子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地里的秋庄稼该收了,豆叶变得黄澄澄的。只是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奶奶的目光呆呆地望着秋天的田野,像失去了什么一样。
前几天,村子里有人听了天气预报,说这几天要下雨,别人家都忙着收秋了。奶奶刚开始不相信,但看到大家都忙,她也开始忙起来。豆子该收了,她不能再等了,等不及了。奶奶弯着腰在前面拿着镰刀忙活,小豆子发现奶奶像一把破镰刀,不快了。奶奶割一会儿豆子,就要停下来歇上一会儿,累得喘不过气来。
我要是有劲多好啊!小豆子心想。他想帮助奶奶收豆子,就使劲地拽了拽豆棵子,豆棵子怎么扎得这么深?还真拽不动。奶奶走过来,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没说话,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感到奶奶的手温暖温暖的。
果然,就像村里人说的那样,天还真下起了雨,奶奶更加紧张地干活。小豆子看见奶奶着急,他更着急。这雨下得并不算大,但一滴一滴地却把奶奶全身淋透了,现在一大块豆地还早着呢。①奶奶没有一点办法,小豆子也没有一点办法;奶奶望着满满一块未收割的豆地,小豆子也望着满满一块未收割的豆地;奶奶身上滴着雨水,小豆子身上也滴着雨水。
雨不像停的样子,雾蒙蒙的。没办法,奶奶长叹一口气,拖着脚步往家走。回家的时候天快黑了。走到村口,村长家的儿子正在屋檐下,看都没有看小豆子一眼。村长的儿子拿着一袋子东西咯嘣哈嘣地嚼着吃,一股诱人的味道钻进他的鼻孔,他深吸一口气,咽了口唾沫。他心里明白,那是方便面,可以用开水泡着吃,也可以直接干吃,可他从来没有吃过。他的喉咙动了一下,又咽了口唾沫,咕咚一声。他赶紧低下头,怕村长的儿子听到从他身体里发出的声音。
肚子实在饿了,又走了一会儿,小豆子忍不住了。“奶奶,我饿,我想吃——”说了半截话,他突然又不说了,憋住了嘴。奶奶走得慢腾腾的,喘着粗气,头发都湿了,奶奶显然听见了,顿了一下说:“孩子,明天,奶奶就给你买袋——方便面,让你吃个够。”奶奶显然知道小豆子的心事。
第二天,小豆子被窗外嘀嘀答答的声音吵醒了,这场雨真是烦死人了,觉都不让人睡安生。窗棂子变得白晃晃的,有点儿刺眼,小豆子知道天已经亮了。奶奶还在睡着,几根白头发在脸上斜耷拉着,身子一动不动。小豆子望着空空的院子,不敢动;又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不敢动。他怕惊醒了奶奶,奶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睡过,他真希望奶奶多睡会儿。奶奶确实太累了。
到了中午,奶奶仍然没醒来。
雨水哗啦啦地依然在下,直到邻居钉婶来串门,他才知道奶奶没醒的原因,她是彻底睡着了——不过再也醒不来了。
“你看,大娘还不到七十,就这样走了。”钉婶见了人就掉眼泪。小豆子以前也见妈妈哭过,有一次妈妈与爸爸吵架了,好像为了挣钱多少的问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眼睛都肿了。那是去年秋上的事,转眼有一年了,小豆子再也没有见到妈妈。
小豆子好像知道奶奶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不会再跟他说话了,他也就跟着哭,泪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他有点恨自己了,早知这样还不如把奶奶叫醒哩,这样奶奶就不会永远睡着了,他在心里埋怨起自己。天空依然在下雨,雨滴故意在院子里蹦跳着,滴滴戳在他心中。
爸爸突然间回来了。村里有人联系了爸爸。三天后,奶奶埋在了地里,就在将军寺河边的一片空地上。②响器吹得让人心痛,干草呼啦啦倒了一地,天空压得很低,一片荒凉,将军寺河里的水来回游荡。
爸爸把家里的事处理好,合上门,门“吱呀吱呀”响起来,他“嗡”地一声重重地锁住门。
“走吧,豆子,咱们去城里,有好吃的。”爸爸吸了一口烟,长长地吐了一口烟雾,蹲在地上,眼睛盯着那个破木门。
爸爸提到的城里,肯定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地方,否则爸爸和妈妈也不会一直待在那里了。
来到爸爸所说的城市,小豆子突然发现,他的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只是眼前,不像在将军寺村的大田野一眼看到了远方。爸爸带小豆子去买吃的,买穿的,买玩的,回来时手里满满的。小豆子站在方便面前好长时间,爸爸拿了一袋,又拿了一袋,小豆子一阵感动。他想哭。
“爸爸上班了,你在家要自己玩,饿了就吃,想玩就玩会儿,困了就睡吧。”每天早上,爸爸用毛巾使劲抽打着衣服,衣服上荡起了灰尘,然后他就急匆匆地走了。爸爸很忙。
小豆子被关在屋子里了,屋子里黑乎乎的。这时候,他想奶奶了,当然也想妈妈。可是奶奶走了,妈妈也不见了——自从去年回来后一次也没有见。妈妈去了哪里呢?他问爸爸,但爸爸没说。
在屋里实在没事做,他一个人走来走去,坐在床上,站起来,又走来走去。外面一有动静,豆子就跟着忙起来。
窗户外有一只小鸟飞过来,它先是停在那里,抖了抖翅膀,然后就叽叽喳喳地乱叫起来。小豆子突然感觉好亲切,就走上前去,小鸟看看小豆子,竟然没有飞走,只是蹦了蹦挪了个地方,继续用小嘴啄来啄去。他想小鸟是饿了,就找了半块馍头,可当他走上窗台喂小鸟时,小鸟却拍着翅膀使劲地往后蹦了蹦。小豆子赶紧停住,可是小鸟还是“嗖”的一下飞走了。小豆子感觉是自己的错,心里埋怨是自己把它吓跑的,他又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他恨死自己了。
不知道谁家的饭香飘过来,他发现肚子饿了。他找到了方便面,看到桌子上有个开水瓶,想学着大人的模样泡着吃,但他够不到。他开始思考怎么撕开方便面。他的手不知道哪里用了劲,方便面袋子竟然烂了,方便面撒了一地。
小豆子捡了一块儿,放到了嘴里,干嚼着,原来那么香的东西怎么一点儿味道都没有呢?他的眼睛里满是泪,他有点恨自己,感觉自己真不像个小小男子汉——奶奶说过,男子汉不能哭,更不能掉眼泪。
他想把方便面咽下去,可泪水依然趴在脸上,一串一串地流下来。不知为何,他哭得更凶了,身子一颤一颤的,他擦拭了眼睛,向着窗外喊了一声,奶奶——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就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秋雨营造出一种压抑伤感的氛围,为下文的情节做了铺垫。
B.收获的季节本该充满喜悦,但老人年迈体弱,孩子幼小无力,一地亟待收割的庄稼让奶奶感到焦急无助。
C.小豆子透过出租屋的窗户向陌生的外部世界张望的时候,窗台上的小鸟象征了小豆子对自由的向往。
D.小说的情节循序渐进,行文中蕴含的情绪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随着故事的推进,逐层浓郁强烈起来。
2.小豆子在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小说塑造这个形象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糖醋张
唐波清
①“糖醋张”,是个挺有名气的厨子,也是个挺有名气的铺子。
②张爱国的爹病死得早,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他长大。张爱国打小就讨厌读书,翻开课本,头皮就发麻,逃学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娘也拿他没辙。
③娘有一手好厨艺,糖醋排骨、糖醋鱼、糖醋豆腐、糖醋薯、糖醋茄子、糖醋梨,那可是十里八乡第一厨。
④娘的心里打着盘算,老话说得好,饿不死的厨子,冻不死的铁匠,咱就将这门手艺传给儿子吧,也算是替他寻了一条谋生的路。说来也巧,张爱国读书没兴趣,学厨子可是上心得很。他做起糖醋菜来,一点就通,一学就会。
⑤张爱国听说城里开餐馆赚大钱,他便一头闯进了县城,开张了一家叫“糖醋张”的小铺子。张爱国自豪地说,这个“糖醋张”的招牌,还是咱宴请了几位文化人琢磨出来的呢。
⑥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糖醋张”的小餐馆,虽然铺面的位置有些偏,可架不住张爱国的手艺精湛,糖醋菜的味道堪称一绝,一传十,十传百,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慢慢地,食客们便四处传播张爱国的神奇传说,那就是什么客人吃什么菜,他只要看一眼就知晓,客人定个价位就行,无需自己点菜,他保准伺候得客人一百个满意。就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小县城里的人们,从此便忘却了张爱国的名字,只记得他就叫“糖醋张”。
⑦新来的张副县长就是不信“糖醋张”的神奇传说。张副县长下了班,挤进了“糖醋张”铺子,他点了个高档价位,好奇地坐等上菜。几分钟的工夫,主菜就上了桌,糖醋茄子、糖醋梨,还配了几碟爽口的小吃。张副县长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糖醋茄子,外脆里嫩,酸酸甜甜,味蕾全开;张副县长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糖醋梨子,酒香扑鼻,沁人心脾,胃口大开。
⑧张副县长乐呵呵地走了。店里的伙计好奇地问,“糖醋张”,你咋就知道他爱吃啥呢?
⑨你没看出他是个当官的人?当官的平时大肉大鱼吃腻了,他们就好这口“素”的。“糖醋张”有板有眼地说。
⑩一帮在机关上班的年轻人就是不信“糖醋张”的神奇传说。下了班,男男女女挤进“糖醋张”铺子,几个男的坐一桌,几个女的坐一桌,两桌都点了个中档价位,好奇地坐等上菜。几分钟的工夫,主菜就上了桌,男的那桌是糖醋排骨和糖醋茄子,女的那桌是糖醋鱼和糖醋梨,还分别配了几碟爽口的小吃。只见几个小伙子尝了一口糖醋排骨,红亮油润,肥而不腻,爽口开胃;只见几个小姑娘尝了一口糖醋鱼,香酥酸甜,落口逍遥,回味无穷。
这帮年轻人乐呵呵地走了。店里的伙计好奇地问,“糖醋张”,你咋就知道他们爱吃啥呢?
你没看出他们是上班族吗?他们平时的伙食时好时差,咱就要“荤素搭配”,男的一般爱吃油腻的,咱就端上糖醋排骨,女的一般爱吃细腻的,咱就端上糖醋鱼;俗话说“茄补阳,梨滋阴”,糖醋茄子自然就上给男的那桌,糖醋梨自然就上给女的那桌。“糖醋张”有板有眼地说。
一群在城里打工的泥瓦匠就是不信“糖醋张”的神奇传说。工地上刚收工,泥瓦匠们就邋里邋遢地挤进“糖醋张”铺子,他们点了个低档价位,好奇地坐等上菜。几分钟的工夫,主菜就上了桌,两份糖醋排骨,两份糖醋鱼,两份糖醋茄子,两份糖醋梨……味道自然好。
这群泥瓦匠乐呵呵地走了。不等店里的伙计好奇地张口,“糖醋张”有板有眼地说,这些农民工外出讨生活不容易,整天卖苦力,工地伙食又差,肚子里缺油水,咱可要多上菜,上好菜。
这些年,“糖醋张”就靠这个神奇的传说发了财,在县城里修了房,买了车,娶了妻,生了娃。终于有一天,“糖醋张”突然想起了还在乡下独居的老娘。
专车迎接老娘进城。那天,“糖醋张”兴奋地说,娘,咱给您炒几个拿手菜。
娘迟疑地问,爱国,你可晓得娘爱吃些啥?
“糖醋张”拍着胸脯回着话,娘,您放一万个心,咱可是阅人无数,什么人爱吃什么菜,咱从来就没看走过眼。何况咱从小就知道娘爱吃啥。
“糖醋张”在铺子里替他娘摆了一桌糖醋全席,糖醋排骨、糖醋鱼、糖醋豆腐、糖醋薯、糖醋茄子、糖醋梨……
铺子里,客人们的桌面上都是光盘行动,唯独老娘的那桌没动过筷子。
娘,这是咋地?您不是最喜欢吃甜食吗? “糖醋张”惊奇地问。
娘沉默了稍许,然后很平静地说,爱国,娘在五年前就得了糖尿病。
“糖醋张”扑通一声跪倒在娘的脚跟前……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多用口语、俗语,像“饿不死的厨子,冻不死的铁匠”,形象地表达了娘传艺给儿子的初衷,生活气息浓郁。
B.“糖醋张”发了财,修了房,买了车,娶了妻,生了娃,而老娘独居,患了糖尿病,对比中,作者批判了“糖醋张”的不孝。“糖醋张”的生意经,并无特别异于常人之处,他不过是比常人更用些心思,擅于琢磨顾客喜好罢了,可谓是看人下菜,依胃下碟。
C.小说将抑扬手法运用到了极致,第②段是“抑”,然后到小说的结尾再“抑”,其他都是“扬”,使得情节曲折有致,耐人寻味。
D.小说结尾“扑通一声跪倒在娘的脚跟前”,言尽意未尽,这一跪,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使主人公和读者都陷入沉思。
2.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瞬间丰富了“糖醋张”这个人物形象的内涵,请联系现实生活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嘹亮的号角
欧·亨利
百万富翁诺克罗斯家中被劫,他本人遭受杀害后两星期的一个下午,凶手在百老汇路上优游地闲逛,迎面碰到了侦探巴尼·伍兹。
“是你吗,约翰尼·克南?”伍兹问道,五年来,他在公开场合总是有点近视。
“是我。”克南高兴地嚷道。“那不是巴尼·伍兹吗!你在东部干什么?”
“我在纽约好几年了。”伍兹说。“如今我在市侦缉队供职。”
“好,好!”克南说,他高兴得咧开了嘴。
“到马勒咖啡馆去,”伍兹说,“我想同你聊聊。”
他们在咖啡馆里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伍兹说:“我问你,约翰尼。我一直密切注意你,你干吗要杀死诺克罗斯?”
“你怎么会猜到的,巴尼?”他钦佩地问道。“我自以为那件事做得干净利落。难道我留下了什么破绽?”
伍兹把一支做装饰用的小金铅笔搁在桌子上。“这是在圣乔过最后一个圣诞节时我给你的礼物。你送我的刮胡子杯子我还在用着。这支铅笔是我在诺克罗斯房间里地毯一角下面找到的。我们以前是老朋友,但我得履行职责。”
克南大声笑了。“我运气不坏。”他说。“谁会想到追踪我的竟是老巴尼!”他一手伸进上衣。伍兹的手枪立即顶住他的腰眼。“把枪拿开。”克南皱皱鼻子,大声笑了,“我了解同我说话的人。你欠我一千元,巴尼·伍兹,即使你打算逮捕我,你也下不了手。”
“这件事我并没有忘记。”伍兹说,“你二话没说就数给我二十张五十元面额的钞票。那一千元帮了我大忙——我那天回家时,他们把我的家具都堆在人行道上了。”
“是啊,”克南接着说,“你巴尼·伍兹生性刚直,为人仗义,绝不会逮捕有恩于你的人。干我这一行,除了研究弹子锁和窗插销之外,还要研究人。”
“假如你我之间的前账已清,”伍兹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即使纽约所有银行里的钱都堆在我面前,今晚也休想买通我,放你逃出我的手心。”
“我也是这么看的。”克南说。“因此我知道我同你打交道是安全的。”
侦探接着说,“多数人不把侦探当作高尚的职业。但是我有一股子傻劲,一向为我这一行感到自豪。这下子我可翻了车。我得放你走,然后我只好辞职。不过我劝你暂时不要抛头露面,报界也许会抓住诺克罗斯一案做文章。”
这几句话使克南勃然发作。“报界见鬼去吧。”他咆哮说,“他们除了夸夸其谈又能干出什么名堂来?”
“唔,我说不准。”伍兹沉思地说。“有几家报馆在这方面干得相当出色。比如说《火星早报》,它提出两三条新的线索,作案的人就落了网。”
克南挺出胸膛说:“我给你看看,一般报馆我根本不放在眼里,你说的那家《火星早报》更不在话下。”
克南走进电话间,让门敞开着。他那张冷酷而又警惕的面孔凑近话筒,薄嘴唇抿成轻蔑的微笑。伍兹坐着不动,只听见克南说道:
“《火星早报》吗?……我找总编辑说话……老诺克罗斯就是我杀的……我可不是捣乱……我刚才还同我的一位侦探朋友谈这件事呢。我是在那天凌晨两点半枪杀那个老头的,到明天就是整整两个星期……是啊,一点不错;准能引起轰动的独家新闻——不过你可不能指望我在电话里把姓名地址告诉你……什么原因!哦,那是因为我听说你们善于侦破连警察局也觉得棘手的神秘案件……不,还没有说完,珠宝首饰在我住的旅馆的手提箱里——‘旅馆名称尚未获悉’——这句话你很耳熟吧?你们用得太多啦……得啦,我再告诉你一个细节,可以证明我的话可靠。诺克罗斯老太太睡衣上第二颗钮扣是碎掉一半的。我从她手上捋下石榴石戒指时注意到了。我原以为是红宝石呢……”
克南狞笑着转向伍兹。“他相信了。他没有把话筒遮严就吩咐别人用另一个电话向电话局查我们的号码。我再戏弄他一下,我们就走人。”
“哈罗!……对,我还在这儿……要在四十八小时以内把我拿获?好呀,再见,哈哈!”
克南挂上电话出来说:“巴尼老弟,我们去看戏,消遣消遣。再睡一觉,我就直奔西部。”
两人在百老汇一家饭馆吃了饭。克南扬扬得意。他像小说里的亲王那样大把大把地花钱。接着,他们去看了一场新颖华丽的音乐喜剧。之后又去烤肉店吃夜宵,喝香槟酒,克南的兴致高得无以复加。
凌晨三点半钟,他们坐在一家通宵营业的咖啡馆里,克南没完没了地自吹自擂,伍兹闷闷不乐地在考虑他作为法律维护者的前程已经断送了。
他想着想着,眼睛里露出一线希望的亮光。
“我不知道有没有可能,”他自言自语地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可能!”
不久,叫喊声开始在全市升起,尖厉响亮。它们是报童的叫喊,是新闻界嘹亮的号角。
伍兹扔了一枚一毛银币给侍者说:“替我买一份《火星早报》。”
报纸拿来后,他把第一版扫了一眼,然后从记事本上撕下一页,用那支小金铅笔写字。
“有什么新闻?”克南打着呵欠问道。
伍兹把他写的字条扔给克南:“纽约《火星早报》:由于约翰尼·克南被捕归案,请将我名下应得的一千元赏金付与克南本人。巴尼·伍兹。”
“你肆无忌惮地戏弄他们时,”伍兹说,“我就想到他们可能来这一招。现在,约翰尼,你跟我去警察局走一趟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克南杀害诺克罗斯后碰到警察伍兹,不但不担心被抓而逃跑,相反却很高兴,是因为他认为伍兹欠他钱不会抓捕他。
B.伍兹与克南曾经是朋友,两人还赠礼物,伍兹正是通过自己送给克南的小金铅笔发现克南是富翁诺克罗斯案的凶手。
C.克南富有心计,他结交并借钱给伍兹带有强烈的目的性,而伍兹恰恰利用这点,让他一步一步走进自己设计的圈套。
D.小说构思精巧,层层铺垫,最后终于将克南抓捕归案,收到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2.请简要分析巴尼·伍兹心理变化过程及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天(节选)
鲁迅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他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他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他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他才变好,许多好事却也因为有了他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①们鸣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啊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他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他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②。”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③……”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在何小仙对面坐着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此时已经开好一张药方,指着纸角上的几个字说道:
“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
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他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他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太阳早出了。单四嫂子抱了孩子,带着药包,越走觉得越重;孩子又不住的挣扎,路也觉得越长。幸而不远便是家,早看见对门的王九妈在街边坐着,远远地说话:
“单四嫂子,孩子怎了?——看过先生了么?”
“看是看了。——王九妈,你有年纪,见的多,不如请你老法眼④看一看,怎样……”
“唔……”
“怎样……?
“唔……”王九妈端详了一番,把头点了两点,摇了两摇。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咷。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老拱的歌声早经寂静,咸亨也熄了灯。单四嫂子张着眼,总不信所有的事。——鸡也叫了;东方渐渐发白,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下半天,棺材木合上盖:因为单四嫂子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塌地的盖上;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他,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
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王九妈又帮他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他的宝儿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有删改)
【注】①老拱:泛指普通百姓。②中焦塞着:中医用语,指消化不良一类的病症。③火克金:中医用语,中医学用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来解释病理。④法眼:佛家语,原指菩萨洞察一切的智慧,这里是称许对方有鉴定能力的客气话。
1.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节描写最能刻画人物、透露情感。如文中对何小仙和店伙长指甲的细节描写,就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也充满了讽刺意味,富有批判色彩。
B.辛辣的讽刺是鲁迅作品的一大特色。如文中没能让宝儿活命的药叫“保婴活命丸”,暗含讽刺,本是济世的药店叫“贾家济世老店”,仿佛也透露着药店所售是“假”药。
C.鲁迅善用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如何小仙在与单四嫂子简短对话中,两处用了中医专业术语,突出了何小仙虽医术高明但毫无同情心的形象。
D.文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使作品形象更鲜明、读者感受更强烈。如近结尾处,老拱的“唱”,蓝皮阿五、老拱的“笑”,与单四嫂子的“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社会的冷漠。
2.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塑造王九妈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答案】
一、1、C “对自由的向往”错,描写窗台上的小鸟一段,突出了小豆子的孤独和对陪伴的向往。
2.(1)小豆子是一个中国底层留守与流动儿童。小豆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和奶奶留守农村相依为命,小豆子在奶奶的呵护下,有着清贫但还算幸福的童年;小豆子心疼奶奶,想念父母,他心地善良、乖巧听话、富有自尊心;小豆子的童年随着奶奶的离世而变得黑暗,跟随父亲到了城市后,内心孤独无助。(2)小豆子形象具有典型意义,小说塑造这个形象,引发读者对“留守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境遇和精神成长的关注与思考。
二、1.B“作者批判了‘糖醋张’的不孝”错误。作品对人物的行为,没做评判,并没有批判的意味,同时把主要人物行为定性为“不孝”有些欠妥。由“扑通一声跪倒在娘的脚跟前……”可知,他并非“不孝”之人,而是疏忽了亲情。
2.①现实典型意义:年轻人不管选择走哪条路,只要勤劳肯干、用心经营,都能打拼出一片天地;②社会警示意义:成功的生意人却是一个失败的儿子,“糖醋张”的形象警示人们思考生活、工作的目的,物质不是唯一追求,不能让物质追求硬化了情感;③生活启发意义:“糖醋张”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家庭、社会的世代传承不仅仅是谋生技艺的物质延续,更需要思想、情感品格、文化的精神接力。
三、1.C “而伍兹恰恰利用这点,让他一步一步走进自己设计的圈套”分析不当,文中“这几句话使克南勃然发作”可知利用的是克南盲目自信来激怒他。
2.①心理变化过程:为欠下约翰尼·克南一千元而不好意思立即抓捕约翰尼·克南而懊恼,然后思考如何还清其债务,最后下定决心抓捕约翰尼·克南。
②社会意义:当情义与正义冲突时,要正确处理情义与正义之间的关系,不能因情废法。
四、1.C “突出了何小仙虽医术高明但毫无同情心的形象”错误,何小仙在与单四嫂子简短对话中,用貌似专业的术语,只是为了表现何小仙故作高深。
2、①形象:王九妈看似热情、关心,但当单四嫂子叫王九妈帮忙看一看孩子时,王九妈只回应了两声“唔……”,“把头点了两点,摇了两摇”;盖棺时王九妈对单四嫂子的悲痛、不舍,只有“不耐烦”“气愤愤”,这些都入木三分刻画出这个女人的冷漠、世故。②意义:王九妈等人是社会环境的组成者和维持者,凸显了社会的冷漠无情,作者借王九妈这一类形象,揭露毫无同情心的病态社会,引起疗救注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