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期末生物试题(PDF版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期末生物试题(PDF版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1-5 BAACB 6-10 ABACB
11-15 CDDCC 16-20 BBDAD
21. (1) 人工辅助授粉
(2)④,花粉管,卵细胞
(3)②③④⑤,③,胚芽
(4)果皮, ②
22.(1)二, C
(2)1,二
(3)二氧化碳
(4)澄清的石灰水,黑暗
(5) 蒸腾作用
(6)20
23.(1)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水稻
(2)5,水稻-田鼠-鹰,捕食和竞争,阳光
(3)D
24.(1)湿度
(2)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C
(4)10只
(5)大于七年级生物学科线上教学阶段反馈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第 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20个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
1.下列哪一现象与“河豚在遇到危险时身体会吸气膨胀成一个球体”的现象具有相同特征
( )
A.雄蛙鼓气鸣叫 B.植物的向光生长
C.鲸在水中喷水柱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在黄山有一种奇妙的植物——卷柏,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
遇水而荣,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又开始新的生活。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
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这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 )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
3.农业农村部宣布从 2021 年 1 月 1 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期通过十年的
休养生息让长江重现昔日的美好景象。下列关于长江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阳光、温度和水是影响长江鱼类分布的生物因素
B.长江生态系统能提供工农业用水,也能调节气候
C.通过禁渔可增加长江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量
D.通过禁渔能提高长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4.翟中和院士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
精巧。”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B.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那么叶绿体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C.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与信息的统一
D.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5.小红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查时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进
行了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d→c→b→a
B.当物镜的放大倍数由 10×换成 40×时,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变小
C.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 1
D.若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载玻片上所滴液体与 c 所滴液体相同
6.显微镜操作是一项基本实验技能,下列对于显微镜操作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片上的“69”,观察到的物像是“96”
B.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使物像变大
C.视野太亮——用平面镜和小光圈使视野变暗
D.用来观察的标本应该是薄而透明的
7.将花猫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除去核的黑猫卵细胞中,新组合的卵细胞发育成胚胎后移
入白猫的子宫里。最终白猫产下的小猫的性状应该是( )
A.最像黑猫 B.最像花猫 C.最像白猫 D.三者都不像
8.右图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右图中Ⅰ、Ⅱ、Ⅲ对应关
系的是( )
A.Ⅰ-细胞质、Ⅱ-线粒体、Ⅲ-叶绿体
B.Ⅰ-动物细胞、Ⅱ-液泡、Ⅲ-细胞壁
C.Ⅰ-无机物、Ⅱ-水、Ⅲ-蛋白质
D.Ⅰ-细胞膜、Ⅱ-细胞质、Ⅲ-细胞核
9.2022 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以大熊猫为设计原型,深受大众喜爱。大熊猫体细胞
中有 42 条染色体,现有一个大熊猫体细胞,连续分裂 4 次,得到的新细胞的数量和一个新
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别是( )
A.4 个、21 条 B.8 个、42 条 C.16 个、42 条 D.8 个、82 条
10.“m→n→生物体”表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m 是绿色植物细胞,则 n 代表组织和器官
B.若 m 是哺乳动物细胞,则 n 代表组织和系统
C.若 m 是草履虫细胞,则无 n 结构,单个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
D.若 m 是衣藻的细胞,则无 n 结构,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11.橘子是大家最喜欢的一种水果,不仅吃起来酸甜可口,而且汁水很足,我们在剥橘子的
过程中,先要削去外皮,看到橘子中的丝络,橘子的果肉。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构成橘
子果实的组织依次是( )
A.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2.下列关于枣庄市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台儿庄运河中的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墙藓的假根起固着作用
C.青檀寺的银杏树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13.如图是植物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B.乙图中的 a、b 是由甲图中的②发育而成
C.丙图中的①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 a
D.丁图中的结构 c 和 d 可以使根不断伸长
14.八月豆,是花生的一个品种,因春季播种,农历八月收成,故称八月豆。2013 年,八
月豆制作技艺入选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月豆果实中含有多粒花生种子,这取决于
试卷第 3 页,共 8 页
花生的( )
A.一朵花中有许多子房 B.一朵花中有许多雌蕊
C.一个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D.一朵花中有许多雄蕊
15.单细胞生物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或湿润的环境中,能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可以用普通放大镜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的各个结构
B.它们都具有神经系统,能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C.它们都能独立地完成呼吸、排泄、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
D.它们都和草履虫一样,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养料
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列有关生
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等基本条件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17.在学农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番茄幼苗的移栽和田间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
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空气含量
B.在傍晚移栽——增强呼吸作用
C.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和幼根
D.及时锄去杂草——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
18.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说明了水、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下列关于
植物生长与水、无机盐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肥料施得越多,农作物长得越好
B.植物生长只需要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C.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D.水分在茎中的运输结构是导管,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19.亚龙湾热带森林公园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环抱“天下第一湾”,植被类型为热带常绿性雨
林和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森林由于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升大气湿度,促进该地区的水
循环,素有“绿色水库”之称,下图是该处某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第 4 页,共 8 页
A.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挥发到空气中
B.植物叶片中⑥所示的结构,上表皮比下表皮多。
C.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根部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D.⑤处主要是营养组织,是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0.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右图是大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种子萌发的(一)阶段,有机物逐渐增多
B.只要外界条件适宜,豆瓣也能萌发成幼苗
C.萌发过程中,发育成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D.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请在“ ”上填文字内容,在“[ ]”上填写标号。每空 1分,共 30分)
21. (9 分)春天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秋天遍野金黄,硕果累累。这春华秋实的景象给了你
怎样的启示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是玉米植株,果实收获时发现缺粒现象严重,来年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采
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图 2 是受精过程示意图,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后,萌发形成[ ]__________,穿过花
试卷第 5 页,共 8 页
柱,进入子房,释放出精子,精子与[③]_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
(3)图 3 中,玉米粒最重要的结构是胚,由图中 _______ (填序号)构成。玉米种子萌发时,
图 3 中的[ ]________发育成图 1 中的 C。
(4)关于花生的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图 4 中的[①]“麻屋
子”是指________,它是由图 2 中的[ ]发育而来。
22.(9 分)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 A、B、C 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三
项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
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将乙图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氧气含量高的是装置
__________,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项生理活动。
(2)从乙图的两装置中各取一片绿叶,置于丙图中盛有酒精的_________号烧杯中,进行脱
色处理,然后漂洗并滴加碘液,可观察到取自图乙装置__________内的叶片会变蓝。
(3)乙图的两个装置形成了对照实验,证明了:_________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若要利用装置二来验证植物通过甲图中的 A 项生理活动释放二氧化碳,可以将玻璃罩
内的清水换成__________,并且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
(5)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
被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____(写名称)。
(6)该生物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
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下表(mg/h 表示毫克/小时):
试卷第 6 页,共 8 页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 12 小时光照处理,再连续 12 小时黑暗处理,则温度控制在
__________℃时,植物生长更快。
23.(7 分)下图一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图二是长期受到污染后,某条食物链中
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相对含量的柱状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一与生态系统相比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 。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
是 。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
该食物网中蛇和鹰的关系是 ,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3)下列是根据图二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甲表示的是生产者草
b.乙表示的是位于第四营养级的鹰
c.乙→丙能量流动逐级增多
d.若丁的数量突然增多,则乙的数量会先减少后增多
24.(5 分)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
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我们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
块、花盆的下面。“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吗?”有些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你根
据下面的图片完成此次探究活动。
试卷第 7 页,共 8 页
(1)根据所探究的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你作出的假设是 _____。
(3)制订计划:将一个硬纸盒一分为二,硬纸盒两侧的条件应如图中 _____(填字母)所示,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然后在硬纸盒中央放入 _____(选填“2 只”或“10 只”)鼠妇,10 分钟内每隔 2
分钟统计一次硬纸盒两侧鼠妇的数量。按上述实验计划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计
算出硬纸盒两侧鼠妇数量的值,从而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5)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 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干燥一侧鼠
妇的数量。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试卷第 8 页,共 8 页
答案第 1 页,共 1 页缺考 [ ]
七年级生物学科线上教学阶段反馈答题卡 学生二维码粘贴处
班级: 姓名: 考场:
注意事项
填 正确填涂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上。
涂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黑。
要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错误填涂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求 5.请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6.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
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综合题
21.
2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3.
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