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 学 肥 料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懂得铵态肥的检验;(2)能正确使用常见化学肥料,懂得常见化肥在农业增产中,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了解常见化肥使用不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环保意识。(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化肥的调查与收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通过家庭实验探究、归纳讨论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合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扬善于合作、勤于归纳、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的化肥知识,解决农业实际问题;(3)感悟对化肥的科学探究,及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要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课题要求】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大纲要求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常见化肥的分类及作用 A级合理使用化肥,保护环境 A级【主要知识点】1、化学肥料及作用:化学肥料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氮肥能促使茎叶生长茂盛;磷肥能促使作物根系发达,早熟,粒多、粒满;钾肥能促使作物生长粗壮,并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2、铵态盐的探究:①加消石灰,闻味(刺激性气味)。②加入烧碱溶液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变蓝)。③碳酸氢铵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NH4HCO3 NH3↑+H2O+CO2↑)Ⅱ【教学重难点】(1)做好科学探究——调查收集:让学生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2)科学探究——家庭实验:检验铵态肥,感悟正确使用化肥的重要性。Ⅲ【教法、学法与准备】【教法】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线、结合实际问题,组织自主学习、归纳分析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科学探究之调查,及科学探究之家庭实验;教师通过多媒体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注重指导农业生活中的应用实践。【实验探究设计】1. 科学探究——调查收集常见化肥(包括:化肥分类、名称、功用)2.科学探究——家庭实验:铵态肥的探究(课外完成,报告表见附录1)3.教师演示实验:铵态肥的检验【教学用品】药品:硫酸铵、碳铵、硝酸铵、消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等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研钵、酒精灯等【教学场所】田野、农家、多媒体教室(化学肥料课件见附录2)【课题学案】化学肥料学案(见随堂提要附录3)Ⅳ【教学过程】1、【课前设问】【问题情景】常见化肥有哪些?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什么作用?会带来环境问题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与讨论,生成科学探究子课题(需教师筛选,符合学习主题,学习靶心指向氮肥、磷肥、钾肥。),自主组队进行探究。【材料准备】1、发放药品:红色石蕊试纸、消石灰固体、氢氧化钠溶液等。2、指导取用:消石灰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可能准备的材料或药品)3、探究子课题分组1:调查收集常见化肥分组2:(教师分发)家庭探究报告——铵态肥的探究(见附录1)【学生活动】学生认识及准备部分药品或材料和学习注意事项。【科学探究】学生针对科学探究子课题,分组着手探究、生成成果。◎【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探究准备物质基础和理论指导,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主探究。2、【新课教学】【新课引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你们了解了哪些化肥呢?【投影展示】分组1收集的实物及探究成果展示。【学生活动】分组1学生介绍和交流探究过程的心得,分享已确定探究成果,并指导所有学生认识,分组1学生带来的不同化肥名称及实物。【投影讲解】认识化学肥料的分类1、常见氮肥的俗称及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名称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氯化铵 尿素俗称 气肥(永春肥) 硫铵 \ \化学式 NH4HCO3 (NH4) 2SO4 NH4Cl CO(NH2) 2含氮量 17% 21% 26% 46%2、常见钾肥:硫酸钾 K2SO4 、氯化钾 KCl(农家肥中的草木灰:K2 CO3)3、常见磷肥:普钙(过磷酸钙):Ca(H2PO4)2与CaSO4的混合物。重钙(重过磷酸钙):Ca(H2PO4)24、常见复合肥:磷酸二氢铵 NH4H2PO4、硝酸钾 KNO35、化学肥料的作用:①氮肥能促使茎叶生长茂盛。②磷肥能促使作物根系发达,早熟,粒多、粒满。③钾肥能促使作物生长粗壮,并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学生调板】化肥的分类(直接在随堂提要上完成,部分同学调板,针对学生情况进行评析。)【投影简介】1、根瘤菌:吸收利用氮气,转化为氮肥。2、雷雨水:少量氮气与氧气作用,最后转化为氮肥。3、农家肥:农家肥的种类繁多而且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较低。(有机肥料的特点是,所含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它不仅含有氮、磷、钾,而且还含有钙、镁、硫、铁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物状态,难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土壤中的化学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使养分逐渐释放,因而肥效长而稳定。另外,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值协调,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学生活动】学生倾听、学习、对比,思考农家肥的特点。【投影展示】分组2探究成果展示(可以用学生DV作品等)【学生活动】分组2学生交流探究心得,所有同学观看探究成果——铵态肥的探究,并交流、讨论。【探究演示】1、取硫酸铵放在研钵中,再加入一些消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小心闻混合物的气味。(用碳铵、硝酸铵代替硫酸铵,做相同的实验,观察现象。)化学方程式:Ca(OH) 2+(NH4)2SO4==Na2 SO4+2NH3↑+2H2O2、取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中,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用碳铵、硝酸铵代替硫酸铵,做相同的实验,观察现象。)化学方程式:2 NaOH +(NH4)2SO4==Na2 SO4+2NH3↑+2H2O3、碳酸氢铵加热实验及实验现象回顾。化学方程式: NH4HCO3==NH3↑+H2O +CO2↑现象:铵态氮肥与碱混合(或加热),产生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学生活动】分组2学生观察反思,印证自己的实验结论,所有学生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强化知识点。【投影讲解】化肥的正确使用1、化肥的正确使用: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作用很大,使用化肥要注意科学施用,如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化肥的施用要保持低水平,避免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污染大气、水体,破坏土壤等。2、水体富营养污染:水富营养化,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增加,使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过多。3、化肥能使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长期过量而单纯施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酸化,结构被破坏,土地板结,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作物的产量和质量。4、施用于农田的氮肥,有相当数量直接生成气体,污染空气。5、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应对施用的化学肥料进行控制和管理。【学生活动】学生倾听、学习、思考化学肥料的利和弊。【交流归纳】铵态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不能加热(如:暴晒);不能在大雨前施用。【练习巩固】直接在随堂提要上完成,针对学生情况进行评析。◎【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系统学习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及化肥的正确使用,同时印证和反思,自己探究成果的正确与否,强化知识的掌握,提升环保意识。3、【拓展应用】【化肥鉴别】阅读P202 拓展视野,结合分组1带来的化肥实物进行探究。【诊断抢答】观看投影中农作物的状态,结合所学的化学肥料知识,组织学生 抢答,并适当解释。◎【设计意图】通过农作物的状态的诊断,与化肥对症使用,使学生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4、【板书】 ì7-4(第二课时)化学肥料1 化学肥料的分类2 铵态氮肥——NH4+ 的检验3 正确使用化肥,防止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5、【总结巩固,趣记升华】12 化学肥料的分类和正确使用34 化学肥料的功用氮肥:使植物枝繁叶茂 钾肥:防倒伏,使植物硕果累累 磷肥:使植物根深蒂固◎【设计意图】通过图示趣记氮肥、钾肥、磷肥的功用,使学生都能学以致用,当场消化,快乐学习。6、【布置作业】P204 第8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