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轮复习测试卷我们传承的文明部分(考点14—28)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推行县制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2.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①齐国 ②晋国 ③秦国 ④宋国 ⑤楚国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所描绘景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唐朝统治者( )A.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B.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C.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D.减免租役,减少力役,不误农时4.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主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A.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B.墨家思想与生态文明C.兵家思想与依法治国 D.法家思想与以德治国5.参加学校举行的历史知识竞赛时,小王在历史辨析环节遇上了难题,在下列四句话中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 )A.西周时,有人带着司南辨别方向 B.秦朝时,有人在纸上写一种小篆字体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论语》 D.元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同阿拉伯人交战6.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歌颂了嬴政哪方面的功绩( )A.首次实现国家统一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推行郡县制 D.修筑万里长城7.如果你是生活在北魏孝文帝时的一名鲜卑贵族,你可能会经历的有( )①不准穿戴汉族服饰 ②学习汉族的礼法③自己被迫改用汉姓 ④同汉族一位官僚的女儿结婚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8.如果你生活在18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90年代,你有可能( )A.试乘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 B.使用爱迪生发明的电灯C.在法国巴黎看到电力铁路的开通 D.从报纸上看到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9.小张将我国历朝的制度创新归纳成下表,请判断右表中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清朝对我国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加强对云南的管理,清政府大力推行的措施是( )A.实行改土归流 B.设立驻藏大臣 C.确立册封制度 D.出兵平定叛乱1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莉莎白二世虽是英国的国家象征,却不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人民宪章》12.“1914年——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这是列宁对下列哪次战争的评价(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13.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理。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①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制定“金瓶擎签制” ③平定天山南路贵族的叛乱 ④设置驻臧大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1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通过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加强监察制度的一位帝王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乾隆帝15.《马可波罗行纪》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富裕国家——中国,这激起了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对东方的强烈向往。第一个从海上到达东方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16.下列历史事件前后有直接联系的是( )①《权利法案》的颁布共和制的确立②《独立宣言》的发表北美各殖民地脱离法国统治而独立③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王老师上网备课需要查阅“巴士底狱、罗伯斯庇尔、《人权宣言》”等资料,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王老师要讲的相关内容是(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南美解放战争18.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中国古代史上为此项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帝王有( )①北魏孝文帝 ②唐太宗 ③秦始皇 ④宋太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罗斯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新政”采取的最重要的手段是(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稳定农产品价格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20.秦、隋、元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主要表现为( )①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政权 ②都结束了分裂局面③都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④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2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22.春秋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问题上,各派有不同的主张:(12分)(1)孔子和韩非子分别提出怎样的治国主张?(4分)(2)秦汉时期,以上两种治国方针的实践情况如何?有何影响?(4分)(3)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治国思想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为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2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是岁(贞观四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贞观政要》(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盛世景象?请从政治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材料二:北宋宰相韩琦与富弼认为“契丹称中国位号(改国号为辽)、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行中国法令,至于典章文物,皆与中国等(都以中原为标准)。次其能自五代迄今,垂百余年,……日益昌炽也(越来越昌盛)。” ——《辽朝(契丹)的汉文化》(2)概括材料二中韩琦与富弼的观点。(2分)材料三:嘉庆帝(1796—1820在位)宣称:“条陈在臣下,而允行则出朕旨”。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官吏“心存畏怯”,或“相率缄默”,或投皇帝所好,劾皇帝所恶。在清王朝的统治下,19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加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世界近代中期政治史》(3)与同时期的西方相比,清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遇到什么挑战?(2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分析,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2分)24.(8分)材料一:下图是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到中国的有关史料:材料二:英船航速之快,且又是在中国人所不熟悉的海面上高速航行,这使朝廷大为吃惊。一位中国官员在报告里表示不明白为什么英国船能有如此水平。——《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材料三:“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碑界。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陈旭麓)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朝政府和英国分别采用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联系15至18世纪欧洲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英国人能“在中国人所不熟悉的海面上高速航行”的原因是什么?(4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陈旭麓先生所说的战争指什么战争?结果怎样?(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材料二:北魏孝文帝说:“现在要禁止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材料三:看右图阅读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秦始皇 汉武帝(1)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在政治方面“便国不法古”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北魏孝文帝作为一个少数名族政治家所进行的改革有什么特征?他们的改革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材料三图片中的两位杰出人物在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上进行了哪些创新?(4分)(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国家的政治建设有什么见解?(2分)26.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0分)【图示解析】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1)上图中①②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应填写的地点是分别是①___________② 。(2分)【图片赏析】如图,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2)中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发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传承文明,请你向外国友人推荐上述发明的其中两项并说出你推荐的理由(4分)【史料分析】中国在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但是郑和之后,再无郑和。(3)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为什么会出现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这种现象?(2分)【历史感悟】(4)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体会。(2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轮复习测试卷我们传承的文明部分(考点14—28)(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D A D A C A 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D B C B A A D D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21. (1)秦始皇(嬴政) 小篆(2)书圣 颜体(3)农牧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学习(4)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文字是联系各民族的文化纽带;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22. (1)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2)秦代重用法家,“焚书坑儒”,给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儒家思想强调“仁”、重视“德”,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和谐。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3. (1)贞观之治 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重用人才,虚心纳谏(魏征)。(2)农牧文化相互交融,辽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社会经济取得巨大进步和发展。(3)封建专制统治制度(4)要善于向先进文化学习,不要固步自封;统治者要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生活。24. (1)清朝:闭关自守政策 英国:殖民侵略扩张政策(2)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船的航行速度大大提高;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3)鸦片战争 清军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25. (1)商鞅:建立县制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大大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2)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3)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政治制度;向先进的文化制度学习,取长补短。26. (1)①__长安___② 大秦 。(2)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3)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封建自然经济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4)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要传承创新,发扬光大,增强民族自尊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1)秦统一后, (人物)下令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2分)(2)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王羲之集汉魏书法艺术之大成,被后人誉为“ ”,唐朝颜真卿创立了“ ”(2分)(3)契丹、西夏文字都是参照汉字创造的,在字形、结构上与汉字相似,这说明了什么?(2分)(4)谈谈你对文字艺术的认识。(4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