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一)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温馨提示:1.本卷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请将所有的答案都做在卷二上。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题前,请同学们在卷二上填写好考场号、班级、座位号和姓名。3.答题时可参阅相关资料,但应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不相互讨论,不相互借阅资料。4.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A.象形文字 金字塔 B.种姓制度 佛教C.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D.公元纪年 基督教2.对后来欧洲建筑有重大影响的是古代 ▲ 的建筑。A.希腊 B.罗马 C.中国 D.波斯3.在《神秘的北纬3O度》一书中列举了许多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如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我们认为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 ▲A.地理环境的影响 B.文化传统相同所致C.文明交流的结果 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4.某校准备邀请一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省略号位置的是 ▲A. 十二铜表法 B.分封制与宗法制C.礼乐文明制度 D.陶片放逐法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司母戊鼎、甲骨文等文物,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 西汉6.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7.这些文字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22个字母。古代希腊人在这些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成为通行欧洲的文字。这些文字指的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C.腓尼基字母文字 D.甲骨文8.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其意思是 ▲A.城市的空气真新鲜B.城市让人变得自由无拘束C.人人渴望得到自由D.农奴在自治的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取得自由民的身份9.《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10.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与高丽作战11. 1271年,建立了元朝的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骨打 D.元昊12.历史上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 ▲A.西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中后期 D.南宋13.徐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交子”。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4.下列朝代中,使中国由分裂局面走向统一的有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隋朝 ⑤唐朝 ⑥北宋 ⑦元朝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⑦ C.①③④⑦ D.①③④⑥1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6.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A B C D17.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1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都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和外国的交往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统治者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9.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20. 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的风俗长卷。它反映了当时哪一城市的社会风貌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东京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二)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6小题,共计60分)21.(共10分)将下列人物与事迹、成就正确连线(6分)(1)曹 操 A.《洛神赋图》(2)贾思勰 B.杯酒释兵权(3)顾恺之 C.棉纺织技术(4)赵匡胤 D.《齐民要术》(5)关汉卿 E.《窦娥冤》(6)黄道婆 F.挟天子以令诸侯将下列朝代和推行的制度正确连线(4分)(1)周朝 A.推恩令(2)秦朝 B.分封制(3)汉朝 C.郡县制(4)隋唐 D.三省六部制22.(共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由民把从宫廷逃出的奴隶藏匿在家,并且不服从传令官的命令交出奴隶,这家主人应被处死。材料二:“‘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材料三: 编钟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中使用的主要礼乐器。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的礼器,其组合与规格各不相同。(1)材料一体现了对哪一阶级利益的维护 你知道规定了这一条文的法律名称是什么 (2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该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中国哪一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23.(共11分)看图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 图三(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宗教?创立者是谁?(4分)(2)图二人物创立的宗教后来发展成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其教会势力不断膨胀。请你说说该教会是如何控制人们的思想的?(3分)(3)图三是谁的画像?他并不曾创立宗教,但他创立的学说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门宗教。他创立的是哪一派学说?(4分)24.(共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1) 材料中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及阿拉伯帝国分别在什么时候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3分)(2) 材料中的丝绸古道开辟于何时?(2分)(3) 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在突破古代世界相互孤立隔绝上分别做了哪些贡献?(4分)25.(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材料三: 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行重农政策……取得显著成效。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诗歌赞颂了秦王哪项功绩?(2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除了采取材料中的措施外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4分)(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举出两例即可)(4分)26.(共10分)在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农业、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创造了卓越的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右图。(1)材料一中新型农具出现于我国 (朝代),其中图A是 ,图B是 ,它们都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3分)材料二:培根说“这两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战争上,第二种在航海上。”(2)材料二中提到的“两种东西”是我国古代哪两项重要的科技发明?(4分)材料三: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科举重视诗赋,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4) 请从政治上说明唐朝为什么能成为“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请说出当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位诗人。(3分)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A D B B C D B A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B C B D D A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6小题,共计60分)21.(共10分)(1)-- F (2)-- D (3)-- A (4)-- B(5)--E (6)-- C(1)-- B (2)-- C (3)-- A (4)-- D22.(共10分)(1)奴隶主阶级 《汉谟拉比法典》(2分)(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4分)(3)礼乐制度 有效地调节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4分)23.(共11分)(1)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4分)(2)教会打击迫害反对基督教神学的行为;垄断教育和文化;向人们宣读《圣经》,宣传教义,将基督教的影响传到城乡的各个角落(3分)(3)孔子 儒家学说(4分)24.(共9分)(1)公元前4世纪 2世纪 8 世纪(3分)(2)西汉(2分)(3)①亚历山大帝国推动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也使东方文化渗透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汇。② 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使者,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或他们从东西方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4分)25.(共10分)(1)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2分)(2)①迁都洛阳;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4分,任选两个角度)(3)①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即位之初就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②多次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推广棉花种植。(4分)26.(共10分)(1)唐朝、曲辕犁、筒车(3分)(2)火药、指南针(4分)(3)沿袭和完善隋代的科举制度(2分),李白或杜甫(1分)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