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复习学案【课标要求】1.2 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自主学习】1.科学思维的含义、基本条件是什么?2.请你说说对科学思维的特征的理解?3.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有哪些?【议学情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经过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科学思维的角度,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必备知识】一、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科学思维的含义内涵 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外延 包含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基本条件 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例1】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举行的国家天文学会议上,来自英国普茨茅斯大学和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一群科学家称:研究显示,爱因斯坦在宇宙膨胀问题上的观点精确得令人难以置信,他的理论如今对科学家们研究神秘莫测的宇宙膨胀问题仍有帮助。爱因斯坦的理论是科学思维的成果。下列对科学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科学思维是思维形式正确、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②实现思维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思维是科学思维③科学思维是以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思维④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说法符合科学思维的内涵,入选;任何思维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思维也可能是不科学思维,②错误;科学思维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③错误;④是对科学思维方法价值的正确阐述,入选。【例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可在症状出现前5年至7年预测阿尔兹海默症的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论文于2020年8月10日在国际医学期刊在线发表。这一研究成果被认可的原因在于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②找到了相关标志物③过程合理充分 ④来自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都来自实践。(二)科学思维的特征特征 阐释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知识拓展】科学思维的特征之间的关系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预见性;正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例1】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A.量化性 B.客观性 C.可检验性 D.预见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思维客观性。科学思维的客观性是指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材料中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证,充分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客观性,B正确。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角度 阐释思 维 素 养 意 义 捍卫真理 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科学的抽象思维一定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违背逻辑要求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职责把握本质 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认识世界,不仅要认识事物的部分、方面、阶段,而且要认识发展变化着的整体。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着眼创新 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思 想 政 治 意 义 觉悟层面 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实践层面 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总结 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例1】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绒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这一案例启发我们,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A.有利于人们提高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B.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担负起维护真理的责任C.有助于人们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提高工作的效率D.有利于人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答案】D【解析】该时装店经理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把商品的瑕疵转化为优点,是创新能力的体现,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例2】毛泽东的实践论著将辩证思维方法当作分析、解剖问题的工具。比如用矛盾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评判一切事物。在毛泽东指导军事实践的那些文章中充满着这样的对立统一范畴:“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此外,对于优势和劣势,进攻和退却,胜利和失败,得和失等,毛泽东都有透彻的辩证解释。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我们可以A.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B.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C.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D.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答案】B【解析】从毛泽东用事物矛盾运动的观点全面分析评价事物可以看出,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因此B项符合题意,入选;A、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典例精练】判断1.科学思维是人的思维,因此具有主观性。2.学习科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的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3.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不相信任何权威书本知识。4.我们学习逻辑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担起维护真理的责任。5.科学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不存在错误。6.接受实践的检验后思维才具有科学性。单选1.鱼缸和鱼缸上的蔬菜种植管道,构成了鱼菜共生的平台。这项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把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使“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成为一种现实。这一技术说明科学思维①助力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②能突破所有条件限制,创造新的联系③可以摆脱规律的制约,创造新的事物④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2.我们知道,具有天赋研究能力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是有的,但是凤毛麟角。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并非天才。 对于这些人,如果给以有系统的思维方法的指导,比听任他们凭借个人的经验,漫无边际地去摸索,无疑会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促进他们早出研究成果。据此回答1—2题。(1)上述材料表明学习科学思维方法A.有助于促进科研工作者的成长,提高创新能力B.根本上是为了让科研工作者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C.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直接提高人文素养,增长才干D.可以保证科研工作者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2)学习科学思维方法之所以能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者早出研究成果,是因为它( )①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可以使科研工作者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③可以使科研工作者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④有助于科研工作者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主观1.科学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怎样才能具备科学思维的素养?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提三条建议。2.有人认为,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获得科学思维,尽量避免任何错误.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知识结构】答案:【议题探究】【答案】①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国情,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科学思维的成果,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国情、来自实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③科学思维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促进事物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解答时需要从科学思维的内涵、特征和作用等角度,结合材料信息,围绕“科学性”的主题,加以分析论证。【典例精练】一、判断1.【答案】错【解析】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2.【答案】错【解析】学习科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答案】错【解析】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4.【答案】错【解析】我们学习逻辑知识,可以更好地担起维护真理的责任。5.【答案】错【解析】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地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6.【答案】错【解析】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但自身的科学与否与是否接受了实践的检验无关。二、单选1.【答案】A【解析】②③表述错误,“突破所有条件限制”“摆脱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这一技术成果是人们发挥科学思维作用的结果,①④符合题意。2.【答案】(1)A;(2).B【解析】(1)依据“如果给以有系统的思维方法的指导” “会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促进他们早出研究成果”,可以得出A项的结论;学习根本上是为了指导实践,B项说法欠妥,排除;学习科学思维方法可以直接提高科学素养而非人文素养,排除C项;D项“保证”的说法夸大了学习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排除。(2)学习科学思维方法,特别是辩证思维方法,可以使科研工作者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结出创新成果,因此①③正确;②与“早出研究成果” 无法构成因果关系,排除;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因此④说法错误,排除。三、主观1.【答案】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勤于总结和思考。广泛阅读科学思维的书籍,从人类思维的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持之以恒,注意积累,积极训练,提高思维能力。【解析】要重视建议类型题目,提高得分率。三条建议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要有所区分。2.【答案】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 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这句话正确揭示了实践与思维的辩证关系以及思维对实践的反作用的二重性,是正确的。因此,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获得正确的认识。② 思维具有间接性。这种间接性也可能为感性材料的虚假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失误。导致认识失真。因此,人们在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只有经过不断纠正错误,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③ 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思维,必须深入实践,切实把握基本事实,把握正确的思维形式,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勇于并善于创新,自觉纠正错误,才能获得科学思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思维作用、特点、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应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要透彻地理解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