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3.2 依法行使权利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教材分析 《依法行使权利》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安排的内容。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更加急需的就是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本框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 道德修养: 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法治观念: 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健全人格: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责任意识: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重点 依法行使权利难点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 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公民可以随意地行使这些权利吗?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阅读并思考回答问题,例如:小云上学,体现了受教育权…… 组织教学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并回忆上节课内容,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7月15日,被告人李某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内,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园名称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摆拍后,又到陈祥榕烈士墓前,满脸嬉笑脚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再次摆拍。 思考:(1)对于李某的言行,有人说这是他的言论自由权。你是如何看待上述的说法? 小结: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材料二: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李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责令其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思考:(2)李某受到的判决是否合理?李某的行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第22条: 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对于公然侮辱诋毁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小结: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思考(3)行使权利有界限的要求? 小结:(1)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话题探究:这么多限制,哪来的自由? 小结:限制即为保护,界限带来自由。 习总书记说过:“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英雄烈士不容亵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我们上网时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案例直击: 近日,赣州南康区发生一起员工讨薪砍伤老板的事件。王某本是南康某家具厂的员工,因为老板拖欠其工资,他冲动地用菜刀砍伤老板熊某,造成熊某轻伤一级。目前,王某已被南康区公安局蓉江派出所依法刑事拘留。 思考:原本正常的诉求,为什么成为犯罪?应该如何维权呢? 小结: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当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目标导学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发生船舶锚泊期间有人意外落水,下落不明,由于与航运公司协调赔偿未果,其家属便来到**海事局讨说法,且不听民警的反复劝阻,暴力阻碍民警执法。近日,以袁某、王某为首的8人因涉嫌妨害公务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思考:(1)原本正常的诉求,为什么成为犯罪? 提示:游行示威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结合法律规定,分析上述案例中人们的行为是不是正常的游行示威?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提示: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公民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3)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小结: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体验维权之路 要求:全班分成和解组、调解组、仲裁组、诉讼组,总结出四种不同方式的适用范围、特点、优势。 材料一:小区的居民和跳广场舞的大妈双方进行和解,都愿意体谅对方的难处。于是,纠纷马上就解决了,小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融洽。 归纳: 材料二:小区居民多次与大妈的和解无法解决,后在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与物业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归纳讲解: 材料三:在和解无果、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小区居民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归纳总结: 3.灵活运用维权方式 思考:维护权利要按法定程序办事,具体在选择这些维权方式时,有没有先后顺序? 小结: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不同,当事人的诉求不同,维权方式没有先后顺序,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4.拓展空间: 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收看或者亲身参与一次庭审活动。 通过旁听庭审,了解相关程序和法律规定,增强程序意识和法治观念。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试着回答问题,例如:行使权利,有底线、有界限…… 学生分析材料,试着回答,如:合理。因为李某的言行侵犯了英雄官兵的荣誉权和名誉权。给他人树立坏的榜样。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风气,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学生阅读知识拓展,试着分析,如:“限制”的目的是维护公民最大限度的自由…… 学生阅读案例,结合自身感受及教材知识,试着回答,如: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当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如:没有按照正常的程序,采用合理、合法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诉求,且不听民警劝阻,存在暴力抗法行为。 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条文,结合案例分析,如: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学生分析材料,介绍和解的特点:快速、简便;原则:自愿、互谅…… 学生阅读材料二,介绍调解的相关知识,例如: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的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 学生分析材料,介绍诉讼的相关知识,例如: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学生根据图示,结合自身理解,谈看法,例如,维权方式没有先后顺序…… 积极思考,参与活动 引用网络热点问题——诋毁英雄烈士的材料,引出问题:你对言论自由权,有什么看待?从而使学生明确,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赶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通过教师提示关于法律规定,引导学生从法律角度,更深入的了解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知识拓展环节,旨在拓展学生的法律知识,同时引出话题探究:这么多限制,哪来的自由?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限制即为保护,界限带来自由的道理。 通过案例直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维护权利要遵守程序的道理。 在介绍公民的政治自由时,借助某市发生船舶锚泊期间有人浇水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并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重要性,从而使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体验维护之路环节,通过引用社会热点问题——小区的居民和跳广场舞的大妈之间的案例,分别引导学生归纳和解、调解、促裁、诉讼等维权方式的相关知识,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四种维权方式系统的理解和识记。 归纳总结部分,以表格的方式,把四种维权方式共同展示,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鲜明的理解这种种途径的特点及适用方式及范围等,易于学生整体把握,有效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拓展空间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检测目标 1.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就可以,其他并不重要。这一观点忽视了我们在行使权利时 ( A ) A.程序要合法 B.结果可预期 C.过程要监督 D.心态要端正 2.“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是因为( D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不能滥用权利③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内容,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④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21年2月,某网民在网上歪曲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事迹,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5月底,该网民被南京市某地方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这说明 ( C ) A. 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法治的保障 B. 公民要正确行使基本政治权利 C. 行使权利有界限,违反义务须担责 D.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4.王女士购买了某知名品牌汽车,还没开出4S店门口就出现发动机漏油问题。在多次交涉换车无果后,被逼无奈的王女士只好坐在引擎盖上哭诉维权。最后,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下,王女士和4S店达成换车补偿等协议。王女士得以成功维权的方式属于( B )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5.午睡时间,班上的同学都休息了,小宇睡不着,于是他在教室里大声地朗读英语。班长提醒他,他却说:“学习 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对小宇的观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D ) A.小宇的观点正确。每个人都有学习的自由和权利 B.小宇的观点错误。在午睡时间他没有认真学习的权利 C.小宇的观点正确。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他人不得干涉 D.小宇的观点错误。公民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