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参与 我奉献》的第一课时《友善相待》教学内容分析:《我参与 我奉献》是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中的第三课,本课设置了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友善相待"。《友善相待》这一课时从公共生活的“共同参与”角度,培育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规则,重点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通过对公共生活中现实案例的分析,认识到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要建立联系,在社会生活中要自觉提升自身的公共意识、他人意识,因为个人文明素养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公民的自身形象,更是文明社区、公共生活建设的需要。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体系,但是受年龄的限制,他们看待问题还比较片面,大多只关注到表面现象——五年级的学生普遍认为友善相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很少去思考现象背后的价值问题——友善待人、不仅体现个人素养,也是构建和谐公共生活的需要,同时他们对于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还较为模糊。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要关爱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但对于与自己关系不密切、接触不多的人或陌生人,则缺乏友善相待的意识和情感。因此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公共生活参与者角色的责任,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在公共生活中应为他人着想”的观念,因此,本课需要在此基础上迁移这一概念进行下位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公共生活靠大家”,愿意做一名有公共教养的人。另外,通过对本课中事实案例的不断剖析与反思,从自身到社会尝试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的思维生长点。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树立相互理解、尊重、平等相待的观念。2.关心弱势群体,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要懂得尊重被帮助的人。3.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友善相待的传递者。学习重点难点:1.知道公共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树立相互理解、尊重、平等相待的观念。(学习重点)2.关心弱势群体,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要懂得尊重被帮助的人。(学习重点)3.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友善相待的传递者。(学习难点)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环节一:实例分析,感受友善1.师:友善是什么 你觉得生活中的哪个动作传递了友善 师小结:友善是甜甜的微笑,友善是轻轻地点头......生活中的小动作传递了友善,行为更是传递了友善。(友善广告)2.友善是一段牵手,友善是一句提醒,友善是一段传递,友善是一份谦让,友善是一次指引,友善还是什么?下面的视频会告诉我们。(播放爱心粥)师:“一碗爱心粥,温暖一座城”。看完了短片,你感觉到温暖了吗?谁的话语温暖到了你?为什么?老师相机引导,随机表扬。小结:是呀,如果每一个人都多多地关爱、帮助他人,都做点好事,做点善事,咱们的社会,咱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地和谐,更加地幸福。(板书:关爱 帮助)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关爱或得到过帮助呢?当时,你心里什么感觉?(暖暖地)你是怎么做的 出示图片(疫情间和生活中友善的图片)小结:生活处处有爱心。这些行动让我们安心、暖心。我们得到过别人的关爱、帮助,我们也应该主动地去关爱、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友善相待”。4.你有没有主动帮助过别人?心情怎么样?(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设计意图:通过由前面的思考到《友善(广告)》内容的丰富,接着视频的分析,然后是以往生活经验的感受,再由周围事例来丰富,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就是“友善相待”的体现,更好地引导了学生从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角度理解友善相待对构建和谐社会生活的意义。环节二:保护尊严 感悟友善5.我们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是不是肆无忌惮想怎么帮就怎么帮?为什么?(要理解 要尊重)某社区捐赠衣物的做法,提出了两种方案。想一想这两种方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案?小结:我们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尊重被帮助人,平等相待。这样才能将友善传递出去,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板书:理解、尊重)设计意图:在交流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友善相待”不仅仅是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友善之举也需换位思考、尊重他人,从而学生的道德认识达到了第一个提升。环节三:宽容他人 深化友善6.可现实却不尽人意。播放视频《你会怎么做》(1)暂停一:你喜欢女士说的话吗?她为什么会这么说?这样说合适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宽容)(2)暂停二: 大家纷纷离开,他们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关爱 帮助 不能漠视)(3)暂停三:你会上前劝阻吗?怎么劝?(4)继续看视频。用一句话评价小女孩。小结:这个小女孩叫问杰菲。她用自己小小言行诠释了友善,这友善是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宽容。7.回忆以往的生活,你的言行或者想法,有哪些是不友善的?今后你会怎么做?环节四:法律法规 彰显友善8.尊老爱幼、扶困济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总有一部分人做不到,为此,国家出台了多部法律来约束他们。(1)读法律法规,你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 (关爱弱势群体 板书)(2)你还知道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出示图片(盲道、爱心座椅、残疾人通道、红丝带、扶贫、赤峰儿童福利院等)。小结: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肩负起我们应尽的责任,友善他人,对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他们。设计意图:通过对活动园中法律法规内容的学习,认识到我国从法律层面是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环节五:课堂小结 升华友善9.友善是什么?学生小结小结:友善是人们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相处,让每一个人都快乐!友善是阳光给人温暖,友善是鲜花给人香甜,友善是甘泉给人滋润,友善是笑容给人春天,友善就是做个好人,把爱心相传,让我们都做一个好人,将爱心传递下去。(友善歌)设计意图:看板书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语及《友善歌》是对学习内容的升华,《友善歌》让学生认识到友善相待不仅是社会公序良俗的一种体现,更是文明社会法治意识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法则,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板书设计:友善 相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