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习内容:“地理差异显著” “四大地理区域”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4、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学习重、难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法学法:双向五环:学法: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教法: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学习过程任务一:阅读2页课文及图5.1完成下列问题,1、地理差异自南往北, 逐渐升高, 逐渐降低。自东南向西北, 越来越远, 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 分布,逐级 。2、我国 、 、 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 。3、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 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 、 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 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 , 。任务二:试完成P.5活动任务三:自学“四大地理区域”回答:1、人们根据不同的的标准,把我国划分出成不同的类型的区—— 区、 区、区等。例如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 带、 带、 带、带、 带、和 区6类温度带。2、综合 、 、 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地区、 地区、 地区和 地区。任务四:试完成P.6活动【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难题,遇有提问的学生教师个别给予引导解答。学生展示※教师激励】有问题学生公开提问,有答案的学生试着解答,教师点评。【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出示课件PPT第一张、第二张幻灯片引入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区域差异。结合学案“任务一 1、2、”,出示幻灯片3、4、5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结合学案“任务一3”,“活动二”;出示幻灯片6-11,让学生认识我国人类活动的地区差异。结合学案“任务三”,出示幻灯片12、13,让学生认知地理区域的划分方法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面。结合学案“任务四”,出示幻灯片13、14,让学生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学生达标※教师测评】选择题1)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 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 )A.与我国7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0℃有关 B.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C.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 000米有关 D.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有关3) 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4)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由于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 B.这里的气候深受夏季风的影响C.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 D.由于降水量小,河流水量小5)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7)邮政编码的数字中,表示省级行政区的是( ) A、第一、二位 B、第三、四位 C、第五、六位 D、第七、八位8)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B.温带、亚热带、热带C.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9)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几组自然事项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由于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B.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C.这里的气候深受夏季风的影响D.由于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充沛2.读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与我国的哪条山脉、河流走向大体相一致?3)请用直线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与其主导因素连接起来:A a.气候因素B b.地形因素C c.夏季风的影响【学生反思※教师总结】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对老师的建议: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