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练习)一、选择题:1.(2013·西双版纳·7)李时珍是明朝卓越的医学家,经过27年的研究,他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A.《伤寒杂病论》 B.《千金方》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2.(2013·宿迁中考·19) 为挽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华瑰宝——中医药》大型纪录片。该片中可能出现的古代医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水浒传》 C.《资治通鉴》 D.《本草纲目》3.(2013·衡阳中考·3)如图,下列哪一本书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药学巨典”? (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2013·湖北咸宁·15)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中国古典科技巨著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5.(2013·大理等八市中考·6)下列选项关联错误的一组是( )A.司马迁一-《史记》 B.郦道元——《水经注》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D.宋应星——《齐民要术》6.(2013·广东中考·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7.(2013·无锡中考·5)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8.(2013·苏州中考·4)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农耕 织布 炼水银、朱砂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9.(2013·山东济宁卷·4)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10.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等诸多科学领域D.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11.关于《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介绍了明代的采矿技术C.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D.介绍了许多西方科学知识12.强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还提出井下架设支板以防塌方,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科学家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13.下列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深入民间实践调查的著作 B.都是明代的科学著作C.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D.都是农学著作14.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一再提及的一部中国古代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徐霞客游记》 D.《本草纲目》15.明朝后期来我国传播“西学”的欧洲传教士中最著名的是( )A.马戛尔尼 B.利玛窦 C.马可波罗 D.阿倍仲麻吕16.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岩溶地貌的记载的文献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徐霞客游记》 D.《本草纲目》17.下列有关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涌现出一批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科学家②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③领先于西方近代科技 ④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8.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人编著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①《齐民要术》 ②《农政全书》 ③《梦溪笔谈》 ④《天工开物》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19.“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0.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二、非选择题:21.请把下列人物与其成就连接成线A.李时珍 a.《本草纲目》 ①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徐光启 b.《天工开物》 ②农业百科全书C.宋应星 c.《农政全书》 ③比较完善的药物学巨著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他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落了榜,以后他决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医学中。他一面行医,一面研读大量古代医学书籍,发现其中有不少错误,决心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为此,他走出家门,虚心求教。有时,他为了采到一种药材,经常爬到陡峭的崖壁上,并亲口品尝,以试药效。经过27个春秋的研究,终于完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这部书有一百九十多万字,收入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医方一万多个。”(1)“他”是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他”完成的药物学巨著是什么?(3)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23.读《天工开物》中的采煤图,回答问题。(1)该图描绘的是什么情景?图中的竹竿有什么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上图反映了明代我国传统科技的一个什么特点?参考答案选择题:12345678910CDCDDCDCBC11121314151617181920DCDDBCCADC二、非选择题:21.A —— a —— ③,B —— c —— ②,C —— b —— ①课件41张PPT。第3课时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你知道晚明科技群英涌现的原因是什么吗?1.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2.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技研究,总结和试验,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你知道被称为“东方医药学巨典”的是哪部书吗?作者又是谁呢?1.创作经过: 出身于医学世家的李时珍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行医实践中,发现前人的医药书籍中错漏很多,决心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著作。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他最终写成《本草纲目》。2.特点:①《本草纲目》考订详细,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等诸多科学领域。②他创立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把药物按无机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三个层次排序分类。3.影响;①《本草纲目》陆续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19世纪的科学家达尔文在论证生物进化论和物种变异学说时,曾多次引用《本草纲目》。②李时珍还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认为人类思维活动是大脑的机能。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 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代行医。30岁左右被推荐到京城的太医院任职。他研究药学,重视临床实践。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间单方,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800多种,对药物进行鉴别考证,系统地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27年著成《本草纲目》。李时珍采药图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走访长江、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虚心向当地人民请教,广泛搜集药物标本和民间药方,还在家里试种药材。为了弄清楚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他不顾危险,服下曼陀罗花酒,亲笔记下感受。作者:李时珍成书时间:明朝内容:全书190多万字,共收载药物1892种,新补入药物374种,附有药方11096个,并附有插图1100多幅,记述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和功效。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医药学。地位:是我国古代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东方医药学巨典《本草纲目》书影《本草纲目》植物图谱《本草纲目》动物图谱 李时珍为什么能够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著? 家庭的熏陶;勤奋学习,潜心钻研医药书籍;严谨、忘我的科学探究精神;虚心请教;注重实践研究;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想一想:中国古代医学成就《黄帝 内经》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被称为“医圣”华佗精针灸,擅外科手术,发明最早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最早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李时珍 《本草纲目》全面系统总结16世纪以前药物学成就,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东方医学巨典”归纳徐光启与《农政全书》1.编写:明朝后期,徐光启编写了一部约70万字的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2.特点:徐光启不但汇总历代农学成就,还调查、总结当代最新实践成果,并开展科技实验,充分汲取西方的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从而确保了农书的开创性和科学性。3.地位:徐光启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徐光启(1562—1633)是明末科学家、农学家。字子先,上海人,明朝进士、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认为“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不仅自学了农学,兵学,还虚心向传教士学习西方数学、天文、地理、火器等知识。与利瑪窦等人一起翻译了《几何原理》、《泰西水法》等,被称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他编撰的《农政全书》成为中国五大农书中成就最大、内容最完备的巨著。 徐光启《农政全书》: 共60卷,约50多万字,记述我国古代有关农学的理论和农作物种植、农具制作的方法,论述了垦荒、水利和备荒救灾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农政全书》书影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如果说,徐光启所说的“鸳鸯”代表的是科学研究的结果,“金针”代表的是科学研究的方法,那么,你能说说,徐光启的这段话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科学思想?(2)这句对你有什么启示? 徐光启说:“昔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吾辈言几何之学,正与此异。因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人用,未把鸳鸯绣与人。’……欲使人人真能自绣鸳鸯而已。” 教给别人科学研究方法比直接教给别人科学研究成果更重要。徐光启与利玛窦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是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1601年,他到北京传教,同时向中国士大夫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他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开扩了中国人的视野。他和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还把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 ,写成了《利玛窦札记》。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王祯《农书》 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上徐光启《农政全书》 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中国农学成就归纳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书?又是由谁编写的呢?宋应星与《天工开物》1.概述:明末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2.特点:运用数量、比重等数学、物理学方法“穷究试验”,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3.地位:这部书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转变的潮流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自幼聪慧,熟读经史和诸子,喜农工天文诸学。著作涉及手工业技术、农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哲学、经济学、文学。是中国明代晚期科学家。宋应星(1587—约1666年) 《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分上中下3卷,共18章,约5.3万字,附图123幅,迄今已有多种外文译本。是一部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反映了明朝时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部书现在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书影《天工开物》插画煤矿通风图卤 井 图《天工开物》制弓箭图《天工开物》炼铜图煮 盐 图《天工开物》锤锚图《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宋应星说:“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结合前面学过的有关知识,想一想,《天工开物》不受当时读书人重视的原因是什么? 在这里我要请那些热心于科举“大事业”的文人们,将这部书扔到一边去吧!这书对于你们考取功名、追求高官厚禄是毫不相关的。八股取士 猜猜他是谁?他,中国古代杰出的旅行探险家和地理学家,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一个四百多年前的外省人,却深深迷恋着云南这片土地。经他赞誉过的云南大地,已由荒远偏僻的边陲逐步成为海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探险科考胜地。他,一生只写了一本书,却永传流芳。徐霞客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1.概述: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2.贡献:他编著的《徐霞客游记》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3.他是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徐霞客从22岁开始出游,一生中遍访全国名山大川,海隅边陲。东边渡海到落迦山,西至云南腾冲西境,北游盘山,南达广东罗浮山,足迹遍布今天十九个省市自治区。他风餐露宿,三次被盗,多次绝粮,遇险无数,但他丝毫没有动摇,“峰峰手摩足抉”,处处细心观察,边走边依岩作记,一日千言或两三千言,最后汇成《徐霞客游记》。资料1: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丁文江于1913年考察云南,随身携带《徐霞客游记》一部,“独行滇东、滇北二百余日,倦甚则取游记读之,并证以所见闻。始惊叹先生精力之富,观察之精,记载之详且实。”资料2: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他的游记读起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从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几位科学家的事迹中,尝试总结作为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志向远大,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刻苦钻研,重视实践,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敢于质疑,实事求是等等。想一想1.晚明涌现的科技群英,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2.但从整体上看,明清的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特别是入清以后,在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的影响下,科学技术非但不复再现晚明时期的短暂辉煌。就连晚明已经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也被埋没。中国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晚明科技的特征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为什么晚明之后中国科技的发展落后于世界?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东西文化的正常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引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延伸拓展课堂小结1.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2.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3.欧洲传教士把西方的数学、地理学和天文学传入我国。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原因成就特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2.但从整体上看,明清的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入清以后,中国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课堂小结请不要转载!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练习).doc 5.2.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课件).ppt 徐光启、利玛窦与《几何原本》.flv 晚明科技.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