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4 《认识人民币—— 解决问题》 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4 《认识人民币—— 解决问题》 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5 认识人民币
5.4 解决问题
1. 掌握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能从事简单的购物活动。(重点)
2. 能利用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3. 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的过程。
学习目标
3元 6角=( )角
78角= ( )元( )角
8元-5元=( )元
6元7角-3元5角= ( )元( )角
1元-2角=( )角
5元4角-4角=( )元
8角+9角= ( )元( )角
回顾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一起来算一下吧!
36
7
8
3
3
2
8
5
1
7
怎么在钱数一定的条件下购买物品?你知道吗?
回顾复习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通过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来解决问题。
“钱数一定”说明买的物品加起来的总钱数要正好与已有的钱数相等。
探索新知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本杂志?
5元
6元
8元
7元
(教材P56 例7)
7
探索新知
已知:
问题:
每本杂志的价钱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
“正好”是什么意思?
“正好”的意思是所买的两种杂志的价钱合起来是13元,没有剩余。
(教材P56 例7)
7
探索新知
方法一:
尝试法
结果大于13元就将其中一本换成便宜些的;结果小于13元就将其中一本换成贵一些的。
先随便选两本杂志算出价钱,再根据结果调整。
(教材P56 例7)
7
探索新知
方法一:
尝试法
6+8=14(元)
14﹥13
不符合题意
把《卡通世界》换成便宜些的《连环画》或《数学天地》。
(教材P56 例7)
7
(1)

探索新知
方法一:
尝试法
6+7=13(元)
13=13
正好可以买这两种杂志
(教材P56 例7)
7
(2)

探索新知
方法一:
尝试法
6+5=11(元)
11﹤13
不符合题意
把《画刊》换成贵一些的《卡通世界》或《连环画》。
(教材P56 例7)
7
(2)

探索新知
方法一:
尝试法
8+5=13(元)
13=13
正好可以买这两种杂志
(教材P56 例7)
7
(3)

探索新知
方法一:
尝试法
7+5=12(元)
12﹤13
不符合题意
(教材P56 例7)
7
(3)

口答:所以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 和



探索新知
方法二:
先选定其中一本,然后按顺序试。
5元
6元
8元
7元
共11元
共13元
共12元
(教材P56 例7)
7
口答:用13元钱正好可以



探索新知
方法二:
先选定其中一本,然后按顺序试。
6元
8元
7元
共14元
共13元
8元
7元
共15元
(教材P56 例7)
7
口答: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 和

随堂小练
做一做
1.15元钱正好可以买例子7的哪两本杂志?
(教材P56 做一做)
5元
6元
8元
7元
口答:15元钱正好可以买《卡通世界》和《连环画》。
随堂小练
2.在○里填上“﹥”“﹤”或“=”。
(教材P59 练习十二 第11题)
5角○5元

89角○8元9角
3元○2元9角
3角4分○3元4角
10元1角○10元1分
5元6角○6元5角

=



1.用10元钱正好能买下面哪两种物品?
(教材P59 练习十二 第9题)
当堂检测
2元 7元 1元 9元 3元
口答:用10元钱正好能买一根跳绳和一个羽毛球。
用10元钱还正好能买一个转笔刀和一个笔袋。
2.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 )号和( )号或( )
号和( )号物品。
当堂检测
①5元
②10元
③8元

④3元



3. 小明有两张 正好可以买( )号和( )
号物品。
当堂检测
①7元
②12元
③8元

④6元

4.强强买了哪个书包,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
当堂检测
40元
44元
48元
( )
( )
( )
我付了1张 ,
找回的钱比5元多,比10元少。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并且学会了利用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尝试和罗列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抓住关键词理解数学问题,有利于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课堂小结
尝试和罗列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尝试是先试算,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有方向的调整。
罗列是先按顺序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看哪种结果符合题目要求。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