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何认识区域----以《与山为邻》为例复习导学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组名 一、【学习目标】: 1.安第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的位置及其自然条件特点。2.理解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体会到因地制宜的观念,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学习重点】秘鲁和瑞士的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区来发展生产生活的。【学习难点】能够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的关系。三、【知识回顾】: 内容地区 位置(纬度、海陆位置)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等) 人文环境(生活特色) 发展环境(生产特色)安第斯山区(秘鲁)位于--------(纬度带)西濒----------(大洋)?地势-----------气候特点-----------“全国马铃薯日”“羊驼剪毛节”①----------②----------阿尔卑斯山区(瑞士)处于------(纬度带),横亘-------(大洲)腹地。?地形以---------为主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窄。?度假,登山,滑雪等①--------②--------③---------四、【合作探究】 1、阅读P65图3-20图示,设计“生计”的简易图。2、思考印第安人为什么要这样发展生产?3、体现了什么科学道理?五、【知识迁移】瑞士全国人口只有800多万,但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超过1000多万。请分析一下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六、【检测反馈】1.根据右图填空(1)大洲:A_________ B__________(2)大洋:C__________ D__________ (3)河流:①__________(4)山脉:②__________(5)纬线:③__________ 2.安第斯山区山体表面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①热带雨林 ②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 ③高山冰雪带 ④高山草地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3.成就瑞士丰厚的旅游资源的原因有 ( )①多样的地形 ②奇特的景观 ③古老的城镇④古朴的乡村生活 ⑤丰富的矿产资源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课件12张PPT。如何认识区域----以《与山为邻》为例复习课温州市瓯海区任岩松中学 王建春这个国家即将全民公投一项新提案,一旦通过,将给每位居民带来每月2500瑞士法郎(约合17000元人民币)的工资,无论此人工作与否。瑞士指出安第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的大概位置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地理位置 秘鲁安第斯山区的地理位置政区图地形图赤道南回归线安 第 斯 山 脉秘鲁亚马孙平原太 平 洋30°S【知识回顾】阅读有关地图,完成下表。1、阅读图示,设计“生计”的简易图.2、思考印第安人为什么要这样发展生产?3、体现了什么科学道理?【合作探究】 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你认为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并阐明理由。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胜地;冬天发展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设施先进齐备、服务细致入微。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许多地方有电缆车直达山巅,还有直升机提供救助。自然环境旅游设施交通条件【知识迁移】请分析一下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 地球仪 地图报纸网络电视 ……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位置与范围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发展状况【检测反馈】 1.根据右图填空 (1)大洲:A_________ B__________ (2)大洋:C__________ D_________ (3)河流:①__________ (4)山脉:②__________ (5)纬线:③__________2.安第斯山区山体表面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 ) ①热带雨林 ②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 ③高山冰雪带 ④高山草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3.成就瑞士丰厚的旅游资源的原因有 ( )①多样的地形 ②奇特的景观 ③古老的城镇④古朴的乡村生活 ⑤丰富的矿产资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检测反馈】 学教设计课题如何认识区域----以《与山为邻》为例复习课课时 课型复习课设计者 授课时间 课程标准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要点提示:世界各国和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要点提示: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学习目标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资料,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和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自然环境;2、能够说明山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区来发展生活的,描述他们生产生活的特色;3、学会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学习重难点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学教?形式全班上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基于导学案的“121”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纸笔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学? 教? 过? 程导入新课:瑞士将公投全民发钱 :每位瑞士居民每月2500瑞士法郎(约合17000元人民币)的工资,无论此人工作与否。(时事激趣,导入新课)师:瑞士在哪里?生:位于欧洲,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等等。师:你了解阿尔卑斯山区吗?生:知道,位于欧洲。。。师:看来大家对阿尔卑斯山区有一定的了解那今天我们通过《与山为邻》复习让大家再次深入了解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和秘鲁的安第斯山脉生产生活状况。下面大家按照导学稿的第一部分内容先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同时“巡导团”(班级善表达,能辅导的优秀成员组成一个小组)介入指导。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组内小展示(10分左右) 内 容地区 位置(纬度、海陆、战略位置)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自然要素) 人文环境(人口、民族生活风俗习惯文化) 发展环境(生产特色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业、交通、旅游等)安第斯山区(秘鲁)????阿尔卑斯山区(瑞士)????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大展示(20分钟) 1、阅读P65图3-20图示,设计“生计”的简易图。2、思考印第安人为什么要这样发展生产?3、体现了什么科学道理?第三环节【知识迁移】(5分钟)瑞士全国人口只有800多万,但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超过1000多万。请分析一下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第四环节【检测反馈】(5分钟)1.根据右图填空(1)大洲:A_________ B__________(2)大洋:C__________ D__________ (3)河流:①__________(4)山脉:②__________(5)纬线:③__________ 2.安第斯山区山体表面景观自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次是( )①热带雨林 ②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 ③高山冰雪带 ④高山草地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3.成就瑞士丰厚的旅游资源的原因有 ( )①多样的地形 ②奇特的景观 ③古老的城镇④古朴的乡村生活 ⑤丰富的矿产资源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上课导学稿.doc 复习课件.ppt 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