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木兰诗》教学设计(修订版)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文学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情感。《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以前接触到的古诗文较少,文言知识积累较少,又本课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加之年龄、个体经验所限,学生没有家国之痛的经历和体验,对《木兰诗》中的一些诗句、字词以及思想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七年级学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以多种方式调动探索欲,唤起他们内心情感,力求凸显朗读训练,以读带品,以声传情,以品代析,挖掘诗歌意蕴。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2、通过朗读、概括、批注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认识木兰形象;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感知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古乐府民歌的情味;2、品读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魅力。教学难点:1、通过复述、朗读、批注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情节。2、品读语言,分析文章详略写法的妙处及多种修辞的效果。教学方法:朗读 概括 批注 联想想象 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乐府民歌《木兰诗》,认识最原始版的木兰形象。二、诗歌诵读1、齐读,读准加点字字音机杼( zhù) 可汗(kèhán) 军帖(tiě) 鞍鞯(ānjiān) 辔头(pèi)燕山(yān) 溅溅(jiānjiān) 胡骑(jì) 啾啾(jiūjiū) 朔气(shuò) 金柝(tuò) 策勋(xūn) 裳(cháng) 著(zhuó)2、自由读,进入语境,读出情感示范:第一段,语速放慢,语气沉稳,读出焦虑、忧愁;第四段,语速稍快,语气有力,读出气魄,紧张,战争激烈的氛围;第六段,语气急切、愉快,语速渐快,读出团圆后的激动、喜庆与欢快。学生自由朗诵,同桌互相点评。3、齐读概括段落大意,并用四字词语提炼方法指导:每读一段,用原句概括段意,并用四字进行提炼。预设:第一段,“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停机叹息第二段,“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从军缘由第三段,“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继明啾啾。” 奔赴战场第四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征战生活第五段,“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还朝辞官第六段,“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团聚改装第七段,“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比喻赞美小结:段落大意几乎是每一段的最后两句;用四字提炼,提取主干思想,形成主谓短语或动宾短语。品读,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写作特点方法指导: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从字词,修辞等角度进行批注,品味语言精炼之美,反复朗读,读出每一段的情味,品出人物形象。例如:1、齐读第四段,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预设分析:万里——指路途遥远 坚定信念; 飞——行军速度快 战事吃紧 勇往直前 英姿飒爽; 朔气、寒光——征战艰难; 百战、十年——战时之长,勇敢无畏小结:30个字,体现出征途之远,战斗之多,征战之勇,时间之长,军旅之苦,战况之烈。字字千金。使用了对偶、互文、夸张,略写,刻画了木兰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学生再齐读本段,试着背诵。2、齐读第六、七段“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见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预设:相扶将——年迈疼爱 理红妆——打扮喜悦磨刀霍霍——激动庆祝 云鬓花黄——女儿情态 皆惊忙——惊喜忙乱小结:84个字,16句诗,通过排比、互文、比喻详尽地写出了爷娘疼爱,阿姊喜悦,小弟欢庆,木兰的女儿本色,伙伴们的惊喜忙乱,字字传情。表达了木兰归家时激动、喜悦和木兰对女装的喜爱,以及对木兰智勇双全的赞美。齐读本段,试着背诵。探究木兰形象请同学们结合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说说现在在你心目中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老师总结:替父从军 一身戎装 百战十年——忠 心系故里 辞官归家 云鬓花黄——孝家国情怀 女儿情态 作业布置1、背诵全诗;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刚健质朴的北方民歌特色。 板书设计: 木兰诗 征战十年 英勇无畏 忠 辞官归家 勤劳淳朴 孝 孝父爱国 女儿情态 奇 课后反思:1、突破传统,讲授创新课堂本节课没有停留于文言讲授,字字落实。而是将字词学习放在预习任务里,通过注释工具书自行完成。将文言文中言的问题留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合作探究。调动学习兴趣。2、抓住朗读教学,落实语言训练采用范读、齐读、自读等多种方式,强调语速、语气、情感的融入,从读中悟,从读中品,读出味道,读出情感。3、引导联想、想象,用补白丰富人物形象品析第四段文字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战争画面,品味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侧面衬托出木兰的机智谨慎。4、存在问题对乐府诗读出古乐府味道的朗读指导有待加强;传统教学对诗句、关键字词和积累还需要强化落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