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课件33页)-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课件33页)-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九单元 溶液
(复 习)
人教版 化学(初中)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溶解度曲线图及其利用(重点)
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难点)
1.了解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
2.区分溶质溶剂
3.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4.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5.掌握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6.有关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溶液的浓度
知识框架
溶液的形成
第九单元 溶 液
溶解度
知识导图
新课讲解
一、溶液
1. 概念: 或 物质分散到 物质里,
形成 、 的 。
一种
几种
另一种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2.组成:
固体(蔗糖、氯化钠)、液体(酒精、硫酸)或气体(氯化氢)
水是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也可作溶剂。
溶质: 。
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溶解的物质( 种)
≥1
1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种)
新课讲解
3. 特性
(1)均一性:溶液中任意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如密度)。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溶剂的量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2)常见的溶剂一般都是液体,如水、汽油、酒精等。
(3)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只有一种。
新课讲解
溶液的组成 溶质 溶剂
水 + 其他物质
没有水 存在 固体 + 液体
气体 + 液体
液体 + 液体
其他物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液体
量少的液体
量多的液体
5.判断标准:可从①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是混合物
注意: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新课讲解
6.不同物质间的溶解性规律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2)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
7.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的量的关系
(1)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2)溶液体积 ≠ 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
新课讲解
原 理 举 例
溶解作用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用酒精洗去试管壁上的碘
乳化作用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油渍
洗发水洗去头发上污渍
化学反应 盐酸除铁锈
醋酸除水垢
用氢氧化钠清洗油污
二、除污方法及原理
新课讲解
三、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溶质 NaCl NH4NO3 NaOH
温度变化
溶解吸/放热
不变
降低
升高
——
吸热
放热
(1)生石灰(CaO)遇水放热属于 变化;
(2)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放热属于______变化。
(3)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属于 变化。
化学
物理
物理
四、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的混合物
溶质 溶解性 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状态 固、液、气 液 固
外观特点 透明、均一 浑浊、不均一 浑浊、不均一
久置后现象 稳定不变 分层(不稳定) 沉淀(不稳定)
实例 蔗糖溶液、食盐水 油水混合物 泥水
相同点 都是混合物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 ,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__ ____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液。
不饱和
一定温度下
一定量溶剂
不能继续溶解时
强调:
(1)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但可以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2)前提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3)指明具体是哪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一看加加”
(2)若溶液底部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可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
量 ,若 ,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同种溶质
溶质不再溶解
(1)观察溶液底部是否有 ,有,则为饱和溶液。
未溶解的溶质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
增加溶剂或改变温度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及结晶
饱和溶液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结晶
新课讲解
4.结晶
1. 定义: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2. 方法:
(1)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
(2)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足量),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可以使大部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但Ca(OH)2除外。
新课讲解
六、固体溶解度
1.表示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时
所溶解的______,符号为S。
一定温度
100g
饱和状态
质量
(1)内部因素:______和_____的性质;
(2)外部因素:
温度
溶剂
溶质
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3.溶解度(20 ℃时)与溶解性的关系
新课讲解
4.气体的溶解度:某气体的______为101kPa和___________时,在
________里达到_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一定温度
饱和状态
1体积水
压强
5.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压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变 。
②温度: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变 。


新课讲解
溶解度曲线应用1:一定温度时,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1.t4℃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_________。
2.P点的意义: 。
技巧一:比较溶解度时,必须指明__________。
A>B>C
t3℃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一定温度
七、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新课讲解
t4℃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C的饱和溶液,需溶质质量大小为:___________;
t4℃时,分别用等质量的A、B、C配制成饱和溶液,需溶剂质量大小为____________;
t4℃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所含溶剂的质量大小为:___________。
技巧二:1.t℃时,等质量的两种溶质恰好完全溶解,溶解度___的用水多。形成的溶液的质量越_____。
2.t℃时,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溶解度___的含水多。
A>B>C
C>B>A
C>B>A



溶解度曲线应用2:溶质和溶剂质量的比较
新课讲解
1.t4℃时,将1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
得到A的_________(饱和/不饱和)溶液_____g。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只列算式)
2.t4℃时,将2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
得到A的______(饱和/不饱和)溶液_____g。溶
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只列算式)
技巧三:计算溶液质量或浓度时,应先利用_________判断溶质是否完全溶解,未溶解或析出的不算作溶质质量,不能计入溶液总质量。
不饱和
65
15/65
饱和
70
20/70
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应用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新课讲解
1.t4℃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
技巧四:相同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溶解度越___,浓度越大。
A>B>C
A=B>C

溶解度曲线应用4:t℃,利用溶解度比较饱和溶液浓度大小
新课讲解
八、溶质质量分数
1. 定义
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 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新课讲解
强调:用百分数表示,不能用分数表示
九、溶液的配制
1. 用固体配制过程(以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为例)
实验仪器
实验 步骤 计算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分别为:_____g;所需水的体积为:_____mL。
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量取 用量筒量取,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________________。
装瓶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注明试剂的_____、__________。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3
47
加速溶解
名称 质量分数
新课讲解
误差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
物码倒放且动用了游码 m溶质偏____ 偏____
氯化钠潮湿/混有杂质 m溶质偏____ 偏____
转移氯化钠固体时洒落 m溶质偏____ 偏____
量水时仰视读数 m溶剂偏____ 偏____
量水时俯视读数 m溶剂偏____ 偏____
向烧杯中加水时洒落 m溶剂偏____ 偏____
装瓶时有液体洒落 m溶液______






减小
不变






新课讲解
2. 若是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则操作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保存。
3. 误差分析
典例精讲
例1.(2022年云南省中考)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溶液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葡萄糖注射液
典例精讲
【答案】A【解析】A、碘酒溶液中碘单质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A符合题意;B、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故B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是溶质,水是溶剂,故C不符合题意;D、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是溶质,水是溶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典例精讲
例2.(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典例精讲
【答案】A【解析】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符合题意;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是常温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常温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符合题意;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不符合题意;D、溶液是透明的,但是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典例精讲
例3.(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1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I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C.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D.若取t3℃时KNO3和KC1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典例精讲
【答案】D【解析】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则将等质量的氯化钾和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氯化钾溶解的多,而图中乙烧杯中有固体剩余,说明是硝酸钾,则甲烧杯中的溶质为氯化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和氯化钾相等,则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也没有固体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降温时,硝酸钾溶解度减少的比氯化钾大,则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由t3℃时降温至t2℃时,硝酸钾析出晶体比较多,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典例精讲
例4.(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乙→甲→丙→丁B.甲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C.丙步骤必须是先倒入水再放入氯化钠固体D.丁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溶解
达标检测
【答案】C【解析】A、配制过程中含有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乙→甲→丙→丁,故选项正确;B、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甲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选项正确;C、丙步骤必须是放入氯化钠固体再先倒入水,故选项错误;D、丁是溶解,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溶解,故选项正确。故选C
1.完成配套练习册单元检测题;
2.整理笔记。
作业布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