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9张PPT。阅读以下材料,概括观点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然之力,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也。”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三“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
材料一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材料二、三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鞭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①出生地:泉州 ②家庭:世代经商
③经 历:从政——入狱 ④性格:独具个性、离经叛道进步思潮阅读课本P14
资料1.明朝后期思想家李贽认为,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书记载的孔孟言行不过是“因……
资料2.李贽宣称,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乃是自然禀赋,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
资料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等主张。问题:1.明清时期,为什么会产生李贽、黄宗羲等思想家的早期启蒙的进步思潮?
2.李贽、黄宗羲等的言论会有什么影响?他们的议论会唤醒人们反抗权威,追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的意识,对当时的政治体制造成冲击。进步思潮明末清初的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条件
(1)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4)经济因素
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
②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进步思潮明清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史料一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李贽《藏书》
导读:表明李贽勇敢地向孔子和儒学的神圣权威提出了挑战。进步思潮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进步思潮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2)李贽的反正统意识思想:
①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道学”先生,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
②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④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进步思潮(3)李贽的代表作:
《 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4)评价
①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强调个性发展、思想自由,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②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③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具有否定客观真理的相对主义倾向。进步思潮2、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黄宗羲生平: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是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进步思潮史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导读: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天下为公”的民主思想。
进步思潮阅读以下材料,概括黄宗羲的观点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材料二、“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进步思潮2、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黄宗羲生平:
2、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3、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进步思潮二人的进步思想主张及评价
主张: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评价:
1、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
2、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
3、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4、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5、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进步思潮进步思潮 中华文明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乏杰出的思想家。如明清之际的李贽、黄宗羲等,但他们的思想为什么都没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①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他们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框架,因此无法建立起新的伦理学体系。
③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力量弱小,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进步思潮资料1.明代人口有较快增长,但科举名额并未有相应增加。16世纪,社会上淬着一种说法:士而成功着十之一,贾而成功也十之九。
资料2.明代学者归有光说:古者四民异业,至于后世而士与农商常相混。
资料4.雍正时山西巡抚奏折上说,山西“子孙后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根据上述资料及课本P15内容,说一说,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经济观念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明清乡村生活的变化请分析导致上述种种变化的原因。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高人和商业的地位日益提高
②晚明以后,四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③明清人口增长迅速,科举名额并未相应增加,走科举之路的成功机会降低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商人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
⑤……明清乡村生活的变化中国传统的“以农为本”甚至“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受到挑战。在商人阶层的带动下,社会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表现为
①商业的发展使商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他们成为城市中最富裕的阶层,社会地位也有逐渐提高;
②晚明时期,伴随着商业化程度的日渐加深,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普通市民、村妇也不例外,衣食住用,无不夸奇。明清乡村生活的变化 资料:(明《山坡羊.钱是好汉》)世间人睁眼观看,认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拐子有钱,走歪步合款;哑巴有钱,打手势好看。……实言,人为铜钱,游遍世间。实言,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与传统价值观主张节俭,反对奢侈相比,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消费观念,如陆楫认为,一个地方的奢侈程度和富裕程度是成正比的;顾公燮认为,奢侈风气有助于就业,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见课本资料)明清乡村生活的变化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线索明清文学艺术明清时期的文化领域,古典小说异军突起,成为文学的主流。请完成下表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 明中期 清前期古典小说的高峰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有些内容依托于历史,请说说他们都取材于哪个朝代的历史?《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史料;
《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
《西游记》取材于唐代玄奘赴印度取经的故事四大名著罗贯中1、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四大名著2、施耐庵和《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祖籍是泰州海陵县或苏州吴县阊门(今江苏苏州)。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关于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其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四大名著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其故里江苏淮安东南马甸乡二堡村有修葺一新的墓园,淮安市有其纪念馆。 3、吴承恩与《西游记》 四大名著4、曹雪芹和《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 》四大名著明清小说一览表《水浒传》主要内容《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价值成书时间作者书名罗贯中元末明初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元末明初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吴承恩明朝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曹雪芹
高 鹗清朝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四大名著戏曲的发展请阅读课本,思考:
1.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为什么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2.京剧是如何产生的?
3.你对京剧作如何评价?昆剧和京剧 1、戏剧表演——明清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昆剧和京剧2、汤显祖和《牡丹亭》昆剧和京剧“家传户喻,
几令西厢减价”昆剧和京剧3、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
(19世纪中期)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蓝色寓刚强勇猛;绿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昆剧和京剧 生 旦 净 丑京剧四大行当昆剧和京剧 明朝中后期后的小说、戏曲等文艺与之前相比有什么特征?1.明中后期的文艺,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商人、手工匠等市井人物,堂堂正正地登上艺术殿堂。
2.作品生动细腻地反映了城市平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社会心理。昆剧和京剧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四大名著
昆剧和京剧
课堂总结追求个性解放
主张平等民主
批判专制皇权
反对重农抑商一、进步思潮二、世俗文化1. 明清时期哪一种文学体裁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
A、诗 B、词 C、曲 D、小说
2. 2010年5月由朝鲜国家艺术团——血海歌剧团潜心50年载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登陆北京电视台大剧院,就此开始该剧在中国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血海歌剧团之所以选择《红楼梦》创作大型歌舞剧,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 )
A、情节曲折离奇 B、反映了中朝友谊
C、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是中国最早的小说CD
3.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汤显祖 B、关汉卿 C、曹雪芹 D、罗贯中
4.“扬州八怪”是指清代的八位( )
A、小说家 B、书法家 C、画家 D、戏剧家
5.明朝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描写才子佳人的故事
B.都具有反封建思想
C.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D.都是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成的
ACB6.材料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材料一是19世纪初浒的祝枝词,《红楼梦》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说明了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深刻含义
(3)《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它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民间影响很大。不能将小说简单地作为爱情小说来读,应该通过小说的描写,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中领悟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7.明清时期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点?试分析其原因。
共同点:都具有反封建的内容。
原因: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统治腐朽、没落,统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强化君主专制,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些情况反映到小说和戏剧中来,因而都具有反封建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