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6 At one with nature A Love of Gardening 阅读课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6 At one with nature A Love of Gardening 阅读课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Unit 6 A Love of Gardening 阅读课 教学设计
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 是 整个 单元 的第 4 课时 , 主 要依托 Developing ideas 板块 语篇
A Love of Gardening 开展。
在第 3 课时分析了如何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从创造自然环境的角度进一步探究“天人合一” 的单元主题,介绍英国人对园艺的热爱,探讨如何将自然融入生活、滋养心灵。本课时语篇为事理性说明文,故围绕语篇标题 A Love of Gardening 提取并理解英国人热爱园艺的缘由及由此产生的意义是本课时的重难点。语篇较短,看似简单,实则抽象,需要深层次的生本互动才能真正领会其中传达的主题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教材共 7 册 42 个单元,人与自然语境下共有 14 个单元,涉及“自然生态” “环境保护”“灾害防范”“宇宙探索”等四个主题群下的 7 项子主题。同一语境下, 从必修到选择性必修,单元内容层层递进,主题意义层层深入、螺旋上升。本单元涉及的主题语境内容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附: 本教材中“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的 14 个单元
单元 标题 主题语境内容
B1 U5 Into the wild 人与动物关系
B1 U6 At one with nature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B2 U5 On the road 通过旅行来了解世界、欣赏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B2 U6 Earth first 关爱地球、保护环境
B3 U5 What an adventure! 人类探险活动及其意义
B3 U6 Disaster and hope 自然灾害及其防范和应对措施
B4 U5 Revealing nature 认识与探索自然
B4 U6 Nurturing nature 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
B5 U5 A delicate world 保护我们脆弱的地球
B5 U6 Survival 认识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困难,学会生存
B6 U5 Learning from nature 人类向自然学习
B6 U6 Nature in words 发现大自然的美(不同文学形式中描写的自然)
B7 U5 Into the unknown 探索自然、历史的未解之谜
B7 U6 Space and beyond 探索人类命运大问题、宇宙奥秘
本教材在第五单元中首次呈现说明文,学生初步认识了科普类说明文的说明结构、说明方法、因果逻辑顺序等,在本单元第 3 课时中进一步了解了说明文的问题解决式逻辑顺序。在本课时中,学生将继续理解并归纳说明文的主题句功能、总结事理性说明文 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
本单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会概要写作。第 3 课时训练学生区分主次要信息,本课
时重点是理解段落主题句的功能,第 5 课时将融合以上技能应用实践。
施教班级学生中男生比例较高,对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自主提问式”的自主阅读能力的课堂实践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但是学 生词汇储备的不足、表达性技能的欠缺,教师要及时提供支撑性信息、搭建语言支架。
三、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
梳理、提取语篇主要信息与观点,理解并归纳主题句的功能,总结事理性说明文语篇结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
通过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自主解疑,提取英国人热爱园艺的表现,并推断原因,理解意义。
能够从威海名片—国家园林城市的角度,写一篇介绍威海的说明文。
四、学习评价
能够独立梳理信息,在每段至少提取一个主要信息和观点。能在小组合作中,同伴互助,完成角色分工,归纳出主题句的陈述段落大意的功能,并注意到主题句在段落中的位置。能基于获取的主要事实和观点辨识出“引用”、“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 四种说明方法,并由此体会说明文“事实性”、“逻辑性”的语言特点。
能至少提出两个关于语篇标题的有效问题,找到三个英国人热爱园艺的表现,描 述出 “放松身心” 这一个直接的 “爱的缘由”,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理解“显示财富”、“互动参与”、“提升自信” 这三个隐藏性原因。通过同学分享能够阐释 “美化环境” 和
“净化心灵” 两个方面的 “爱的意义”,并推断出作者秉持的 “天人合一”的理念。
能依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在课堂限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写作。能从威海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事实介绍、 政府及个人为此的付出、打造园林城市的意义三个内容层面和恰当运用主题句、说明方法,注意说明文语言特征三个结构层面进行写作。
五、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Pre-reading “爱”的前奏
Step 1 1. 视频导入:英国最美后花园 T: Pose some questions before playing the video and then play video to the students. Questions: 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y do they do so? S: Watch a video about British garden culture —Britain’s Best Back Gardens and answer questions. 创设情境,引出 主题,带领学生初步感受英国人对于园艺的热爱,形成阅读期待。 教师板书自己对于视频提出的问题并在学生回答后进行追问,为下一环节学生自主提问和自主解疑 提供范例。
Step 2 “爱”的预测: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语篇标题自主提问。 T: Ask students to pose questions abou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 Love of Gardening in group of 4. S: Discuss in groups to pose questions about the title and try to guess the answers if possible. Questions: How do they show their love to gardening Why do they love gardening What benefits can gardening bring 针对语篇标题, 学生开展自主提问, 激发阅读内驱力。 培养学生通过对语篇标题提问,预测语篇内容的语言理解性技能。
3.“爱”的思考: 标题中的“Gardening”可以换成“Garden”吗 T: Bring out a question related to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Can we change ‘Gardening’ into ‘Garden’ in the title A Love of Gardening ” S: Gi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question. (Probably, students can get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two words. However, the true meaning of it can be attained only by reading deeply.) 引发学生思考本课时主旨问题。学生在未读语篇或者初读语篇之时很难做出解答,但思考会伴随整个阅读过程。
While-reading 他们的“爱”
1.“爱”的主题句: 初读语篇,概括段落大意,选择段落主题句。 T: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to match 引领学生归纳、 提取语篇主要信息与观点,选出恰当的主题句,体验作者思维
Step 3 1st reading (指向 学习目标 1) the topic sentences with the paragraphs.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tudents and direct students to get the main idea paragraph by paragraph. Set an example for the students and then invite some students to show their ideas. S: Read the passage choose the topic sentences and try to find the reason. Share their opinions with class. 过程, 理解主题句的 功能和说明文的结构,为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做好铺垫。 教师先 给出 范例,之后角色互换, 由学生讲解。
2.“爱”的“小结”: 学生分组讨论,给“主题句”下定义。 T: Ask the students to give a definition of “topic sentence” in groups. S: Discuss in groups and present it to the class. 培养学生自主思 考、分析、概括的能力。 下定义也是常见的说明方法之一,学生在本册书上一单元语篇中了解过。
Step 4 2nd reading (指向 学习目标 1 和 2) 1. “爱”的证据: 再读语篇,寻找英国人热爱园艺的表现和做法,自主解疑,回答自主提问(1), 关于“how”的问题。 T: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gain to find the “evidence of Brits’ love of gardening” including their behavior and actions. S: Read the passage again to find sentences to show Brits’ love of gardening as much as possible. 学生自主提问的 问题自主解疑,培养学生“抓住语篇中关键细节”的语言技能。 教师应给与学生充分、无干扰的自主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2. “爱”的 “方法”: 师生共同分析“爱的证据”使用的(说明) 方法。 T: Put forward questions “Why you pick up these evidence ” “What writing methods are used in your evidence ” Direct students to briefly review the expository methods and experience language features. S: State “evidence of Brits’ love of gardening” and judge the expository methods and judge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 引导学生判断说明 方法,辨别文体类型,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为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做好铺垫。
1. “爱”的缘由: 三读语篇,挖掘英国人爱园艺的深层原因, 自主解疑,回答自主提问(2), 关于“why”的问题。T: Ask students to read again to find the direct and 引导学生深度. 阅 读,理解语篇反映的文化背景。 学会推断语篇中
Step 5 3rd reading (指向 学习目标 2) hidden reasons behind Brits’ love of gardening. S: Read for the third time to look for the reasons hidden in the word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questions, comprehe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henomenon. 的隐含意义,挖掘英 国人爱园艺背后隐藏的原因。
2. “爱”的意义: 自主解疑,回答自主提问(3), 关于“benefits” 的问题,再理解本单元“天人合一”的内涵,探究单元主题意义。 T: Ask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s the meaning of Brits’ Gardening ” and explore the meaning of “at one with nature” with students. Ask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 “Can we change “Garden” into “Gardening” in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 S: Share answers with class.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unit topic by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ng. 探究主题意义, 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的理解。再次抛 出 读前“爱”的思考问题(标题中的“Gardening”可以换成“Garden”吗 ),在深度语篇过后期待学生较高思维层次的理解。(不可替换的原因在于人们真正热爱的是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在其中获得的精神满足,即“天人合 一”单元主题。
3. “爱”的反思: 师生共同解读作者在语篇首尾引用的《秘密花园》两句话的目的以及传达出的态度。T:Pose questions: Read the two sentences from The Secret Garden. Direct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author’s purpose and attitude involved in it. S: Think and s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entences and understand the author’s attitude in it. 引用《时代周刊》 对《秘密花园》的评论,使学生再次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即强调人和自然友好互动、和谐相处对人类心灵的滋养。体会通常“客观”的说明文中,作者展现出的支持的 “主观”态度。
Post-reading 我们的“爱”
1. 情景创设:威海的城市名片 T: Ask student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of “Weihai City Card” to arouse interest. S: 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and recall relate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以威海市方志馆 里的“威海城市名片” 标识牌中“国家园林(花园)城市”的称号导入,创设真实情境, 激
Step 6 (指向 学习目标 3) 发兴趣。
内化与运用: 老师给出写作题目“Introduce Weihai as a National Garden City”并提出了两个引领性问题, 学生对照自查,进行写作构思。 T: Give the students the title of the composition. Ask the students ask themselves two questions: What will I introduce How will I introduce it S: Think about how to answer the two questions using what have been learned in class. 在新语境中再次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疑的思维品质。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思考“写什么”和“怎么写”,并根据黑板板书内容,内化课时所获,进行有效输出。
3. 背景信息与语言支撑: 教师提供园林(花园)城市的背景信息和语言支撑。并提供给学生印有本次写作“评价量表” 的“写作单”(附件 1)。 T: Offer the student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Weihai as a National Garden City. Show the evaluation scale to the students. S: Watch and pick up information. Look at the evaluation scale and prepare for the writing. 教师给学生提供支撑性信息、帮助学生搭建语言框架。并给出评价标准,评价先行,指导写作,强化读后生成力。
4. 写作、展示与评价: 全体学生限时独立写作。部分学生使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并自己作品进行阐述、评价。 T: Invite some students to show their works using projector. Invite other students to make comments on the displayed works. S: Writing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the e to the stage to display their works to the whole class and make comments on them. 学生进行作品展 示并基于老师给出的评价标准进行作品自评。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展示者和倾听者都各自在展示和倾听中反思,取长补短。教师也课就此把握学情,调控教学。
5. 小结与作业: 教师课堂总结+ 课后任务安排 T:Summarize students’ performance and arrange the homework. S: Listen carefully and write down if necessary. 教师评价,总结 学生表现,给与鼓励及建议。安排课后作业,巩固拓展课时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设计
微写作(选做)
威海市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威海市已经是国家园林城市),作为中学生,我能为家乡做什么?
【设计意图】本课时课堂最后写作展示中,一位学生除了介绍威海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现状,还激情洋溢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环保做法感到骄傲,希望自己也能为家乡做出贡献。感受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深受鼓舞,故结合威海现实情境,设置微写作任务, 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家乡生态园林建设献计献策,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阅读拓展(必做)附件 2、3
【设计意图】本课时语篇最后一段探讨了园艺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作业选取了两个文本继续探讨这种好处。文本一采用短文填空的形式,文本二采用填空形式,检验并巩固学生课堂关于“主题句”的功能理解。
八、教学特色与反思
(一) 教学特色
本课时是指向自主提问的高中英语自主阅读课堂的初次探究实践。
授人以渔: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自主能力(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自主解疑)
教师提供自主提问视角,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
“思维始于问题”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重要观点。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 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自主提问是自主阅读的起点。
教师提供设问方式,增加学生提问的有效性。
依据课时语篇标题进行提问,使提问更有质量。针对浅层信息和深层信息的提问— 梳理细节,理解内涵,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有层次、更加高效,也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保障了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提问。
教师提供问题答疑方式示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课前课中多个问题的回答都由授课教师先给出了答疑方式并给出了示范,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说出“为什么”,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 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始终指向主题意义的探究。
授课教师以语篇的主题意义为落脚点,设计具有和核心性、开放性、探究性、思维性、整合性的大问题,即指向主题意义的关键性问题。在学生读前提出关键性问题,引领学生整个阅读过程,在阅读中更加深化和多元构建主题意义,读后再次回归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升华主题意义。
收获颇丰的写作环节。
课时最后写作输出活动是课时所学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无论是“写什么” 还是“怎么写”是检验课时所学内化程度。写作评价量表提前发放,评价先行,指导学生写 作。写作展示环节,由学生结合课时输入进行自评,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几位学生展示的作品和自我评价以及课后收起来的全部学生作品来看,所有学生都写出了“写什么”涉及到的内容方面,绝大部分学生注意了说明文结构 等,努力尝试“怎么写”。
(二)反思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教学实践。
浙江省高中英语教研员葛炳芳老师指出,学生独立阅读、发展思维和学会学习的能力(the capacity to learn independently, to develop effective thinking techniques, to learn how to learn)已越来越得到重视。
这是授课教师针对高一学段学生的第一次“自主提问式”的自主阅读课堂的实践, 试图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一次很有意义又很有收获的尝试。考虑到学情,老师设置的框框还是有点多,虽然收效很好,但希望之后的教学实践中,给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不仅能针对语篇标题,还可以针对语篇结构的提问、针对重点单词、句子的提问等多角度提问,尊重问题的个性化, 促进思考的真正发生,实现深度学习。
英语课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本课时课堂最后写作展示中,一位学生除了介绍威海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现状,还激情洋溢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环保做法感到骄傲,希望自己也能为家乡做出贡献。感受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深受鼓舞,故结合威海现实情境,设置微写作任务,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家乡生态园林建设献计献策。从课后学生上交的微写作作业看,学生对家
乡的热爱之情,而且对于家乡建设有很多创新想法,这让授课教师深深感受到英语课应该是坚守中国心,培育有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的阵地,这会是授课教师今后会努力的方向。
附件 1:写作单
附件 2:作业文本一
附件 3:作业文本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