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东汉公元25---220年时间都城洛阳建立者刘秀(汉光武帝)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其在位期间被称为“光武中兴”。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东汉中期以后朝政日益黑暗;
东汉末年,灾害连年,大量农民衣食无着政权名存实亡184年,黄巾大起义豪强地主“千里无人烟”
“白骨蔽平原”文史链接孤之有孔明,犹鱼
之有水也既生亮,何生瑜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
教天下人负我诸葛亮
曹操
周瑜
刘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请你结合当时的形势及相关资料分析一下,为什么曹操能够获胜?1、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
2、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而且以诚待人,能宽容人。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拥有袁绍所没有的政治优势曹操经官渡之战后,统一北方,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并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政治优势!孙权占据富饶的江东六郡已历三世,且人才众多,实力雄厚!刘备深得民心,一心想要恢复汉室,一统江山,但军事、政治实力较弱!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208年赤壁
大战曹操刘备孙权刘孙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帮忙求助曹操孙、刘兵多将广---骄傲轻敌、指挥错误、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军不强人少力弱天时:东南风地利:熟悉长江人和:结盟抗战, 扬水战之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根据课文和图册,动手设计一幅三国
鼎立的示意简图,要求如下:
1.示意图中应包括三国的名称、建立者;
2.示意图应体现出三国鼎立的局面。
提示:可采用以下图形的方式:
动动手229年定都建业曹魏: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翻车  蜀国:诸葛亮注意减轻赋税、奖励农耕,重视水利,农业大大发展,丝织业(蜀锦)发达,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西南地区的开发。青瓷灯 吴国:造船业发达,230年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和南洋许多国家保持友好贸易往来,大秦商人从海路到达吴国,也受到孙权的招待。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发散思维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既是历史的倒退也是进步,为什么?2、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消除军阀割据势力,形成局部地区统一,为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大一统的前夜。1、从分裂的角度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魏


三国266年263年西晋280年十六国东晋两晋北魏宋 齐 梁 陈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南北朝五胡:匈奴、鲜卑、羯(jié)、氐(dī)、羌(qiāng)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316年317年(建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