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教学难点经纬网中经纬度及东西半球的判读。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形状:赤道___________,两极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的球体大小:平均半径__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6378.2千米,极半径6356.8千米,赤道周长_____________千米。2.地球仪(1)在地球仪简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 B_________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__(3)比较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① 形状② 长度③ 指示方向④ 0°线⑤度数范围⑥ 表示字母⑦ 度数变化规律⑧ 划分半球⑨ 半球分界线⑩ 特殊线经纬线的地理意义:定位置,判方向、算距离等。二、经纬度重点、难点突破1.经纬度划分在图④中,如果NAS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则NO1S经线的经度数为东经,即某地子午线平面NOSO1与本初子午线平面NOSA的夹角。在图⑤中,如M、O、M1点所在平面为赤道平面,即M、M1点所在纬线为赤道,则B点所在纬线的纬度数为北纬,即B点到地心O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南美厄瓜多尔基多附近有_________纪念碑。_________线穿过英国伦敦东南的_________旧址。3.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_________时针方向转动。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右东左西;(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3、地图上的图例与注记:“泰山▲、1532.7”中 “▲”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注记。四、大展身手 1.读图纬网图,回答问题。(1)A点的经度是______,B点的纬度是_____。(2)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位于____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____半球。(3)按高中低纬度划分,A点位于______地区。(4)B点位于A点的______方。2.(选做)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B)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要点名师讲解】经纬线的主要应用1.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1)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差值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 km,赤道上经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 km,因此只要知道同一经线上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2)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各纬线上经度差l0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l0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①.南北方向的判定:根据在经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则相反;②.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在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于180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也可以利用经度来判定,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最简捷的方法是:在被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3.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①.若两地经度相差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图中I点到J点)。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图中的K点到H点)。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选择劣弧路线部分即可(如I点到H点——先往南,后往北)。②.若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180°(此时往往讨论同纬度的两地)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C→D);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G→F);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H→C)。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D→C);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F→G);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 (C→H)。下图中,0°、30°E为经线,40°为纬线。AB为晨昏线,与纬线相交于C点,且与0°经线的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此时伦敦为当地时间8点整。据此回答1--2题。1.长春位于图中C点的 方向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2.此时,西半球的赤道上,属于旧一天的黑夜经度范围是A.160°E往东到120°WB.120°W往西到180°C.180°往东到20°WD.120°W往西到0°下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读图回答3--5题。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S,45°E B.20°N,45°E C.20°N,135°W D.20°S,135°E4.该日,甲地的昼长是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5.对图中甲地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地理特征描叙正确的是A.流经该地附近的洋流是墨西哥暖流 B.该地夏秋季节易受飓风影响C.该地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震频繁 D.该地河流汛期出现在6至8月下图是北半球局部日照图,AB为晨昏线,纬线BC弧度为90 。图示区域恰好全部为8日。读图回答6--8题。6.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A.8日18时 B.7日6时C.7日18时 D.8日6时7.此日,成都居民观测到日出、日落时日影倒向观测者的A.正西方,正东方 B.西北方,东北方C.东南方,西南方 D.西南方,东南方8.图示季节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赞比西河正值盐度最低 B.墨累—达令盆地正忙碌收割小麦C.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D.华北平原的盐碱地正处于淋盐期图一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9—11题。9.此时“北京时间”是:( B )A.12月22日2时 B.12月22日14时C.6月22日20时 D.6月22日8时10.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C )A.悉尼正值少雨期 B.华北平原正收割小麦C.长江口海域盐度较高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1.当天汕头、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B )A.北京、汕头、广州 B.广州、汕头、北京C.北京、广州、汕头 D.汕头、广州、北京12.北回归线某地要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下列热水器安置方式最合理的是: ( D )A B C D图1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点。读下图1、图2,然后回答13—14题。13.图中A、B、D、E四点白昼最长的是( C )A.A点 B.B点 C.E点 D.D点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45°E、23°26′N B.A点位于东半球C.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 D.尼罗河进入枯水期右图中弧ACB是晨昏线,C地点位于格陵兰岛上。据图回答15-17题:15.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 C )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B点B.从A地点出发沿弧ADB飞到B地点C.从A地点出发沿弧ACB飞到B地点D.从A地点出发沿经线向北经北极点,再沿经线向南飞 到B地点16.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出,此时刻北京时间是( B )A.11时 B.23时 C.17时 D.5时17.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落,两个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B )A.200S,750W B.200N,1050EC.23026’N,1650E D.20026’S,1050E右图为某节气晨昏线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据图回答18-19题:18.此时北京时间为:( )BA.星期六5时 B.星期日5时C.星期六23时 D.星期日23时19.正常年份,此日前后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A.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B.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伏旱C.夏季风南撒至长江以南 D.华南地区雨季结束右图3中,ECF为晨昏线,读图回答20——21题:20.若此时段后我国上空的对流层一年里达最高,则北京时间是:CA.18时 B.22时 C.10时 D.8时21.若右图3中A点正值日出,下列叙述一定可信的是( D )A.此时,在南京的旅游者感觉酷暑难忍B.南极中山站正出现极昼C.此日过后,堪培拉昼渐长、夜渐短D.此时,东半球白昼的范围小于黑夜图1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O点表示极点。读图完成第22-24题。22.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①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②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③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④地中海沿岸正处于少雨季节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23.若A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6052',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D )①长江口外东海海域盐度为一年中最大值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③我国各地均昼夜平分 ④巴西高原草木茂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4.若ON、OM为地球昨天和今天的分界线,且西半球有很小的一部分位于阴影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①阴影部分为昨天 ②东半球中有5/9位于今天③此时北京时间为4时 ④A点昼夜等长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25~26题。 25.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C )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南,靠近北回归线的地方 C.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26.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了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B ) A.白昼最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 C.大气温度 D.降水量 BCA40°16°34 3月21日6月22日23°26 63°26 12月22日9月23日··AE0 0 图3CF··【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重点与难点】●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难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自主学习:(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自 转 运 动定 义旋转中心特 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运动方向 平视: ;从北极上空看,呈 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方向。周 期 1恒星日— 小时 分 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 小时(昼夜交替周期)速 度 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同,约为 ;线速度—由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南北极点线速度、角速度都为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思考:地球不自转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 小时。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晨线和昏线的判读:(1)晨线:自西向东,由 半球进入到 半球的界线;(2)昏线:自西向东,由 半球进入到 半球的界线。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晨昏线的判断方法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方法技巧晨线 昏线自转法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分界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的分界线时间法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6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18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昼半球的西侧)的昼夜分界线 夜半球西侧(昼半球的东侧)的昼夜分界线图示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3阅读P18“地转偏向力”。(1)偏移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 力。(2)偏转规律: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赤道上 ,(3)影响:(1)大气的水平运动;(2)水体的水平运动:如北半球河流右岸 ,左岸 。例、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方法技巧 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的一般思路背向而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使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和纬度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明显。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相垂直,它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就河流而言,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背向而立,北半球向右偏,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向左偏,情况与北半球相反。可运用手势辅助判断物体的偏转方向: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偏转的方向(如右图)。3、产生地方时活动:1、在演示昼夜交替过程中,把地方时与经度联系起来。地球自西向东转,因此,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先见到太阳,在时间上表现为东早西晚。2、阅读P18“地方时”,了解地方时的特点:经度相同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时间早。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3、某地的经度约为1110E,此时看到电视台显示北京时间12:00时,则某地的地方时是几点钟?(1)地方时的概念:因 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通常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2)经度每相差 ,地方时相隔1小时;每相差 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B地的时间=A地的时间±4分钟×两地经度差练习:1、已知北京与兰州地方时差49分44秒,兰州的经度是103 53 E,求北京的经度。(116 19 E)(3)写出时区、区时和日界线的概念分析完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之间的区别。活动:a、已知经度,计算时区时区=经度÷15=整数……余数 (余数大于7.5整数+1为时区,小于7.5整数为时区)练习:计算116°E所在的时区。b、已知两地时区,求时差同东同西,两相减,东西分区,两相加练习:求东8区与东10区,西8区与西10区,东8区与西8区的时差。c、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所求区时时区在已知区时时区东边时用“+”,反之用“-”)练习1:东8区时间为5月1日8:30,东1区的时间为?东10区的时间为?练习2:当东8区时间为5月1日8:30,西9区的时间为?练习3:已知北京时间是今天的9点,求纽约(西五区)时间、伦敦时间?拓展: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0时所在经线。另一条是人为日界线,即180度经线。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________经线向西到________经线之间。(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参考答案.(1)20°W 150°W (2)60°W (3)6时 18时 (4)如下图所示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的相关问题。根据光照图判断晨昏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可知,图中晨昏线为晨线,晨线与经线重合可以判断日期,本初子午线是本题的另一关键条件,根据本初子午线和晨线的位置,可以判断图中各经线的经度和地方时。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图中所示的晨线的经度应是30°E,图中黑夜的经度范围应该是从150°W向东至30°E,属于西半球的为20°W向西到150°W。此时晨线(30°E)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00,故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应该是60°W。方法据依型类AB教学目标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教学难点经纬网中经纬度及东西半球的判读。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形状:赤道___________,两极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的球体大小:平均半径__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6378.2千米,极半径6356.8千米,赤道周长_____________千米。2.地球仪(1)在地球仪简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 B_________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__(3)比较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①形状② 长度③ 指示方向④ 0°线⑤度数范围⑥ 表示字母⑦ 度数变化规律⑧ 划分半球⑨ 半球分界线⑩ 特殊线经纬线的地理意义:定位置,判方向、算距离等。二、经纬度重点、难点突破1.经纬度划分在图④中,如果NAS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则NO1S经线的经度数为东经,即某地子午线平面NOSO1与本初子午线平面NOSA的夹角。在图⑤中,如M、O、M1点所在平面为赤道平面,即M、M1点所在纬线为赤道,则B点所在纬线的纬度数为北纬,即B点到地心O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南美厄瓜多尔基多附近有_________纪念碑。_________线穿过英国伦敦东南的_________旧址。3.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_________时针方向转动。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右东左西;(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3、地图上的图例与注记:“泰山▲、1532.7”中 “▲”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注记。四、大展身手 1.读图纬网图,回答问题。(1)A点的经度是______,B点的纬度是_____。(2)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位于____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____半球。(3)按高中低纬度划分,A点位于______地区。(4)B点位于A点的______方。2.(选做)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B)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要点名师讲解】经纬线的主要应用1.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1)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差值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 km,赤道上经度10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 km,因此只要知道同一经线上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2)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各纬线上经度差l0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l0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弧长。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①.南北方向的判定:根据在经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则相反;②.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在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于180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也可以利用经度来判定,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最简捷的方法是:在被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3.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①.若两地经度相差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图中I点到J点)。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图中的K点到H点)。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选择劣弧路线部分即可(如I点到H点——先往南,后往北)。②.若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180°(此时往往讨论同纬度的两地)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C→D);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G→F);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H→C)。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D→C);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F→G);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 (C→H)。姓名: 班级: 小组: 时间:一、地球的公转1、下面我们来观察地球的公转轨道,看看其有何特征。 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的近日点是 ,远日点是 。2)、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3)、地球公转到远日点的时间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4)、在图中标出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2、解说:黄赤交角含义:观察黄赤交角的平面投影图思考:(1) AB、CD、EF分别代表什么(2) 哪个角是黄赤交角(3)黄赤交角的存在会产生哪些主要影响呢?3观察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图,总结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并在右边纬线简图上用曲线把规律表现出来小结:黄赤交角的概念 地球的赤道面(自转轨道面)和黄道面(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黄赤交角主要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移动。练一练: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大约在点A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正在自北向南移动。同样的道理,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移动方向如何。如果是你的生日那一天呢? 3、在下边地球公转示意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 表示。(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 。4、 画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地球公转的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在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角。请大家结合图例和课文谈谈北半球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北半球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读“①②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③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2)P和Q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下图中地形剖面为36°34′S纬线上某地,一房产开发商欲在山地南侧P处开发一处高档住宅楼,为保证住宅楼的采光条件,图中L的最小距离应为____________。方法技巧 (1)确定地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4)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反之较大。确定楼间距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并计算影长L。L应大于h/tanH,如下图甲。(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即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乙所示,α+H=90°时效果最佳。二、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时间计算2.读“夏至日太阳照射投影图”,完成下列各题。(1)E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AE为________(晨线或昏线)。(2)此时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8°W)是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时(区时)。(3)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C点的日落时刻是______时,昼长是________小时。(4)此时的地方时:B是________时。(5)当天,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方法技巧理论含义:过晨线为日出,过昏线为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为昼长时间。计算方法:(1)找到该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2)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360)×24。规律:同纬线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时间相同;南北半球对应的纬线,如北纬(如40°N)的昼长等于南纬(如40°S)的夜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2、昼夜长短变化讨论并完成下表: 日 期 北半球各地昼夜变化情况 南半球各地昼夜变化情况 赤道上的昼夜情况3月21日~6月22日 6月22日~9月23日 9月23日~12月22日 12月22日~3月21日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时间上: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昼短于夜。空间上: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极点半年极昼,半年极夜。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时间越长。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时刻不同。同一纬线,地方时不同,昼长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影响:昼越长,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夜长=24小时。 昼长=昼弧长÷150。昼长=2×(12:00-日出时间)=(18:00-日落时间)÷2如图, D的昼长为 小时A的昼长为 小时同学们,每年一月初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最近,七月初最远,可为什么一月不热七月不冷呢?(地球上的冷热不是取决于地球离太阳距离的远近,而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四季形成从天文含义上看四季,夏季就是 ;冬季就是 。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用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来划分四季,但气候统计工作中一般用月份来划分四季。即把 三个月划分为春季, 三个月划分为夏季,三个月划分为秋季, 三个月划分为冬季。4、五带的形成 讨论: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角度看热带、温带和寒带。方法技巧练光照图的一般判读步骤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是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月________日。(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晨线是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4)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E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5)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为________时。(6)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方法技巧 光照图的一般判读步骤:(1)看半球,南顺北逆。(2)看极圈,如果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如果出现晨昏线过极点或者和经线重合则为春分日或秋分日。(3)注意图中隐含的时间信息,如6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18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12时(昼半球所在的中间经线),0时或24时(夜半球所在的中间经线)。2.读下面“二分二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到A处时,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__;公转到C处时,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________年。(3)自3月21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BC、CD、DA四段中的___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__________移,一直移到直射________。此时段极昼范围由________向________扩大。参考答案方法技巧练1.(1)南极点 12 22 (2)23.5°S,90°W(3) (4)D>A>E 18.5°N (5)12 18 32.(1)近日 较快 远日 较慢 (2)1恒星 (3)BC 北 北回归线或23.5°N 北极点 北极圈班级_______小组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组内评价_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熟练掌握天体系统的级别以及通过运用教材图表、材料归纳出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图表分析、数据分析,探究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3、激情投入,享受成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一些宇宙现象,并能得出正确的解释。【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列表比较,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归纳出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学习重点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教材助读】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系 _________总星系 其他行星系___________河外星系 ___________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及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类: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类地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巨行星:________、_________。远日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___________。5.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__________的行星。6.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探究案思考1.用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天体系统的层次。2.根据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什么?太阳系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方向,轨道有何特点?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倾角较小说明什么?3.地球在太阳系中其距日远近,质量,体积有什么特点?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有哪些?训练案一、选择题1、2003年元月,美国“哥伦比亚号”不幸在返回地球时坠毁,与此现象相似的天文现象是A.日落现象 B.月落现象 C.彗星现象 D.流星现象2、我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传说。20世纪60年代美国登月成功。我国“嫦娥一号”在圆满完成绕月飞行任务后,于2009年初成功“撞月”,预计“天宫一号”即将升空,那么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3、月球是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站,在天体中,月球属于( )。A、恒星 B.星云C.卫星 D.流星体4、下列各行星中,与地球同为类地行星的是( )。A、水星、金星、火星 B.水星、金星、木星C.水星、金星、土星 D、火星、土星、木星5、地球作为我们的家园其特殊性表现在( )。A、公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B.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C.地球上存在生命D.既有自转,又有公转运动6、下列条件中与地球上出现生物无关的是( )。A、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D.太阳变化不大,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7、—我国“神舟”飞船的主着陆场选在( )。A、甘肃酒泉 B、新疆罗布泊C、内蒙古阿木古郎牧场 D、黑龙江三江平原凌日是指内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最近的金星凌日要等到2012年6月6日。据此完成8-10题。8、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有几颗 ( )A.1 B.2 C.5 D.89、下列包含金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太阳系10、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金星凌日的是(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2004年元月,“勇气号”在火星上登陆。据此回答11-12题。11、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有生命存在B.有四季交替C.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12、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2008年9月14 ,“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并于5天后安全返回,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梦想,开创了我国探索、开发宇宙的新纪元,具有深远的、划时代的意义。据此完成13-15题。13、选择在酒泉发射“神舟”七号飞船是因为这里(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14、我国“神舟”七号发射地位于( )。A、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B.全年干旱少雨的柴达木盆地C.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上D.四川西昌航天发射中心15、“神舟”七号返回舱选择在内蒙古中部着陆的原因是A、该地是蒙古族的聚居地,在该地降落有利于民族团结B、该地人口密度较大,便于发动人们寻找飞船的返回舱C、该地靠近京津唐科技发达的地区,便于组织科技人员及时分析飞船返回的信息D、该地属于大草原区,地面平坦开阔,区内没有大河,有利于返回舱安全着陆二、非选择题16、下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表示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图,“水的行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图,B图的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______。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_____图相同。(4)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完成方框中的内容: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不大,轨道面_________,具有_________特点。(2)八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它们的公转轨道同_________相当接近,有_________特点。(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_________,具有_________特点。(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颗具有_________的行星。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D B C A C C C B D A D C C D16、(1)总星系 地月系(2)C D 8万光年(3)B(4)17、(1)几乎在同一平面 共面性(2)圆 近圆性(3)相同 同向生(4)生命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②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③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地球上有液态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1.1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1.doc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1.1 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案2.doc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1.1 宇宙中的地球 导学案.doc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导学案.doc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1.3 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doc 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1.3 地球运动专题训练四.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