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读下面的诗词,品味诗中词句,思考这些诗词分别写了哪个中国传统节日?从什么地方品味出来的?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青玉案(wǎn)·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端午日唐代: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通过以上诗词,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你对端午节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我们可以归纳为: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饮食节物、竞技娱乐、家庭人伦等。 全生避害。用艾草做成人形,悬于门户之上;并佩彩丝避瘟,用五色线系在小儿手腕上,男左女右,称为“端午索”或“长寿线”;另外,饮菖蒲雄黄酒也是端午避邪解毒的主要保健习俗之一,一直延续到今天。 人神祭祀。不同地域为了纪念楚地的屈原、吴越地区的伍子胥、勾践与曹娥、广西苍梧的陈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等。其中,屈原在后世影响最大,长江中游端午节俗中最引人关注的“龙舟竞渡”,传说就是为了追悼屈原。 饮食节物。 “五月家家过端阳,盐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的粽子就是这样一种意蕴特别丰厚的文化创造物。 竞技娱乐。主要是龙舟竞渡、斗百草、斗蛋游戏等。 家庭人伦。直到近代,在江苏、湖北、陕西一些地方,新嫁女在端午节也要回娘家省亲,称为“躲端午”。 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多为民众娱乐活动;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参观者?――这不能不归功于韩国江陵市政府对民间无形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保护。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一个民间节日成为江陵文化的标志,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一种无形文化遗产,供人类享受;成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个窗口。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我们怎么办?“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共享性”,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先后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中国申报的“新疆木卡姆”也再次得到了批准。如果我国要对“端午节”进行申遗,你打算用什么材料支撑?小组为单位填写申遗申请表。选取代表进行申遗汇报。1、艺术价值2、处于濒危的状况3、有完整的保护计划三个基本条件: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少,而发展到现代,相比于中秋节、春节,甚至是清明节,端午节都算不上是盛大的节日。那么,为什么首次跻身世界非遗的恰恰是端午节呢?事情还得从2004年的一封信函说起。2004年5月初,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周和平收到一份急件称,韩国已将端午节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在一次会议上,周和平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端午节与70项民俗一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出的代表地方有湖北秭(zǐ)归、黄石,湖南汨罗,江苏苏州。2008年,端午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好消息终于传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端午节”被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作业:我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今年又可以申遗了,你打算为哪个传统节日申遗?怎么填写非遗申请呢?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