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过关单单元测试(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过关单单元测试(无答案)

资源简介

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整合课堂学习单
第二单元
练习一:字词单元整合
一、看拼音,写词语。
rì kòu jìn fàn yóu jī fèn zhàn zhuǎn yí xiǎn yào
( )( )( )( )( )( )
chén zhuó shǒu liú dàn quán shén guàn zhù shè jī
( )( )( )( )
shǐ zhōng dǐng fēng xuán yá zhǎn dìng jié tiě fèi téng
( )( )( )( )( )
pān dēng yī tuō jū gāo lín xià shān jiàn fěn shēn suì gǔ
( )( )( )( )( )
chóu hèn yì lì tiào wàng xǐ yuè chōng fēng zhuàng liè
( )( )( )( )( )( )
háo mài jiān qiáng bú qū jīng tiān dòng dì xié shāng ( )( )( )( )( )( )
huì jí yù dìng pái shān dǎo hǎi bào fā xuān bù cì xù
( )( )( )( )( )( )
jiù wèi gǔ wǔ xuān gào xióng wěi sù jìng qí zhì
( )( )( )( )( )( )xuān dú yǔ diào xuǎn jǔ wán bì jiǎn yuè zhì fú
( )( )( )( )( )( )
yī zhì jù lí gāo cháo dēng lóng wǔ yán liù sè yóu háng
( )( )( )( )( )
二、用“√”标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沉着(zhuó zhe)   打中(zhōng zhòng)   倚着(qí yǐ)
诞生(yán dàn) 歼灭(qiān jiān) 擎着(qíng jìng)
磅礴(bó báo) 奔赴(pū fù)
三、选词填空。(7分)
宣布   宣告   宣讲   宣读   宣传
(1)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   )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2)老师在班会上(   )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学的决定。
(3)老师(   ):“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4)毛主席的(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陆续   连续   继续
(5)步兵、炮兵、骑兵(   )不断地经过主席台。
(6)一万支礼花(   )射入天空。
(7)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   )进行。
练习二:课内知识单元整合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岷(mǐn)山  诞(dàn)生 抡(lūn)一圈
B. 沉着(zhuó) 绷(bēnɡ)脸 逶迤(yí)
C. 瞻(zhān)仰 磨(mò)盘 磅(pánɡ)礴
D. 飘拂(fó) 倚(yǐ)着 暴露(lù)
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 完;B. 达到极端;C. 全部用出;D. 用力完成;E. 所有的。
(1)三军过后尽开颜。 (  )
(2)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那是我曾经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的看见过的深处的大风?
B. 这场汇集了民间绝技、传统工艺和民歌民乐的文化盛宴给市民带来了节日的享受。
C. 不知道是谁回过头说了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
D.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 会场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B. 人潮卷来卷去,堤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C. 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D.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5.下列诗句中“等闲”与文段中“等闲”一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二、写出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
里的欢喜和激动。(     )
(2)天安门广场上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忘不了《____________》中____ ____________的五位壮士;忘不了《灯光》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 _ ______,“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
是他的真实写照;也忘不了伟大领袖________在长征即将胜利时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再现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惊险悲壮;更忘不了1949年10月1日,人们盼望已久的、激动人心的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1.课文《开国大典》着重写了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分别是:宣读公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岭________腾细浪,乌蒙________走泥丸。”这两句诗介绍了红军长征中的两件事:________和________。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通过这两句诗,我感受到了红军的 。
五、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领全诗,其中“不怕”更是全诗的诗眼,把红军藐视一切困难险阻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中的“光明”指游行群众的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
(3)《灯光》采用回忆的形式,描写了一位解放军战士对“灯光”所代表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4)《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
练习三:句子整合
一、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模仿秀。
长征是什么?
在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在我的笔下,长征是________。
三、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三句话合为一句话。
早上,我走进教室。 我放下书包。 我认真地做值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下面句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起来。
①五位壮士向顶峰攀登。五位壮士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五位壮士胜利完成了任务。他们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弹都打完了。壮士却用雹子样的石头仍坚持阻击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雷锋叔叔不富裕。
雷锋叔叔把节省下来的钱支援灾区人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读课文第二部分,将下列句子按先后顺序排列。
( )乐队奏国歌。
( )升国旗,鸣礼炮。
( )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
( )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
(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九、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和许多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买回一篮子蔬菜,有豆角、茄子、辣椒、鸡蛋和面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书馆里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四:课内阅读单元整合
(一)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欢笑 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 感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 弄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____________的声音!这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在文中括号里用“ ”选择恰当的词语,再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
“屹立”的“屹”是“山”字旁。看到“山”,我会想到“________”这个词。从“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这个句子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他们笔直地站在那里,像大山一样____________,像大山一样____________,更能体会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最后一句话中的“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我从这声音中听出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________,对党和人民的______________。
4. 请你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
(二)开国大典(节选)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选文描写了升旗仪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场景。
2.“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C.表示声音延长
14.联系全文思考:“接着,升国旗”指接着(  )举行的升旗仪式。
A.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B.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表达了人们__________的心情,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当时_______的气氛。
4.文中加点的“瞻仰”一词能否换成“注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