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课件(24张PPT)—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课件(24张PPT)—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9.2 溶解度
第一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学习目标
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学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重点)
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难点)
了解结晶现象,掌握两种常用的结晶方法(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情境导入
Q:NaCl、KNO3可溶于水形成溶液。但是它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呢?如何使未溶解的NaCl、KNO3继续溶解?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质是不能无限制地溶解的。
烧杯1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全部溶解
溶剂越多,能溶解的溶质越多。
温度越高,能溶解的溶质越多。
烧杯2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KNO3 析出
20mL水+5g NaCl
+5g NaCl
+15mL水
20mL水+5g KNO3
+5g KNO3
加热
+5g KNO3
冷却
探究新知
概念:
分析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1) 两要素:“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只有指明两要素,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3)“饱和”“不饱和”是针对“这种溶质”而言。即在一定条件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物质,但可以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4)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溶解限度,如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无酒精的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再溶解本溶质。
实验回顾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看2加”
(1)观察溶液底部是否有_____________。
(2)若溶液底部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可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未溶解的溶质
同种溶质
溶质不再溶解
A
B
实验回顾
Q1:根据概念判断下列溶液是否饱和?判断依据是什么?
Q2:不饱和溶液如何转化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如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烧杯1
现象
是否饱和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全部溶解
不饱和
烧杯2
现象
是否饱和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KNO3 析出
20mL水+5g NaCl
+5g NaCl
+15mL水
20mL水+5g KNO3
+5g KNO3
加热
+5g KNO3
冷却
饱和
无法判断
不饱和
饱和
不饱和
无法判断
饱和
增加溶质
增加溶质
升高温度
探究新知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 、升高温度
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
结晶
冷却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结晶后剩余的溶液叫母液,母液是饱和溶液。
2.结晶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OH)2的特殊:熟石灰[Ca(OH)2]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探究新知
海水
贮水池
蒸发池
结晶池
多种化工产品
氯化钠
母液
粗盐
将泥沙沉降
利用风吹日晒
使水分蒸发
苦卤,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海水晒盐(蒸发结晶)
2.结晶
课堂小结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相互转化:(大多数固体)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判断: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是否能继续溶解某溶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结晶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Cl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Cl
B. 在NaCl饱和溶液中,温度不变时NaCl一定不能再溶解
C. 在一定温度下,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NaCl固体,溶液质量增大
D. 升高温度,可以使NaCl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E. 所有的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转化为饱和溶液
2.下列有关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
B.只有蒸发溶剂才会出现结晶现象
C.结晶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
D
巩固练习
3. 20℃时,往10g KNO3溶液中加入4g KNO3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入KNO3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C. 搅拌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
B
加入氢氧化钙固体
蒸发部分水
升高温度
加入氧化钙固体
情境导入
1.固体溶解度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室温下,20mL水中所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就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化学上用溶解度表示这种溶解的限度。
前 提
标 准
单 位
溶液状态
探究新知
概念:
分析概念:
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符号:S;单位:g)
(1)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g(缺一不可)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错,指明错因。
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20℃时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g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
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未指明温度
溶剂的量错误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1.固体溶解度
探究新知
概念:
分析概念:
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符号:S;单位:g)
(2)含义: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如何理解?
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在20℃时,100g水里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
练: 硝酸钾在60 ℃时的溶解度是110g
在6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110g硝酸钾。
在60 ℃时,100 g水中溶解110g硝酸钾达到饱和。
1.固体溶解度
探究新知
概念:
分析概念:
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符号:S;单位:g)
(2)含义: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如何理解?
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在20℃时,100g水里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
练: 硝酸钾在60 ℃时的溶解度是110g
在6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110g硝酸钾。
在60 ℃时,100 g水中溶解110g硝酸钾达到饱和。
1.固体溶解度
m(溶质)?m(溶剂)
m(溶质)?m(溶液)
探究新知
1.固体溶解度
已知: 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完成下列表格。
状态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饱和
100g
饱和
50g
饱和
3.6g
不饱和
3.6g
饱和
34g
36g
136g
36/100
36/136
18g
68g
18/50=36/100
18/68=36/136
10g
13.6g
3.6/10=36/100
3.6/13.6=36/136
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3)饱和溶液中:
25g
9g
????(质)????(剂)=?????????????????????、 ????(质)????(????????)=????????+?????????????????
?
探究新知
概念:
分析概念:
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符号:S;单位:g)
(4)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1.固体溶解度
(1)20℃,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达到饱和,A的溶解度=________。
(2)20℃,2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达到饱和,A的溶解度=________。
(3)20℃,50g水中最多溶解10gA达到饱和,A的溶解度=_________。
20g
20g
20g
探究新知
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而溶解度是定量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
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只是溶解度很小而已。
{284E427A-3D55-4303-BF80-6455036E1DE7}溶解性
溶解度/g (20 ℃)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10g
1-10g
0.01-1g
<0.01g
溶解度与溶解性
不同点
.
.
.
0.01g
1g
10g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相同点
影响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因素
内因:溶质种类、溶剂种类
外因: 温度
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探究新知
Q: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2.气体溶解度
内因
溶质种类、溶剂种类
外因
探究新知
2.气体溶解度
概念
该气体的压强为 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单位:1)
分析概念:
(1)五要素:101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单位为1
(2)含义:
练: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49体积氧气。
例: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氮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24体积氮气。
探究新知
2.气体溶解度
(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气体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条件
标准
单位
外界影响因素
变化规律
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
一定温度下
1体积水
100g溶剂
1
克(g)
温度和压强
温度
压强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资料卡片
2.气体溶解度
(1)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氧气含量?原理是什么?
方法: 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或把水搅拌起来)
原理: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2)如何增加鱼缸中的氧气含量?
用开口大的鱼缸、用空气泵向鱼缸中通空气、定期换新水、种水草
巩固练习
A
1.(2019·成都模拟)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它的含义是( )
A. 20 ℃时,136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g食盐
B. 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食盐
C. 20 ℃时,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g食盐
D. 20 ℃时,100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g食盐
2.求下列物质的溶解度:
(1)在20℃时,测得25 g水中溶解9 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2)在60℃时,测得105 g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5 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
7.为什么汗水带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这是为什么?
汗水中含有一些盐分(氯化钠)因此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水分蒸发了,但盐分仍留在衣服上,就形成白色斑迹。
8.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可用什么简单的办法把他们鉴别开?
取样,滴在玻璃片上,晾干或烘干,有白色痕迹出现的氯化钾溶液;无任何痕迹的是蒸馏水。
9.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课后习题
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温度升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