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2022_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2022_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年秋期九年级期终调研测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DCBA 6-10 ABDCB
11-15 BCDAB 16-20 ACDBD
21、(1)庄园制度或农奴制度。封君封臣制度。(2分)
(2)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2分)
(3)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等。(1分)
22、(1)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创新: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只答提倡人文主义也可。(2分)
(2)核心思想:理性主义或者自由平等(1分)
(3)著作:《共产党宣言》;理论:马克思主义。(2分)
(4)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1分)
24、(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美国(2分)
(2)资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2分)
(3)面临民族危机(或生存危机),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现代化。(2分)
(4)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两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1分)
24.(1)改变了城市与农村人口的比例,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就业人数暴增;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妇女开始成为工业劳动者;教育开始盛行,英国和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3分)
(2)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激化,废气废水的排放,生态环境的恶化。 (2分)
(3)借鉴:要发展经济,首先要进行工业化,工业化建设对经济的建设有着促进作用。(1分)
25.略(6分)2022年秋期九年级期终调研测试试卷
历  史(开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历史遗迹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手段。观察下图历史遗迹,有助于我们探究狮身人面像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 ( )
A.非洲古代文明 B.欧洲古代文明
C.西亚古代文明 D.南亚古代文明
2. 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3.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第二条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审批程序缺乏公正性 B.限制了贵族曲解法律
C.注重私有财产的保护 D.保障了奴隶主的利益
4. “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
A.有利于欧洲社会的稳定 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C.使市民获得了自治权力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5. 日本在中古时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以华为师”阶段,其中又以唐代为最盛,这一时期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一历史事件( )
A.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开启了日本近代化进程
C.使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D.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6. 14-16世纪,世界发生剧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对这个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A.两个“发现”都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两个“发现”分别是文艺复兴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两个“发现”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剧变”指的是封建社会逐渐取代奴隶社会的过程
7. 文艺复兴时期,学者们不仅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研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及其对物理学和数学研究的贡献。这表明文艺复兴( )
A.全面复活希腊的古典文化 B.有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
C.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D.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8. 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 ( )
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殖民活动的原始性
9.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目标是( )
A.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B.实现民族解放独立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D.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10. 如图所示历史事件虽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它们有共同的历史背景,这一历史背景是( )
A. 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影响
B. 工业革命的影响
C. 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影响
D. 启蒙运动的影响
11. 1963 年马丁 路德 金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 )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尼克松
12.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后来,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
A. 始终全盘西化 B. 彻底根除封建制度 C. 有选择地西化 D. 走上对外侵略道路
13. 1910年,美国电话增加到700万台,出现了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发展到电子管时代。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电影院。这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得益于( )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蒸汽动力的出现 C. 通讯工具的发明 D. 电力的广泛应用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人学率达97.5%;1900年英国初等学校在校生比1870年增加了5倍;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数量分别降至4.4%和6.3%。这主要是由于( )
A. 工业化的发展 B. 人口快速增长 C. 城市化的发展 D. 人口素质提高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由此可见 ( )
A. 英国向德国勒索钱财意在20年后发动战争
B. 英国与德国的矛盾经过一战没有得到解决
C. 英国从德国得到的钱财使用期限是20年
D. 英国为了20年后的战争与德国签订和约
16. 十月革命是列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思想的胜利,如图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7. 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但仅局限于市场和集市上的小宗交易,而国民经济中银行、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等则主要控制在国家手中。这表明新经济政策 ( )
A.脱离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国情 B.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
C.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市场机制 D.极大地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18. 1933 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 )
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西方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19. 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毛泽东的论断 ( )
A. 莫斯科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战役 D. 攻克柏林战役
20.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使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这段话出自( )
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战争与和平》
C. 《英雄交响曲》 D. 《物种起源》
二、非选择题(共5题,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分)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通史》
材料二: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1分)
22、人类历史上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造就了一批批影响深远的思想巨人,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思想丰碑。结合如图片,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 300年之久。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18世纪开始,法国进步思想家伏尔泰等著书立说,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除。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是什么?“创新”又指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描述的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3)材料三出自哪一部经典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2分)
(4)通过上述材料的阅读,给你的感悟是什么?(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国别 项目 俄国 美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385万吨 1/15
材料一:
材料二: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 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 … … 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摘编自《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19世纪中期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俄国、日本的改革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
材料二: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美国人口的增长更是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材料三: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工业化给西方社会带来的变化。(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2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西方工业化进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1分)
25、(6 分)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一篇 80——120 字左右的小短 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