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考一 2014.2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卷一、选择题1.“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之所以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是因为他( )A.到达了印度,掠取了黄金香料 B.开辟了新航路,为殖民掠夺奠定基础C.征服了大洋,证明了地圆学说 D. 沟通了四大洲,促进了各国友好往来2下列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航海活动中,尚未使用指南针的是(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3下列关于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事件和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宋元时期农牧文化交融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③司马迁撰写《史记》 ④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4.宋元时期游牧文化的代表有( )①汉族的宋 ②党项族的西夏 ③女真族的金 ④契丹族的辽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5.下列关于宋元时期相关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相互征战和和议中碰撞、融合②出现农牧文化交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繁荣、政局稳定③结束北宋、辽、西夏对峙分裂局面的是元朝。1276年,元灭北宋,统一中国。④这一时期的人们在农业上使用秧马,航海上已使用指南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A.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7.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下列属于这个时期的发明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体现这一作用的主要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严惩贪污受贿C.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 D. 颁布均田令9.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张骞出使西域③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④西域都护府的设立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0.秦灭六国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11.贵州册亨县农民覃仕坤种“绿色银行”的致富故事,坚定了贵州退耕还林促经济增长和走以山地找票子的改革之路,这启示我们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是( )A.生态优先 B.优势互补 C.共同富裕 D.因地制宜12.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宣传的是( )A、人文精神 B、天赋人权思想 C、人民主权思想 D、民主观念13.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欧的四位著名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 )①哥伦布 ②迪亚士 ③麦哲伦 ④达·伽马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通过了许多法令来限制王权,其中最重要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1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有( )①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②三国资产阶级都是为了掌握政权,为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革命③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④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6.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中华民国17.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而设立的一个重要机构是( )A、宣政院 B、驻藏大臣 C、西藏自治区 D、伊犁将军18.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发展海外贸易 B、加强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C、宏扬国威 D、为征服亚、非各国做准备19.“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国。金砖国家领导人定期举行会晤,共同探讨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这一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 )①结束“冷战”的愿望 ②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 ③促进世界发展的愿望 ④结成军事同盟的愿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从菲律宾、越南等国侵占我国南海部分岛礁,日本非法窃取我国钓鱼岛,到叙利亚冲突、巴以争端、朝核问题,国际争端从来间断。这说明( )①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不断 ②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的不安全因素在增加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21.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汉书·食货志”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哪次著名改革?(1分)“开阡陌”“急耕战之赏”是指当时推行的哪些举措?(3分)(2)秦始皇的话反映了他对中国历史的最大贡献在哪里?(2分)为有效地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中央集权,秦始皇吸纳了“商君”的哪项重大举措并一直延用至今?(1分)(3)结合“汉书·食货志”内容分析秦始皇所说的“天下初定”的原因。(2分)并说说这对我国如何早日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2分)22.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和民心向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的民本思想】材料一: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一一《话语颜渊》(1)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1分)请根据材料概括其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材料二:见下图。(2)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都与统治者的民本思想有关。我国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家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以巩固天下之本?(2分)唐太宗在位时所开创的盛世局面是什么?(1分)【近代的民生探索】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你认为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1分)【现代的民生实践】材料四:见下表。时间 四大件20世纪50--70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20世纪80--9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21世纪以来 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4)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施了哪些措施?(2分)(至少写出两项)23、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材料二: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材料三: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1分)哥伦布航海最远到达:(1分)(2)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1分)(3)根据材料一说明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1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又是什么?(1分)(4)在纪念哥伦布航海50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材料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3分)从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24、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著名君主,你了解他吗?(10分)材料一:唐太宗统治后期,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善用人才,虚心纳谏。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安定局面,国力逐渐强盛。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1)填一填:材料一中概述了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1分)在汉朝时期还有哪些这样的时期?请列举出名称及在位皇帝。(4分)(2)想一想: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统治思想?(1分)这种思想与诸子百家中谁的思想相一致?(1分)(3)唐朝的强盛对我们今天的发展有什么启示?(3分)25.材料一:2013年3月26-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南非德班举行。这是南非自2010年加入金砖国家以来首次主办金砖国家峰会。材料二:随着一批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使非洲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学生说,“中国制造”质优价廉,帮助他们圆了“手机梦…电视梦…‘汽车梦”等。材料三:2 01 3年4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2 01 3年年会开幕式,本届年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亚洲和世界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1)习近平主席出访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和原则?(2分)(2)结合材料二,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角度分析中非合作的意义。(3分)(3)习近平主席演讲中提到的“携手合作…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4分)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考一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各小题中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卷共有5小题,共50分)21.(1)(2)(3)22.(1)(2)(3)(4)23.(1)(2)(3)(4)24.(1)(2)(3)25.(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考一 2014.2.doc 答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