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夜的危机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近代前夜的危机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地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这个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哪里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
你知道这个故事吗?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夜郎自大的行为?如果有又给你带来过哪些影响?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一: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明朝官员中应起了轩然大波,认为:第一,中国应处于图的正中央;第二,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材料二:乾隆皇帝以所请“与天朝体例”不合,驳回了英国使者马戛尔尼与中国通商的请求,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
表现出明清统治者“夜郎自大”的心态
北京前门商业区
男耕女织彩砖
清《盛世滋生图》
   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中国是“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法国《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在该书《中国》条目中,盛赞“中国民族,其历史之悠久,文化 、艺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至上”。
①传统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的买卖;
②中国一直是周围一些国家臣属或朝贡的对象,统治者习惯了以“天朝大国”自居;
③康乾盛世也的确繁盛一时;
④其他国家学者的赞美。
结合书本P23的内容和以上图片想一想:导致明清统治者产生夜郎自大的原因有哪些?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同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1、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主要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
直接原因:防范自卫(防范倭寇;防范西方殖民者;防范明末抗清武装)
明朝:明朝中叶由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明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
清朝: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是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联系和物资供应。康熙统一台湾后,清政府重开海外贸易,允许外商来华贸易。
乾隆时期,又关闭了其他海港,限定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并只能通过“广州十三行”统一进行商品贸易。
2、闭关锁国政策实施过程:
清朝唯一开放的海关——广州
广州洋行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广州码头,工人正在忙着装卸洋货
议一议: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
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它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使中国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战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二、社会危机
清代人口数变化
清代人均田地变化
1、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田地的矛盾突出
2、统治集团奢侈腐朽
3、各族人民起义不断
三、中国开始落后
  比较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说说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有哪些?(参考阅读卡及第六、七单元)
手工工场
  18、19世纪的中国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专制落后的封建国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工业革命
  18、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
过工业革命发展为新兴的工业资本主义国
家。这些国家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英国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
(民主制度)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经济 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 自然经济
手工生产
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思想文化 自由民主平等 思想专制
比较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说说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有哪些?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
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冲击;
科技文化: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停滞不前;
对外:边疆地区不断遭受外来侵略,对外活动主要是抗击外来侵略。
   比较明清时期和隋唐时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由此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课堂小结
社会危机
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的落后
近代前夜的危机
课堂巩固
1.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2. 以下历史时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是( )
A.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B
D
能力拓展
材料一 隋朝时,和中国通商往来的有十几个国家,到唐朝时发展到70多个国家。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他们的税收。大批外商从陆路、海陆来到长安、洛阳、广州等城市。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因此,清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采取了闭关政策。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唐朝政府采取的是什么对外政策?
(2)清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对外开放,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前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唐朝在国际上的声誉;后者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延伸探究
4. 在2006年举行的国际投资论坛上,吴仪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既定基本国策”的演讲。她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更加重视对外开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把对外开放,吸收外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既定基本国策?
提示:结合汉、唐时期对外开放和交流带来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的结果和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造成的恶果,以及今天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