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调查报告汇报人:李华诚,支信尧,吴雨晴,廖家慧,陈鑫霞,孙舒怡,沈蒋茵目录CONTENTS访谈方法概述访谈提纲访谈对象基本情况简述针对调查所得资料的评述0102访谈方法概述11每周会开展几次综合实践活动?2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在什么时间开展?3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有哪些?4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会如何解决?访谈方法概述——访谈提纲本次访谈共有七个问题,分别为: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会给学生提供哪些方面的指导?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是否会认真完成?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对学生学习有无影响?(针对老师提问)67为了避免访谈内容的枯燥,也会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门课之类的并不在提纲上的问题。访谈方法概述——访谈提纲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有哪些?提问形式口语化在这节课上老师会让你们干什么?访谈方法概述——访谈提纲提问形式口语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会给学生提供哪些方面的指导?遇到困难时,老师有帮忙吗?老师是怎么做的呢?访谈方法概述——访谈对象基本情况简述本次调查所成功访问到的受访者共14位,其中包括3名老师和11名学生。11名学生学段分布在三年级到六年级之间。三到六年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主要时期,学生具有一定的课程经历,能够理解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并给予相应的回答。3名老师具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丰富的经验,对于我们的提问也能很耐心的解答,能够给予我们有效地反馈。访谈对象姓名 身份 所在(教)年级 课程开展时间徐欣怡 学生 三年级 周三下午姚婷婷 学生 三年级 周二、周四下午潘雨舟 学生 四年级 周五下午马皓轩 学生 四年级 周二下午周静怡 老师 三年级 一周两节课(无特定时间)何一帆 学生 三年级 周二下午吴乐兮 学生 三年级 周一、周五下午马骏宸 学生 四年级 周三、周五下午小宋 老师 五年级 周一、周三下午冯天玮 老师 六年级 周三下午段迪瀚 学生 六年级 周三下午宋帆 学生 五年级 周一、周三下午姚媛 学生 三年级 一周两节课(无特定时间)陶依佳 学生 四年级 周三、周五下午针对调查所得资料的评述2课程开展频率一周一次一周两次(约77%)一周三次学生对课程的态度不太认真,可有可无——10%非常喜欢,认真学习——70%十分认真,成绩优秀——20%课程形式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大部分)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目的与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让学生买菜、做菜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体谅父母的辛苦教学生种植蔬菜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调查所得资料的评述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积极影响:做飞机模型和泥塑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去社区做志愿服务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针对调查所得资料的评述课程特性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大部分学校课程的学习都会与学生的生活、自然社会等等相关联据调查显示,学生们会做手工、参观自然博物馆、进行一些大扫除还有种菜浇花等劳动教育以及做青团、包馄饨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活动。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生活能力,有利于他们未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针对调查所得资料的评述课程特性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学生们对于这类综合实践类积极性很高,在这些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去参与课程学习。课程的设计都是由表及里的,同时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实践课程的作业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充满想象力的回答,教师也从来不会去批判学生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不再是单一地听取知识,而是主动的去探究问题团结合作去努力解决针对调查所得资料的评述课程特性此外,在调查所得资料中可以看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全方面切合其理念。养豆芽、包馄饨、做风筝等,都是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性教学生怎么用零花钱,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参观博物馆、做志愿者等实践活动,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能够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针对调查所得资料的评述在对教师在采访记录中可以看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会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会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开展正确的应对措施,这样学生就拥有了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课程特性2022/10/416感谢您的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