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寒假专项训练 化学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寒假专项训练 化学键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寒假专项训练 化学键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少量与反应生成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为
B.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
D.仅含离子键
【答案】C
【知识点】化学键;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其电子式是,A不符合题意;
B.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含有2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B不符合题意;
C.中H显+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为0,可计算出O的化合价为-1,C符合题意;
D.中氢氧根中含有O-H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
B.中心氧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含有两个孤电子对;
D.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氢氧根中含有O-H共价键。
2.(2022高二上·浙江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盐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化学键;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A不符合题意;
B.MgCl2属于盐,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NaOH属于碱,不属于盐,C不符合题意;
D.属于盐,NO3-离子中含有共价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盐是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3.(2022高二上·浙江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水反应过程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所有烷烃分子内都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和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D.和的分子结构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A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解析】【解答】A.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中氢氧键断裂生成的氢离子与CaO中的O结合重新生成氢氧键,A符合题意;
B.若是甲烷分子,则只有极性共价键,而没有非极性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KCl、HCl、KOH溶水都能电出离子,KCl、KOH属于离子化合物,HCl是共价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中H为2电子稳定结构,而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的结合是离子键,非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的结合是共价键;
B、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为非极性共价键结合,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为极性共价键结合;
C、氯化氢不是离子化合物;
D、磷不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
4.(2022高二上·浙江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化学键
【解析】【解答】A.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 O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
B.H2SO4中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的结合是离子键,非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的结合是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5.(2022高二上·成都开学考)下列变化既破坏了共价键又破坏了离子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B.水挥发为水蒸气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氯化镁熔融
【答案】C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键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A.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只破坏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
B.水挥发为水蒸气,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而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没有破坏化学键,B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为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C符合题意;
D.氯化镁为不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熔融时只破坏离子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既破坏了共价键又破坏了离子键的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6.(2022高三上·英吉沙期中)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CH2
B.氯化镁的电子式:
C.质量数为137的钡原子:
D.K+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B
【知识点】元素、核素;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乙烯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官能团不能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镁离子与两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氯离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其电子式为:,故B符合题意;
C.钡原子是56号元素,质量数为137,元素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则质量数为137的钡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K+核内有19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结构简式中官能团不能省略;
B.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
C.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
D.K+核内有19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
7.(2022高二上·南京期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aBr属于离子化合物
B.HCl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
C.热稳定性:
D.卤族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答案】C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键的形成;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NaBr属于离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HCl分子中H和Cl电负性不同,其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则热稳定性HID.卤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极易得到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卤族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aBr由钠离子和溴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
B.HCl中含有H-Cl极性共价键;
D.卤族元素的单质非常活泼,是常见的氧化剂,在自然界中卤素都以化合态存在。
8.(2022高二下·台州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与化学键强弱无关的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C.Li、Na、K、Rb 的熔点逐渐降低
D.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答案】D
【知识点】化学键;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解析】【解答】A.F、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原子序数F<Cl<Br<I,则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与化学键强弱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NaF、NaCl、NaBr、NaI属于离子晶体,影响熔点高低的因素是离子键的强弱,与化学键强弱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碱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为金属单质,原子半径Li<Na<K<Rb,原子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金属晶体的熔点越低,与化学键强弱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F2、Cl2、Br2、I2属于分子晶体,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高,与化学键强弱无关,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B.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
C.金属键越弱,金属晶体的熔点越低;
D.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高。
9.(2022高二下·玉溪期末)过氧化氢()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位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上,两个氧原子位于两平面的交线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H键、O—O键
C.过氧化氢分子的电子式为
D.过氧化氢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B
【知识点】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A.中O为-1价,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故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O键、O-O键,没有H-H键,B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分子中只有共价键,其电子式为,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O键为极性键、O-O键为非极性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过氧化氢含有O-H和O-O键,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O的化合价为-1,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10.(2022高一下·枣庄期末)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是全氮类物质的重要中间体。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个中含有36个质子
B.属于离子化合物
C.结构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D.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答案】A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解析】【解答】A.每个中含有质子数为5×7-1=34,故A符合题意;
B.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中阴阳离子间为离子键,阳离子、阴离子中氮原子为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属于绿色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N原子的质子数为7;
B.由离子和离子构成;
C.之间存在离子键,和中存在共价键;
D.全氮类物质无污染,属于绿色能源。
11.(2022高三上·金山模拟)反应COCl2+4NH3=CO(NH2)2+2NH4Cl可除去COCl2()污染。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COCl2是极性分子 B.NH3电子式:
C.COCl2中含有非极性键 D.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18Cl
【答案】A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根据COCl2的结构式可知,COCl2为平面三角形,由于C﹣Cl键和C=O的键长不相等,则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所以COCl2为极性分子,A符合题意;
B.NH3的电子式为,B不符合题意;
C.根据COCl2的结构式可知,COCl2中只含有极性键,C不符合题意;
D.Cl原子的质子数为17,则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的质量数为17+18=35,应表示为3517Cl,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极性分子中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叠。
B. 注意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
C.共价化合物中,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
D.原子左下角数字表示其质子数。
12.(2022高三上·金山模拟)关于前四周期主族元素6C、12Mg、17Cl、32Ge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Ge)>r(Cl)>r(Mg)>r(C)
B.热稳定性:CH4>GeH4
C.酸性:H2GeO3>HClO4
D.Ge位于第四周期VIA族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C、Ge属于同主族,且C位于第二周期,Ge位于第四周期,Mg、Cl均位于第三周期,由分析可知,原子半径是r(Ge)>r(Mg)>r(Cl)>r(C),A不符合题意;
B.C、Ge属于同主族,且非金属性是C>Ge,所以氢化物热稳定性是CH4>GeH4 ,B符合题意;
C.非金属性是Cl>Ge,所以酸性是HClO4>H2GeO3,C不符合题意;
D.Ge核外电子数依次排布为2、8、18、4,由分析可知,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一般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氢化物越稳定。
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进行分析,注意元素的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13.(2022高三上·金山模拟)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aBr(aq)(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NH4Cl(aq)(FeCl3) NaOH(aq) 过滤
C CO2(CO) CuO粉末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 CH3COOC2H5(CH3COOH) C2H5OH、浓硫酸 加热蒸馏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解答】A.氯水具有氧化性,能将溴化钠和碘化钠氧化,A不符合题意;
B.NaOH可与原物质NH4Cl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B不符合题意;
C.杂质CO与灼热的CuO粉末反应生成Cu和CO2,可将杂质除去,C符合题意;
D.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一般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分液除去杂质乙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氧化性Cl2>Br2>I2,据此分析。
B. NaOH可与原物质NH4Cl反应。
C. 杂质CO与灼热的CuO粉末反应生成Cu和CO2。
D.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14.(2022高三上·临汾期中)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钠在熔融态时的电离方程式:
B.溶液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的离子方程式:
C.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
D.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达:
【答案】D
【知识点】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为Na+和HSO4-,故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故A不符合题意;
B.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可制得粗硅,SiO2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和CO,化学方程式为,故C不符合题意;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的镁离子,2个氯原子从镁原子分别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在镁离子与氯离子的静电作用下结合形成氯化镁,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为Na+和HSO4-。
B.注意Fe的还原性比Cu强。
C.SiO2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和CO。
D.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镁离子与氯离子的静电作用下结合形成氯化镁。
15.(2022高二上·南京期中)反应可用于制取漂白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
C.NaClO的电子式: D.的结构式: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Cl原子没有得失电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A不符合题意;
B.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应为,B不符合题意;
C.NaClO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不符合题意;
D.H2O中H和O之间共用一对电子,其结构式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B.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C.NaClO为离子化合物。
二、综合题
16.()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基态C原子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   , B   ,C   ,D   。
(2)D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示,下同)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
(3)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   周期第   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d区、ds区和f区,则E元素在   区。
(4)用电子式表示B的硫化物的形成过程:   。
(5)写出A的最高价氧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硅;钠;磷;氮
(2)Ne;F
(3)四;Ⅶ;d
(4)
(5)SiO2+2OH-= +H2O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2,所以A是Si。B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则B是Na。基态C原子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则C是P,D是N;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则E是Fe。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的元素名称分别是硅、钠、磷、氮。
(2)N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Ne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
(3)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Ⅶ族,根据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知最后填充的为3d电子,则Fe元素在d区。
(4)硫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
(5)A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硅, 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
化物为氢氧化钠,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 +H2O
【分析】
(1)根据A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为硅元素,B是钠元素,C是磷元素,D是氮元素;
(2)D所在同周期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氖,电负性最大的是本周期氟元素;
(3)根据上述分析E是铁元素,原子序数26,根据价电子排布其第四周期第Ⅶ族,在d区;
(4)硫化钠是粒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过程注意电子的偏转和8电子稳定结构;
(5)A是硅元素,是二氧化硅和强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注意电荷守恒即可。
17.(2021高三上·海淀期中)W、X、Y、Z为同一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 ,X的电离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
/ 738 1451 7733 10540
(1)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用电子式表示WZ的形成过程:   。
(3)下列事实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W可用于制备活泼金属钾
B.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
C.将Z单质通入 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D.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的酸性比 强
(4)为了进一步研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查阅如下资料。
i.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脱水前的化学式通常可以表示为 ,该水化物中的 结构有两种断键方式:断 键在水中电离出 ;断 键在水中电离出 。
ⅱ.在水等强极性溶剂中,成键原子电负性的差异是影响化学键断裂难易程度的原因之一、水化物的 结构中,成键原子电负性差异越大,所形成的化学键越容易断裂。
①已知:O、H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分别为3.5和2.1;某元素M的电负性数值为2.5,且电负性差异是影响 中化学键断裂难易程度的主要原因。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   (填“酸”或“碱”)性,依据是   。
②W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   (写化学式),结合资料说明理由:   。
【答案】(1)第三周期第ⅡA族
(2)
(3)B;C
(4)酸;M和O的电负性差值为1,O和H的电负性差值1.4,根据电负性差异是影响M O H中化学键断裂难易程度的主要原因,明显O-H键更容易断裂,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酸性;NaOH;Na与O的电负性差值比Mg与O的电负性差值大,M O键更容易断裂,所以碱性较强的是NaOH
【知识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4,可知Y为S,W、X、Y、Z为同一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Cl,Y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其他三种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根据X电离能知,该元素位于第ⅡA族,X为Mg元素,W为Na;
(1)X为Mg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
(2)由上面分析可知WZ为氯化钠,NaCl为离子化合物,书写电子式时注意,左边写钠原子和氯原子电子式,右边写氯化钠的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为 ;
(3)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A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不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S的非金属性弱于O,氢化物稳定性H2S小于H2O,B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C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2SO4的酸性强于H2SiO3,D不能元素周期律解释,D不正确;
故答案为:BC。
(4)①根据O、H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分别为3.5和2.1,某元素M的电负性数值为2.5,M和O的电负性差值为1,O和H的电负性差值1.4,根据电负性差异是影响M O H中化学键断裂难易程度的主要原因,明显O-H键更容易断裂,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酸性;
②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Mg(OH)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Na与O的电负性差值比Mg与O的电负性差值大,M O键更容易断裂,所以碱性较强的是NaOH;
【分析】根据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可知Y为S,所以四种元素W、X、Y、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X的第二电离能和第三电离能之间相差很大,说明X失去2个电子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X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X为Mg元素,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W为Na,Z为Cl,再依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及化学键和原子电负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8.(2021高三上·湖北月考)元素周期表在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2)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与 互称为   。
(3)溴化硒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其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溴化硒属于离子化合物
B.原子半径: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溴化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7.72g/mol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
B.化合物 中硫显正价而氯显负价
C.将氯气通入 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的氧化性强
(5)已知滴定实验中常用 标准溶液滴定 生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用电子式表示NaBr的形成过程:   。
【答案】(1)四;ⅦA
(2)同位素
(3)B;C
(4)A;D
(5)
(6)
【知识点】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同位素及其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1)溴元素质子数为35,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ⅦA族。
(2) 与 质子数都为34,中子数分别为44、46,互为同位素。
(3)A.由溴化硒分子的球棍模型知,溴化硒不属于离子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A不正确;
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递减,则原子半径: ,B正确;
C.Se元素的非金属性比Br的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正确;
D.溴、硒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79.90、78.96,溴化硒的分子式为 ,则相对分子质量为317.72,D不正确;
答案为BC。
(4)A.应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正确;
B.化合物 中硫显正价而氯显负价,则S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比氯差,能说明硫元素非金属性比氯弱,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将氯气通入 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氯气置换了硫,则还原性为 ,能说明硫元素非金属性比氯弱,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与酸的氧化性无关,不能说明硫元素非金属性比氯弱,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AD。
(5)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 I2生成 Na2S4O6和I-,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6)NaBr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NaBr的形成过程: 。
【分析】
(1)溴质子数是35,属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
(2)质子相同,中子不同的属于同位素;
(3)根据球棍模型是共价化合物,原子半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均可根据所在位置进行判断,而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
(4)非金属性比较,可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判断;或根据还原性判断;
(5)根据所给的反应物和产物,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配平即可;
(6)此为离子化合物,注意电子式的写法即可。
19.(2021高一下·虹口期末)将高温水蒸气通到硫氰化钾的表面,会发生如下反应:4KSCN+9H2O(g)→K2CO3+K2S+3CO2+3H2S+4NH3。
完成下列填空:
(1)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K2S的电子式   。
(2)K2CO3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属于   晶体。
(3)K2S水溶液呈   (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中c(K+)与c(S2-)之比   2:1(选填“>”、“<”或“=”)。
(4)K2S接触潮湿银器表面时,出现黑色斑点(Ag2S),其化学反应如下:2K2S+4Ag+O2+2H2O→2Ag2S+4KOH
①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②标准状况下,每消耗224m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个。
【答案】(1);
(2)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
(3)碱性;>
(4);0.04NA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晶体;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的应用;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1)S是16号元素,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硫化钾属于离子化合物,钾离子与硫离子间形成离子键,K2S的电子式。故答案为:;;
(2)碳酸钾属于离子化合物,碳酸根离子与钾离子形成离子键,碳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K2CO3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晶体。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
(3)氢硫酸为弱酸,硫化钾溶液水解呈碱性,原因是硫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水电离生成氢氧根的浓度,K2S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K+)与c(S2-)之比>2:1;故答案为:碱性;>;
(4)①得失电子有O2→KOH~4e-,2Ag→Ag2S~2e-,得失电子守恒有:O2→KOH~4e-,4Ag→2Ag2S~4e-,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有2K2S+4Ag+O2+2H2O=2Ag2S+4KOH,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故答案为:;
②方程式中每消耗1molO2,转移电子4mol,则n(e-)=4n(O2)=4× =0.04mol,转移电子数N=nNA=0.04NA;
故答案为:0.04NA。
【分析】(1)S是16号元素;K2S为离子化合物;
(2)一般来说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是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形成的离子晶体;
(3)根据S2-水解分析;
(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分析。
20.(2021高一下·内江期末)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Ⅰ.下列几种微粒或物质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是   。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3)Ⅱ.下表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关信息:
元素 元素的相关信息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Z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Q 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
R 常温下,R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喷口附近沉积
回答下列问题(注:涉及元素的均要用对应元素的元素符号书写作答)
R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4)写出Q与R元素按2:1组成常见物质的电子式的形成过程   。
(5)Z Q R相比,其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6)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Q单质在过量Y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生成黑色颗粒并产生大量白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②④;①②
(2)⑤⑥;⑨⑩
(3)第三周期ⅥA族
(4)
(5)
(6)S;
(7)
【知识点】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同素异形体;无机物的推断;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互为同位素的是和,
故答案为:②④;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是和,质子数分别是6和8,中子数均是8,
故答案为:①②。
(2)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故答案为:⑤⑥,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和,
故答案为:⑨⑩;
(3)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是C;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O;Q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元素,Q是Na;常温下,R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喷口附近沉积,R是S,S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4)Q与R元素按2:1组成常见物质是硫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5)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Z、Q、R相比,其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6)硫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例如硫酸可以制备碳酸可以说明,反应的方程式为;
(7)Na单质在过量Y的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颗粒并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物是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元素的同位素,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为同分异构体;
(3)均为短周期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Y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Y为C;Z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为O;Q在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Q为Na;常温下,R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喷口附近沉积,R为S,在第三周期ⅥA族 ;
(4)Na和S按2:1组成的物质为Na2S,是离子化合物,据此书写;
(5)根据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判断;
(6)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可比较非金属性;
(7)Na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寒假专项训练 化学键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少量与反应生成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为
B.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
D.仅含离子键
2.(2022高二上·浙江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盐是(  )
A. B. C. D.
3.(2022高二上·浙江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水反应过程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所有烷烃分子内都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和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D.和的分子结构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4.(2022高二上·浙江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B. C. D.
5.(2022高二上·成都开学考)下列变化既破坏了共价键又破坏了离子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B.水挥发为水蒸气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氯化镁熔融
6.(2022高三上·英吉沙期中)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CH2
B.氯化镁的电子式:
C.质量数为137的钡原子:
D.K+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7.(2022高二上·南京期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aBr属于离子化合物
B.HCl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
C.热稳定性:
D.卤族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8.(2022高二下·台州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与化学键强弱无关的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C.Li、Na、K、Rb 的熔点逐渐降低
D.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9.(2022高二下·玉溪期末)过氧化氢()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位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上,两个氧原子位于两平面的交线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H键、O—O键
C.过氧化氢分子的电子式为
D.过氧化氢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0.(2022高一下·枣庄期末)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是全氮类物质的重要中间体。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个中含有36个质子
B.属于离子化合物
C.结构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D.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11.(2022高三上·金山模拟)反应COCl2+4NH3=CO(NH2)2+2NH4Cl可除去COCl2()污染。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COCl2是极性分子 B.NH3电子式:
C.COCl2中含有非极性键 D.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18Cl
12.(2022高三上·金山模拟)关于前四周期主族元素6C、12Mg、17Cl、32Ge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Ge)>r(Cl)>r(Mg)>r(C)
B.热稳定性:CH4>GeH4
C.酸性:H2GeO3>HClO4
D.Ge位于第四周期VIA族
13.(2022高三上·金山模拟)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aBr(aq)(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NH4Cl(aq)(FeCl3) NaOH(aq) 过滤
C CO2(CO) CuO粉末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 CH3COOC2H5(CH3COOH) C2H5OH、浓硫酸 加热蒸馏
A.A B.B C.C D.D
14.(2022高三上·临汾期中)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钠在熔融态时的电离方程式:
B.溶液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的离子方程式:
C.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
D.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达:
15.(2022高二上·南京期中)反应可用于制取漂白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
C.NaClO的电子式: D.的结构式:
二、综合题
16.()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基态C原子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   , B   ,C   ,D   。
(2)D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示,下同)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
(3)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   周期第   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d区、ds区和f区,则E元素在   区。
(4)用电子式表示B的硫化物的形成过程:   。
(5)写出A的最高价氧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2021高三上·海淀期中)W、X、Y、Z为同一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 ,X的电离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
/ 738 1451 7733 10540
(1)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用电子式表示WZ的形成过程:   。
(3)下列事实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W可用于制备活泼金属钾
B.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
C.将Z单质通入 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D.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的酸性比 强
(4)为了进一步研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查阅如下资料。
i.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脱水前的化学式通常可以表示为 ,该水化物中的 结构有两种断键方式:断 键在水中电离出 ;断 键在水中电离出 。
ⅱ.在水等强极性溶剂中,成键原子电负性的差异是影响化学键断裂难易程度的原因之一、水化物的 结构中,成键原子电负性差异越大,所形成的化学键越容易断裂。
①已知:O、H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分别为3.5和2.1;某元素M的电负性数值为2.5,且电负性差异是影响 中化学键断裂难易程度的主要原因。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   (填“酸”或“碱”)性,依据是   。
②W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   (写化学式),结合资料说明理由:   。
18.(2021高三上·湖北月考)元素周期表在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2)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与 互称为   。
(3)溴化硒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其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溴化硒属于离子化合物
B.原子半径: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溴化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7.72g/mol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
B.化合物 中硫显正价而氯显负价
C.将氯气通入 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的氧化性强
(5)已知滴定实验中常用 标准溶液滴定 生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用电子式表示NaBr的形成过程:   。
19.(2021高一下·虹口期末)将高温水蒸气通到硫氰化钾的表面,会发生如下反应:4KSCN+9H2O(g)→K2CO3+K2S+3CO2+3H2S+4NH3。
完成下列填空:
(1)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K2S的电子式   。
(2)K2CO3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属于   晶体。
(3)K2S水溶液呈   (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中c(K+)与c(S2-)之比   2:1(选填“>”、“<”或“=”)。
(4)K2S接触潮湿银器表面时,出现黑色斑点(Ag2S),其化学反应如下:2K2S+4Ag+O2+2H2O→2Ag2S+4KOH
①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②标准状况下,每消耗224m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个。
20.(2021高一下·内江期末)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Ⅰ.下列几种微粒或物质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是   。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3)Ⅱ.下表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相关信息:
元素 元素的相关信息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Z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Q 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
R 常温下,R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喷口附近沉积
回答下列问题(注:涉及元素的均要用对应元素的元素符号书写作答)
R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4)写出Q与R元素按2:1组成常见物质的电子式的形成过程   。
(5)Z Q R相比,其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6)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Q单质在过量Y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生成黑色颗粒并产生大量白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键;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其电子式是,A不符合题意;
B.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含有2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B不符合题意;
C.中H显+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为0,可计算出O的化合价为-1,C符合题意;
D.中氢氧根中含有O-H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
B.中心氧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含有两个孤电子对;
D.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氢氧根中含有O-H共价键。
2.【答案】D
【知识点】化学键;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A不符合题意;
B.MgCl2属于盐,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NaOH属于碱,不属于盐,C不符合题意;
D.属于盐,NO3-离子中含有共价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盐是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3.【答案】A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解析】【解答】A.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中氢氧键断裂生成的氢离子与CaO中的O结合重新生成氢氧键,A符合题意;
B.若是甲烷分子,则只有极性共价键,而没有非极性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KCl、HCl、KOH溶水都能电出离子,KCl、KOH属于离子化合物,HCl是共价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中H为2电子稳定结构,而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的结合是离子键,非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的结合是共价键;
B、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为非极性共价键结合,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为极性共价键结合;
C、氯化氢不是离子化合物;
D、磷不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
4.【答案】A
【知识点】化学键
【解析】【解答】A.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 O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A符合题意;
B.H2SO4中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的结合是离子键,非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的结合是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5.【答案】C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键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A.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只破坏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
B.水挥发为水蒸气,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而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没有破坏化学键,B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为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C符合题意;
D.氯化镁为不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熔融时只破坏离子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既破坏了共价键又破坏了离子键的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6.【答案】B
【知识点】元素、核素;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乙烯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官能团不能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镁离子与两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氯离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其电子式为:,故B符合题意;
C.钡原子是56号元素,质量数为137,元素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则质量数为137的钡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K+核内有19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结构简式中官能团不能省略;
B.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
C.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
D.K+核内有19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
7.【答案】C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键的形成;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A.NaBr属于离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HCl分子中H和Cl电负性不同,其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则热稳定性HID.卤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极易得到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卤族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aBr由钠离子和溴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
B.HCl中含有H-Cl极性共价键;
D.卤族元素的单质非常活泼,是常见的氧化剂,在自然界中卤素都以化合态存在。
8.【答案】D
【知识点】化学键;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解析】【解答】A.F、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原子序数F<Cl<Br<I,则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与化学键强弱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NaF、NaCl、NaBr、NaI属于离子晶体,影响熔点高低的因素是离子键的强弱,与化学键强弱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碱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为金属单质,原子半径Li<Na<K<Rb,原子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金属晶体的熔点越低,与化学键强弱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F2、Cl2、Br2、I2属于分子晶体,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高,与化学键强弱无关,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B.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
C.金属键越弱,金属晶体的熔点越低;
D.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高。
9.【答案】B
【知识点】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A.中O为-1价,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故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O键、O-O键,没有H-H键,B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分子中只有共价键,其电子式为,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O键为极性键、O-O键为非极性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过氧化氢含有O-H和O-O键,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O的化合价为-1,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10.【答案】A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解析】【解答】A.每个中含有质子数为5×7-1=34,故A符合题意;
B.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中阴阳离子间为离子键,阳离子、阴离子中氮原子为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属于绿色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N原子的质子数为7;
B.由离子和离子构成;
C.之间存在离子键,和中存在共价键;
D.全氮类物质无污染,属于绿色能源。
11.【答案】A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根据COCl2的结构式可知,COCl2为平面三角形,由于C﹣Cl键和C=O的键长不相等,则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所以COCl2为极性分子,A符合题意;
B.NH3的电子式为,B不符合题意;
C.根据COCl2的结构式可知,COCl2中只含有极性键,C不符合题意;
D.Cl原子的质子数为17,则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的质量数为17+18=35,应表示为3517Cl,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极性分子中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叠。
B. 注意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
C.共价化合物中,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
D.原子左下角数字表示其质子数。
12.【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C、Ge属于同主族,且C位于第二周期,Ge位于第四周期,Mg、Cl均位于第三周期,由分析可知,原子半径是r(Ge)>r(Mg)>r(Cl)>r(C),A不符合题意;
B.C、Ge属于同主族,且非金属性是C>Ge,所以氢化物热稳定性是CH4>GeH4 ,B符合题意;
C.非金属性是Cl>Ge,所以酸性是HClO4>H2GeO3,C不符合题意;
D.Ge核外电子数依次排布为2、8、18、4,由分析可知,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一般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氢化物越稳定。
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进行分析,注意元素的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1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解答】A.氯水具有氧化性,能将溴化钠和碘化钠氧化,A不符合题意;
B.NaOH可与原物质NH4Cl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B不符合题意;
C.杂质CO与灼热的CuO粉末反应生成Cu和CO2,可将杂质除去,C符合题意;
D.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一般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分液除去杂质乙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氧化性Cl2>Br2>I2,据此分析。
B. NaOH可与原物质NH4Cl反应。
C. 杂质CO与灼热的CuO粉末反应生成Cu和CO2。
D.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14.【答案】D
【知识点】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 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为Na+和HSO4-,故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故A不符合题意;
B.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可制得粗硅,SiO2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和CO,化学方程式为,故C不符合题意;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的镁离子,2个氯原子从镁原子分别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在镁离子与氯离子的静电作用下结合形成氯化镁,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为Na+和HSO4-。
B.注意Fe的还原性比Cu强。
C.SiO2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和CO。
D.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镁离子与氯离子的静电作用下结合形成氯化镁。
15.【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Cl原子没有得失电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A不符合题意;
B.中子数为18的Cl原子应为,B不符合题意;
C.NaClO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不符合题意;
D.H2O中H和O之间共用一对电子,其结构式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B.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C.NaClO为离子化合物。
16.【答案】(1)硅;钠;磷;氮
(2)Ne;F
(3)四;Ⅶ;d
(4)
(5)SiO2+2OH-= +H2O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2,所以A是Si。B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则B是Na。基态C原子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则C是P,D是N;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则E是Fe。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的元素名称分别是硅、钠、磷、氮。
(2)N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Ne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
(3)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Ⅶ族,根据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知最后填充的为3d电子,则Fe元素在d区。
(4)硫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
(5)A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硅, 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
化物为氢氧化钠,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 +H2O
【分析】
(1)根据A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为硅元素,B是钠元素,C是磷元素,D是氮元素;
(2)D所在同周期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氖,电负性最大的是本周期氟元素;
(3)根据上述分析E是铁元素,原子序数26,根据价电子排布其第四周期第Ⅶ族,在d区;
(4)硫化钠是粒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过程注意电子的偏转和8电子稳定结构;
(5)A是硅元素,是二氧化硅和强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注意电荷守恒即可。
17.【答案】(1)第三周期第ⅡA族
(2)
(3)B;C
(4)酸;M和O的电负性差值为1,O和H的电负性差值1.4,根据电负性差异是影响M O H中化学键断裂难易程度的主要原因,明显O-H键更容易断裂,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酸性;NaOH;Na与O的电负性差值比Mg与O的电负性差值大,M O键更容易断裂,所以碱性较强的是NaOH
【知识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4,可知Y为S,W、X、Y、Z为同一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Cl,Y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其他三种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根据X电离能知,该元素位于第ⅡA族,X为Mg元素,W为Na;
(1)X为Mg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
(2)由上面分析可知WZ为氯化钠,NaCl为离子化合物,书写电子式时注意,左边写钠原子和氯原子电子式,右边写氯化钠的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为 ;
(3)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A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不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S的非金属性弱于O,氢化物稳定性H2S小于H2O,B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C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2SO4的酸性强于H2SiO3,D不能元素周期律解释,D不正确;
故答案为:BC。
(4)①根据O、H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分别为3.5和2.1,某元素M的电负性数值为2.5,M和O的电负性差值为1,O和H的电负性差值1.4,根据电负性差异是影响M O H中化学键断裂难易程度的主要原因,明显O-H键更容易断裂,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酸性;
②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Mg(OH)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Na与O的电负性差值比Mg与O的电负性差值大,M O键更容易断裂,所以碱性较强的是NaOH;
【分析】根据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可知Y为S,所以四种元素W、X、Y、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X的第二电离能和第三电离能之间相差很大,说明X失去2个电子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X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X为Mg元素,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W为Na,Z为Cl,再依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及化学键和原子电负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8.【答案】(1)四;ⅦA
(2)同位素
(3)B;C
(4)A;D
(5)
(6)
【知识点】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同位素及其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1)溴元素质子数为35,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ⅦA族。
(2) 与 质子数都为34,中子数分别为44、46,互为同位素。
(3)A.由溴化硒分子的球棍模型知,溴化硒不属于离子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A不正确;
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递减,则原子半径: ,B正确;
C.Se元素的非金属性比Br的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正确;
D.溴、硒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79.90、78.96,溴化硒的分子式为 ,则相对分子质量为317.72,D不正确;
答案为BC。
(4)A.应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正确;
B.化合物 中硫显正价而氯显负价,则S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比氯差,能说明硫元素非金属性比氯弱,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将氯气通入 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氯气置换了硫,则还原性为 ,能说明硫元素非金属性比氯弱,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与酸的氧化性无关,不能说明硫元素非金属性比氯弱,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AD。
(5)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 I2生成 Na2S4O6和I-,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6)NaBr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NaBr的形成过程: 。
【分析】
(1)溴质子数是35,属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
(2)质子相同,中子不同的属于同位素;
(3)根据球棍模型是共价化合物,原子半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均可根据所在位置进行判断,而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
(4)非金属性比较,可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判断;或根据还原性判断;
(5)根据所给的反应物和产物,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配平即可;
(6)此为离子化合物,注意电子式的写法即可。
19.【答案】(1);
(2)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
(3)碱性;>
(4);0.04NA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晶体;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的应用;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1)S是16号元素,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硫化钾属于离子化合物,钾离子与硫离子间形成离子键,K2S的电子式。故答案为:;;
(2)碳酸钾属于离子化合物,碳酸根离子与钾离子形成离子键,碳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K2CO3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晶体。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
(3)氢硫酸为弱酸,硫化钾溶液水解呈碱性,原因是硫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水电离生成氢氧根的浓度,K2S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K+)与c(S2-)之比>2:1;故答案为:碱性;>;
(4)①得失电子有O2→KOH~4e-,2Ag→Ag2S~2e-,得失电子守恒有:O2→KOH~4e-,4Ag→2Ag2S~4e-,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有2K2S+4Ag+O2+2H2O=2Ag2S+4KOH,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故答案为:;
②方程式中每消耗1molO2,转移电子4mol,则n(e-)=4n(O2)=4× =0.04mol,转移电子数N=nNA=0.04NA;
故答案为:0.04NA。
【分析】(1)S是16号元素;K2S为离子化合物;
(2)一般来说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是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形成的离子晶体;
(3)根据S2-水解分析;
(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分析。
20.【答案】(1)②④;①②
(2)⑤⑥;⑨⑩
(3)第三周期ⅥA族
(4)
(5)
(6)S;
(7)
【知识点】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同素异形体;无机物的推断;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互为同位素的是和,
故答案为:②④;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是和,质子数分别是6和8,中子数均是8,
故答案为:①②。
(2)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故答案为:⑤⑥,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和,
故答案为:⑨⑩;
(3)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是C;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O;Q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元素,Q是Na;常温下,R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喷口附近沉积,R是S,S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4)Q与R元素按2:1组成常见物质是硫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5)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Z、Q、R相比,其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6)硫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例如硫酸可以制备碳酸可以说明,反应的方程式为;
(7)Na单质在过量Y的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颗粒并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物是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元素的同位素,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为同分异构体;
(3)均为短周期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Y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Y为C;Z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为O;Q在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Q为Na;常温下,R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喷口附近沉积,R为S,在第三周期ⅥA族 ;
(4)Na和S按2:1组成的物质为Na2S,是离子化合物,据此书写;
(5)根据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判断;
(6)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可比较非金属性;
(7)Na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