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4张PPT。进步思潮

与世俗文化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纲常礼教腐朽、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因循死板;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一、进步思潮1.背景1)明朝晚期“异端”思想家李贽《藏书》《焚书》2.表现:资料2: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的思想:你觉得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言论会产生什么影响? (1)否定孔孟学说和“四书五经”的权威。
(2)批判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唤醒人们反抗权威,追求自由的意识,对当时的政治体制造成冲击。 (1)君主专制是诸多弊端根源。
(2)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材料反映了黄宗羲哪些观点?2)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3)“重农抑商”观念受到挑战资料1 明代学者李维桢记陕西商人王来聘诫子孙之语曰:“四民之业,惟士为尊,然无成则不若商贾。”
资料2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工商皆本”。
资料3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资料4 雍正时山西巡抚奏折上说,山西“子孙后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说一说,明清之际,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了怎样的挑战,并分析导致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 资料1 世间人睁眼观看,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称意,没了他寸步也难。拐子有钱,走歪步合款;哑巴有钱,打手势好看。如今人敬的是有钱,蒯【kuǎi】文通无钱也说不过潼关。实言,人为铜钱,游遍世间。实言,求人一文,跟后擦前。明.朱载堉《山坡羊 · 钱是好汉》
资料2 课本P15陆楫和顾公爕的资料1、社会风尚的变化以上资料说明明清时期社会风尚、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世俗文化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明清小说2、市民文学兴起:古典小说成为文学主流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朝清朝清朝清朝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以揭露科举制度腐败为主。借写妖狐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被公认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是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明清小说一览表列表归纳被誉为“四大名著”3、欣赏戏剧成为主要的娱乐形式19世纪中期,一种以徽、汉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新剧种初步形成——京剧。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乾隆55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它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的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昆曲4、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定型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课堂小结李贽 追求个性自由发展
黄宗羲 批判皇权,进步思潮“重农抑商”观念受挑战传统节日基本定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被誉为“四大名著”) 世俗文化社会风尚的变化(拜金逐利、金钱至上、奢侈享乐)
古典小说成文学主流欣赏戏剧成为主要的娱乐形式
(京剧、昆曲)1.明末清初,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思想家是(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范缜
2.随着商业化程度的逐渐加深, 观念受到挑战, 成为社会风尚。( )
A.以农为本 拜金逐利 B.重农抑商 金钱至上
C.以农为本 勤俭节约 D.重农抑商 唯利是图
3.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的新剧种是( )
A.京剧 B.昆曲 C.越剧 D.黄梅戏学以致用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