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刷子李 课件+教案+学习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刷子李 课件+教案+学习单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2
0
2
3
2023年春人教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1课时
第2课时
14 刷子李
zi
解读课题,了解背景
第1课时
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节选自《俗世奇人》
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角为什么叫“刷子李”?
因为他刷墙本领高,再加上他姓李,所以叫“刷子李”。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仿照课文标题,给身边的人取称号。
人物
姓氏
特长
称号
爸爸

厨艺高超
厨神张
初读课文,规律识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
2.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蘸浆 和着琴音 露馅儿
能耐有假 名气有诈 发怔发傻
包袱 师傅
特点:都是多音字
特点:尾字都读轻声
特点:都是有天津特色的词语

(一)jiānɡ
①较浓的液体 ~果│豆~。
②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或衣服使
干后发硬发挺 ~洗│~衣服。
(二)jiànɡ
同“糨”。液体很稠。现在一般写作“糨”。
“和”五音适用范围不同
hè→指声音相应,跟着唱、说或“和诗、和韵”等。
【附和】
hú→指打麻将、玩纸牌中取胜。【和牌】
hé→多用于表示人的态度、性情、关系或事物状态,还
用于介词、连词及国名、姓氏等。【我和你】
huó→指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
huò→指加水搅拌、混合。并用于量词。【和弄】

lòu
【露馅儿】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暴露出来。

【露水】、【露珠】

zhènɡ
zhēnɡ
【发怔发傻】
【怔忡】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3题
3.《刷子李》选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
(著作),请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冯骥才,当代作家和民间艺术工作者。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主要作品:《雕花烟斗》《神鞭》《俗世奇人》等。
冯骥才
《俗世奇人》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4题
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刷子李》
主要人物
人物关系
课文叙述视角
刷子李、曹小三
师徒
曹小三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5题
5.简单地说说《刷子李》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课文讲了徒弟曹小三对有关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传说一直半信半疑,学徒第一天,他亲眼看到师傅的绝活后,不由得对师傅佩服至极的故事。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6题
6.你认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认为刷子李是一位___________的人。
技艺高超
聚焦表达,了解正面描写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描写刷子李的句子,并进行批注,再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学会正面描写,边读边批注。
画“____”表现了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
画“ ”表现了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
画“ ”表现了刷子李_________。
____
____
画“ ”表现了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貌
动作
刷完后的效果
语言
刷子李技艺高超
对自己的技艺充满自信
刷墙时的轻巧和节奏感
技艺高超
心思缜密,对自己的技艺非常自信
课文原文
描写方法
批注
“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外貌描写
充满自信
“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
动作描写
轻巧和节奏感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刷墙效果
手法高超
“你以为……你再仔细瞧瞧吧”
语言描写
心思缜密
在描写人物时,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这种写作方法叫作正面描写。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第2课时
齐读下面词语。
蘸浆 和着琴音 露馅儿
能耐有假 名气有诈 发怔发傻
包袱 师傅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心理描写
半信半疑
聚焦曹小三,了解侧面描写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曹小三的语句,在空白处做好批注。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崇敬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心理描写
质疑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崇敬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快速默读课文,感受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思考原因,并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白点:
曹小三的心理:
听说干完活,身上没有白点
一个白点也没有
白点是个小洞
出现黄豆大小的白点
半信半疑
崇敬
质疑
崇敬
像这样通过描写其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的方法叫作侧面描写,往往起到衬托的作用。
课堂练笔,迁移运用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课堂小练笔。
请用《刷子李》这节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择身边的一位有着“绝活”的奇人写一个片段。
要求:①用多种方法正面描写人物特点。
②还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侧面衬托出人
物的主要特点。
③语言通顺、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王玲站在讲台上,拿起扩音器,摆好姿势,清了清嗓子,一脸陶醉地开始唱了起来……她的声音时而高亢,如流水倾泻而下,时而婉转,如黄鹂啼叫,每一个音符都牵动着听众的心。台下的同学都被她的声音深深吸引,如痴如醉,一曲结束,大家还意犹未尽。
展示小练笔,其他同学试评价。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
]
比喻句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不足之处:在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时,篇幅较短,不够细致。
优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巩固字词,拓展阅读
活动三:词语听写。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选自“课后拓学单”活动
活动: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除了刷子李以外,还有很多奇人,如泥人张、风筝魏、张大力、苏七块、冯五爷、神医王十二等。请你认真阅读《俗世奇人》后,选择其中三人,完成下面的表格,并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位奇人和同学们讲一讲他(她)的故事。
1.关注奇人的外貌和本领。
奇人称号
外貌
本领
选自“课后拓学单”活动
2.我对书中____________的印象最深刻,让我来讲讲
他(她)的故事吧。
要求:①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讲清楚主要人物的表现;
③讲清楚周围人物的反应;
④注意加入你的动作、表情、语气的变化,使得
故事更为生动。
板书设计
刷子李
外貌描写→充满自信
动作描写→轻巧和节奏感
刷墙效果→手法高超
语言描写→心思缜密
刷子李
曹小三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感谢聆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14   刷子李
!" !"#
1.我已经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了      遍
2.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蘸浆              和着琴音                露馅儿
能耐有假 名气有诈 发怔发傻
包袱 师傅
3. 刷子李 选自          (作者)的              (著作) 请搜集资料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4.根据课文内容 填写下表
刷子李
主要人物 人物关系 课文叙述视角
刷子李、曹小三 师徒 曹小三
5.我能简单地说说 刷子李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徒弟曹小三对有关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传说一直半信半疑 学徒第一天 他亲
眼看到师傅的绝活后 不由得对师傅佩服至极的故事
6.我认为刷子李是一位  技艺高超  的人
第 1 课时
!" !"#
! " # 仿照课文标题 给身边的人取称号
人物 姓氏 特长 称号
爸爸 张 厨艺高超 厨神张
6  2



! " # 学会正面描写 边读边批注
第 2 课时
!" !"#
! " # 快速默读课文 感受曹小三的心理变化 思考原因 并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 " # 课堂小练笔
    请用 刷子李 这节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选择身边的一位有着“绝活”的奇人写一个片段
    要求:①用多种方法正面描写人物特点
②还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 侧面衬托出人物的主要特点
③语言通顺、流畅 字数 150 字左右
    王玲站在讲台上 拿起扩音器 摆好姿势 清了清嗓子 一脸陶醉地开始唱了起
来 她的声音时而高亢 如流水倾泻而下 时而婉转 如黄鹂啼叫 每一个音符都牵动
着听众的心 台下的同学都被她的声音深深吸引 如痴如醉 一曲结束 大家还意犹未尽
五年级 下册 6  3
! " # 词语听写
         
         
         
 
!" !"#
冯骥才的 俗世奇人 除了刷子李以外 还有很多奇人 如泥人张、风筝魏、张大力、苏七块、冯
五爷、神医王十二等 请你认真阅读 俗世奇人 后 选择其中三人 完成下面的表格 并选择印象深
刻的一位奇人和同学们讲一讲他(她)的故事
1.关注奇人的外貌和本领
奇人称号 外貌 本领
2.我对书中              的印象最深刻 让我来讲讲他(她)的故事吧
要求:①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讲清楚主要人物的表现
③讲清楚周围人物的反应
④注意加入你的动作、表情、语气的变化 使得故事更为生动
6  4














14   刷子李
!" !"#
1.我已经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了      遍
2.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蘸浆              和着琴音                露馅儿
能耐有假 名气有诈 发怔发傻
包袱 师傅
3. 刷子李 选自  冯骥才  (作者)的  俗世奇人   (著作) 请搜集资料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冯骥才 当代作家和民间艺术工作者 1942 年出生于天津 祖籍
浙江宁波 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主要作品: 雕花烟斗 神鞭 俗世奇人 等
4.根据课文内容 填写下表
刷子李
主要人物 人物关系 课文叙述视角
刷子李、曹小三 师徒 曹小三
5.我能简单地说说 刷子李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徒弟曹小三对有关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传说一直半信半疑 学徒第一天 他亲
眼看到师傅的绝活后 不由得对师傅佩服至极的故事
6.我认为刷子李是一位  技艺高超  的人
第 1 课时
!" !"#
! " # 仿照课文标题 给身边的人取称号
人物 姓氏 特长 称号
爸爸 张 厨艺高超 厨神张
6  2



! " # 学会正面描写 边读边批注
第 2 课时
!" !"#
! " # 快速默读课文 感受曹小三的心理变化 思考原因 并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 " # 课堂小练笔
    请用 刷子李 这节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选择身边的一位有着“绝活”的奇人写一个片段
    要求:①用多种方法正面描写人物特点
②还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 侧面衬托出人物的主要特点
③语言通顺、流畅 字数 150 字左右
    王玲站在讲台上 拿起扩音器 摆好姿势 清了清嗓子 一脸陶醉地开始唱了起
来 她的声音时而高亢 如流水倾泻而下 时而婉转 如黄鹂啼叫 每一个音符都牵动
着听众的心 台下的同学都被她的声音深深吸引 如痴如醉 一曲结束 大家还意犹未尽
五年级 下册 6  3
! " # 词语听写
刷 浆   师 傅   包 袱   屏 障   芝 麻   神 圣
侵 犯   轰 然   难 堪   诈 降   拿 捏   发 怔
粉 刷   绝 活   派 头   手 法   鼓 点   衔 接
露 馅 儿   傻 乎 乎
!" !"#
冯骥才的 俗世奇人 除了刷子李以外 还有很多奇人 如泥人张、风筝魏、张大力、苏七块、冯
五爷、神医王十二等 请你认真阅读 俗世奇人 后 选择其中三人 完成下面的表格 并选择印象深
刻的一位奇人和同学们讲一讲他(她)的故事
1.关注奇人的外貌和本领
奇人称号 外貌 本领
2.我对书中              的印象最深刻 让我来讲讲他(她)的故事吧
要求:①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讲清楚主要人物的表现
③讲清楚周围人物的反应
④注意加入你的动作、表情、语气的变化 使得故事更为生动
6  4














14 刷子李
1.认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4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6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 3.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人物的特点。 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品词析句 诵读感悟 积累运用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4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6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 3.了解正面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板块一 解读课题,了解背景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许多特点各异的人物,比如,有运用动作描写写了机灵的—— 生:小嘎子。 师:有运用外貌描写写了高大健壮、充满活力的—— 生:祥子。 师:有通过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写了极度吝啬的守财奴—— 生:严监生。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人物——刷子李。(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文题目。(生齐读课题) 师:刷子李中的“子”应该念轻声,听我读,“刷子李”。谁来读读?(指名读) 师:这篇课文《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一本书《俗世奇人》,其中描写刷子李的部分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一起来看看。 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师:大家能告诉我这篇课文的主角为什么叫“刷子李”吗? 生:因为他刷墙本领高,再加上他姓李,所以叫“刷子李”。 师:原来“刷子李”的称号是这么来的。假如我们身边有人也有特别能干的地方,你也可以给他们这样取名字。想想你的身边有哪些人也有绝活,给他们像“刷子李”这样取取名字吧。(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仿照课文标题,给身边的人取称号。 人物姓氏特长称号爸爸张厨艺高超厨神张
生:我爸爸姓张,他厨艺特别厉害,可以取名“厨神张”。 生:我的同桌篮球打得特别好,他姓高,我们可以称呼他为“篮球高”。 生:班上的一个女生姓李,她参加了学校的排球队,还是校队主力,我们可以称呼她“排球李”。 师:真不错,看来你们掌握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刷子李有什么神奇之处,作者又是如何把他的神奇之处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的。 板块二 初读课文,规律识字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由读课文) 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的几个词语,课前预学单中也布置过,你们谁来读读这些词语?(出示课前预学单第2题,指名读。) 2.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蘸浆          和着琴音         露馅儿 能耐有假 名气有诈 发怔发傻 包袱 师傅 师:你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三组词各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组词语里有多音字“浆”“和”“露”。 师:“浆”在“刷浆”一词中读一声jiānɡ,文中指较浓的粉浆。那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 生:jiànɡ。 师:它读四声时,同“糨”。(课件出示多音字“浆”) 浆 jiānɡ    jiànɡ (一)jiānɡ ①较浓的液体 ~果丨豆~。②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或衣服使干后发硬发挺?~洗丨~衣服。 (二)jiànɡ 同“糨”。液体很稠。现在一般写作“糨”。 师:这里的“和”读什么音? 生:“和着琴音”的“和”读hè,文中指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好像在和谐地跟着琴音。 师:很好。“和”的读音比较多,共五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和”五音适用范围不同 hé→多用于表示人的态度、性情、关系或事物状态,还用于介词、连词及国名、姓氏等。【我和你】 hè→指声音相应,跟着唱、说或“和诗、和韵”等。【附和】 hú→指打麻将、玩纸牌中取胜。【和牌】 huó→指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 huò→指加水搅拌、混合,并用于量词。【和弄】 师:“露馅儿”中的“露”有几种读音?“露馅儿”是什么意思? 生:“露馅儿”中的“露”读lòu。“露馅儿”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暴露出来。 生:还有一个读音是lù,比如露水、露珠等。 师:同学们真不错。其实第二组词语也有多音字,你发现了吗? 生:“发怔发傻”中的“怔”在这个词语中读四声zhènɡ,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一声zhēnɡ,可以组词“怔忡”。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这个“怔”字,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它的部首是“忄”,而“发怔发傻”中的“傻”字笔画较多,容易错误,伸出右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学生跟随教师口令书空写) 师:第三组词语的尾字读音有什么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生:第三组词语的尾字都读轻声,虽然“袱”和“傅”标音不同,但在这两个词语中都读轻声。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读读“包袱”“师傅”,注意尾字读轻声。(生齐读) 师:老师提醒一下大家,《刷子李》这篇课文选自《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用天津方言,以短篇小说的方式,讲述了生活在天津的诸多奇人妙事,第二组词语是有天津特色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组词语。(生读词语) 师:刚才我们提到了作者冯骥才,你们对他了解多少呢?(出示课前预学单第3题) 3.《刷子李》选自冯骥才(作者)的《俗世奇人》(著作),请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冯骥才,当代作家和民间艺术工作者。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主要作品:《雕花烟斗》《神鞭》《俗世奇人》等。 (指名读搜集的资料) 师:了解作者,我们再来看看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又是以谁的视角来讲述的。(出示课前预学单第4题) 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刷子李》主要人物人物关系课文叙述视角刷子李、曹小三师徒曹小三
生:本课主要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刷子李,一个是曹小三。刷子李是曹小三的师傅。课文主要是以曹小三的视角来讲述他师傅的故事的。 师:课前预习作业中,要求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一说?(出示课前预学单第5题) 生:课文讲了徒弟曹小三对有关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传说一直半信半疑,学徒第一天,他亲眼看到师傅的绝活后,不由得对师傅佩服至极的故事。 师: 那么你认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出示课前预学单第6题) 生:我认为刷子李是一位技艺高超的人。(师相机板书:技艺高超) 师:老师给你点赞,你的概括简洁明了。 板块三 聚焦表达,了解正面描写 师: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自然要写出人物的特点,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一般会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呢? 生:一般会通过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师:我们知道了刷子李粉刷技艺十分高超,那么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呢?请大家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刷子李的句子,并进行批注,再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部交流。)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描写刷子李的语句呢?(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学会正面描写,边读边批注。 师:我们先来关注刷子李的装束、动作以及刷墙效果这三个方面,说说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技艺高超的特点。 生:“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他的衣着、规矩都十分奇特,从这奇特的衣着与规矩中可以看出刷子李对自己的技艺十分自信。 师:(师相机板书:外貌描写 充满自信)说得不错,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自然段的这两句话。(生齐读) 师:还有直接描写刷子李的部分吗?谁来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是第5自然段,“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这都是对刷子李刷墙时的动作进行描写,可以看出刷子李刷墙时的娴熟、轻巧和节奏感,也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 师:(师相机板书:动作描写 轻巧和节奏感)这部分写得特别精彩,我们一起读一读,同学们边读边做动作来展示。(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部分原文)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生边读边做动作) 师:你们不仅读得好,动作也做得十分优美。在上面这段话中,为了写刷子李本领高强,作者除了用动作描写,还用了其他方法,你看出来了吗? 生:“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作者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师:在对比中突出人物特点。还有吗? 生:这段话还写了刷墙的效果,如“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这也反映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师:(师相机板书:刷墙效果 手法高超)你找到了刷子李刷好的墙面的特征,这究竟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呢?为什么? 生:这是直接描写。因为从刷子李刷好的墙面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刷子李手法的高超。 师:读了这段话,我们发现,这刷子李哪还是一个粉刷匠啊,他简直就是一位舞蹈家、演奏家、艺术家。谁再来交流交流直接描写刷子李的句子? 生:我交流的内容在第8自然段,“你以为……你再仔细瞧瞧吧”,这里是对刷子李的语言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刷子李心思非常缜密,能一眼看出曹小三心底的疑惑,可见刷子李对自己高超技艺的自信。 师:(师相机板书:语言描写 心思缜密)不错,刷子李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心思也非常缜密。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刷子李这部分的语言,读出那份自信。(指名读) 师:我们来看看板书,不难发现作者是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以及刷墙效果这几个方面正面、直接地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充满自信、心思缜密的人物特点,这种写作方法叫作正面描写。(师相机板书:正面描写) 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题目是“刷子李”,全文也写了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可是却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曹小三,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1.课程开始以“刷子李”这个题目作为切入口,并补充相关资料,体会天津特色的称谓,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进来。 2.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要求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在本课教学中,除了重点突出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的讲解外,还强调了正面描写的写作方法,为后面的习作作好准备。 3.在课堂的尾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学习的期待与兴趣。题目是“刷子李”,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曹小三呢?留有疑问与空白,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下一节课的开展。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课文题目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感受题目的独特之处,并顺势进行扩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的同时,理清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设计意图 通过品读直接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从而指导学生明白正面描写的表达方法。在课堂的尾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学习的期待与兴趣。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 2.能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写身边的奇人。 板块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刷子李》,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你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生齐读。) 蘸浆 和着琴音 露馅儿 能耐有假 名气有诈 发怔发傻 包袱 师傅 师:读得很准确,看来你们对重点词语掌握得非常好。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作者通过抓住刷子李的外貌、动作、语言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知道了像这样直接对主人公的描写叫作——正面描写。那么老师也给大家留下了疑问:全文明明写的是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去描写曹小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块二 聚焦曹小三,了解侧面描写 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曹小三的语句,用红笔标出来,在空白处做好批注,并完成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的思维导图。(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快速默读课文,感受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思考原因,并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思维导图。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曹小三跟着师傅的第一天,他最关心什么? 生: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师:我们就随着曹小三的目光,也来找一找刷子李身上的白点,而在关注白点的过程中,曹小三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师:这个时候曹小三对刷子李的情感是怎样的? 生:刷浆时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这实在难以想象,感觉太神乎其神了,行外的没见过,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对于从未见过的曹小三来说,他肯定是半信半疑的,毕竟这是传说,太不可思议了。 师:你理解得不错,传说太神了,又没亲眼见过,所以曹小三半信半疑。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师:此时,曹小三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生:从第6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这是对曹小三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居然”一词表明曹小三对于没有一个粉点这种情况非常惊讶,从“神圣不可侵犯”可以看出他从心里已经对刷子李的刷墙技艺佩服至极,从半信半疑变成了对刷子李的崇敬之情。(师相机板书: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师:传说变成了现实,半信半疑变成了崇敬,我们接着交流。谁继续说说? 生:我要交流的是第7自然段。这是对曹小三的心理描写,他在想:完了,师傅竟然露馅儿了,原来师傅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刚才我还那么崇敬他,可现在怎么会这样呢?哎,真是令人失望。 师:是啊,刷子李的裤子上怎么有白点呢?怎么跟传说中的不一样呢?这个白点真是太刺眼了,太令人失望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上的这两句话,读出曹小三的失落感。(学生朗读)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师:谁来继续交流? 生:我想说的是课文第8~11自然段。从“凑上脸用神再瞧”“发怔发傻”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曹小三发现白点是个小洞时,他对师傅马上由质疑变成了崇敬,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师相机板书:神态描写)最后,曹小三被师傅的高超技艺所折服,不禁—— 生:发怔发傻。 师:让我们带着崇敬的感情读读这两句话吧!(生读句子)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师:这一天曹小三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跌宕起伏。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围绕一个白点,将情节设计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答案) 师: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的板书,作者通过对曹小三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写出了他的举止和心理变化,更加衬托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像这样通过描写其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的方法叫作侧面描写,往往起到衬托的作用。(教师板书:侧面描写) 板块三 课堂练笔,迁移运用 师:同学们,作者用他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俗世中的奇人异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奇人,他们都有许多绝活,让人赞叹不已,请你们和同桌说说身边有哪些人的某个特长特别神奇的。(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身边的“奇人”呢? 生:我妈妈虽然工作挺忙的,可是她非常喜欢做饭。不仅如此,她做的饭菜色、香、味俱全,种类特别多,中餐那就不在话下了,她还喜欢研究西餐、韩餐等等,比外面餐厅做得更好吃。好多亲戚、朋友都对她的厨艺赞不绝口。 师:你从色香味俱全和种类多等方面直接表现了妈妈的厨艺高超,又从周围的人,诸如亲戚、朋友的反应侧面说明了妈妈的厨艺十分厉害,看来这节课你收获的写人妙招可真多。 生:我的同桌特别厉害,号称“飞毛腿”,他跑得特别快,是校田径队的,每次学校举行的跑步比赛他都是第一名,而且他代表学校参加了区里的比赛,也取得了第一名。 师:这么多第一名证明了他的实力。 生:我的姐姐踢毽子非常厉害,基本上毽子可以一直不落地,她还会变换各种姿势来踢,既有数量保证,姿势也很优美。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奇人”真的特别多,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自己心目中的奇人写下来。(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的题干部分) 活动二:课堂小练笔。 请用《刷子李》这节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择身边的一位有着“绝活”的奇人写一个片段。 要求:①用多种方法正面描写人物的特点。 ②还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侧面衬托出人物的主要特点。 ③语言通顺、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们笔下的“奇人”?(投影学生小练笔作品) 王玲站在讲台上,拿起扩音器,摆好姿势,清了清嗓子,一脸陶醉地开始唱了起来……她的声音时而高亢,如流水倾泻而下,时而婉转,如黄鹂啼叫,每一个音符都牵动着听众的心。台下的同学都被她的声音深深吸引,如痴如醉,一曲结束,大家还意犹未尽。 师:接下来,大家当评委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小练笔,可以参照黑板上的板书来进行评价,谁来尝试点评一下? 生:我认为这位同学写得非常好,我读完以后就感受到了王玲唱歌唱得非常好。他运用了动作描写,比如,王玲“站”在讲台上,“拿”起扩音器,“摆”好姿势,“清”了清嗓子;还有神态描写,如“一脸陶醉地开始唱了起来”,来描写王玲的特点,写得非常具体。 师:你关注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给你点赞。还有谁来点评? 生:我觉得在描写王玲的声音时,用了一些比喻句,如“她的声音时而高亢,如流水倾泻而下,时而婉转,如黄鹂啼叫”,形容得非常贴切,把她声音好听并情感真挚的特点正面直接地写了出来,我觉得这里特别好,值得我们学习。 师:你分析得真不错,这属于正面描写。那么这段话中有侧面描写吗? 生:他不仅直接正面地描写了王玲的动作、神态和声音,还描写了周围人的反应,比如,“台下的同学都被她的声音深深吸引,如痴如醉,一曲结束,大家还意犹未尽”一句,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了王玲唱歌好听。 师:所以我们在描写一个人物的特点时,不仅可以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正面描写,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呢? 生: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来衬托主要人物。 师:非常正确,还有同学想评价一下作品的不足吗? 生:我想提个意见,我觉得他在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时,篇幅较短,不够细致,可以选择一两个表现典型的听众,着重写这一两个人的动作、神态等,我想这样会显得更为细致、更为真实。 师:你的意见真不错,小作者可以加以修改。看来同学们对照着板书都知道怎样赏析和评价作品了,现在请大家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练笔。 板块四 巩固字词,拓展阅读 师:课文我们讲完了,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和后面词语表中要求掌握的词语,过一会儿我们来写一写这些字词。(生看字词) 师:同学们是不是将字词都牢记在心了?现在我们来听写词语。(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课件播报,学生写。) 师:作者写的奇人除了刷子李,还有泥人张、风筝魏、张大力……许许多多的人物不仅本领高强,而且人物特点鲜明。作者又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把这些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呢?这就需要大家进入到书籍《俗世奇人》中寻找了。请各位同学课后拓展阅读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我们再一起交流交流。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出示第2课时课后拓学单) 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为主体,借助曹小三的视角表现出来。本节课以刷子李和曹小三为主线来讲解,分别让学生感受、交流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来感受人物形象,并从中明白对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属于正面描写,对周围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是侧面描写,达到本课的写作方法上的目标。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正面描写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为后面侧面描写的讲授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使得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过程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让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笔下人物的鲜活,最后点明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侧面描写对于表现人物特点方面的作用。 设计意图 课堂上的小练笔,直接将课堂上习得的写作方法实践运用,可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练笔情况直接当堂讲解,效果更为高效。 设计意图 列举更多如刷子李般厉害的人物,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学生阅读《俗世奇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