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下社会五单元 第二课 山川秀美(课时3 母亲河 导学案)主备 :朱建国 审核:曹曦授课时间课 时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地图,了解黄河、长江的概况。2.通过搜集资料,分析黄河、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树立保护母亲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黄河、长江的作用。难点:了解长江、黄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黄河、长江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三、【课前预习导学】1.浙江省的母亲河是什么河流?流经桐乡的是什么河流?它们有什么不同点?①浙江省: ;桐乡: ②不同点: 2.下列诗句各反映了长江、黄河的什么水文特征?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③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⑤黄河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 ⑥黄河九曲十八道弯,一碗河水半碗沙。―― ⑦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⑧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四、【课堂导学】 第三节 母亲河(一)中国的河湖概况(观察P17图5—24“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⒈中国的地势和气候对河流与湖泊的影响地势的影响: 。气候的影响: 。2.母亲河人们常把某条河流称为母亲河,请你说说下列母亲河分别是什么?①中华民族: 、 ;②东北: ;③新疆: ;④广东: ;⑤湖南: ;⑥江西: ;⑦福建: 。3.中国的湖泊最大的湖泊: ;最大的咸水湖: ;最大的淡水湖 ;海拔最高的湖泊: ;海拔最低的湖泊: 。(二)黄河和长江(预习课本,观察课本图5-25、5-27、5-28及图册P12页,完成下列表格。)黄河与长江的概况比较项目黄 河长 江形状 象中文字 象2个英文字母 发源地 山脉北麓 山脉主峰 雪峰(你从雪山走来)长度、地位 多千米,中国第 长河(黄河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 多千米,中国第 长河(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注入海洋 海 海(你向东海奔去)流经省市区青、川、 /宁蒙 /陕、 、鲁(9个)青、川/藏、 、渝/湖北南/赣皖苏沪(11个)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 高原、 高原、 平原青藏高原、 高原、四川盆地、 平原上中游分界点内蒙古 湖北 中下游分界点河南 江西 上中下游的特点(水文特征)上游 大, 资源丰富中游 严重,大量泥沙入河。(跳进黄河洗不清)河道弯曲, 多,易泛滥下游 ,保堤防洪难 ,航运便利主要支流泾河、 、 (泾渭分明??渭河清、泾河浊,两者互不相融。)雅砻江、岷江、 、乌江、湘江、 、赣江主要景观上:黄河第一坝: 塞上江南: 中:瀑布: 下:河南开封悬河,又称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上:著名峡谷: 古代水利工程: 中:水运枢纽: (长江明珠)下:长江三角洲: 主要作用×发电(如 水电站)灌溉(如“塞上江南” 平原) (有“ ”之称)发电(如 工程水电站)灌溉(如古代水利工程 )共同点①都是我国著名大河,均自西向 注入海洋(流向);②都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地位);③ 资源都很丰富,为发电、灌溉提供有利条件(作用);④均需做好 (治理)。不同点①注入海洋不同(渤海-东海);②作用不同:黄河几乎没有航运功能;③流经气候区不同; ④径流量不同(少-多)。主要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一碗河水半碗沙)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雨季很容易造成 。问题造成的人为原因开垦荒地,滥砍滥伐,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占用 ,围 造 ,滥砍滥伐,降低湖泊 能力,加大沿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问题造成的自然原因流经 ,土质疏松。降水集中,降水量丰沛,支流众多。治理措施治黄关键是治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 是治黄的根本。方法:中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植被。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淤泥。加固 (防洪);兴建 ,疏浚 (行洪);保护森林,保护植被(水土保持)。※兴建三峡工程的意义:①防洪:提高分洪蓄洪能力,使河段可以抵御100年一遇的大洪水;②发电:成为全球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可以缓解 、 及川东的能源短缺状况;③航运:可以提高 到 的通航能力。五、【课堂总结】黄河最黄,长江最长。你还获得了哪些知识?六、【当堂测试】1.以下关于黄河和长江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②下游都具有江阔水深、航运便利的特点??③都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黄河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四条河流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 ▲ 。 ( ) A B C D 3.能调节降水季节变化的水利工程是 ( )A.水库 B.引黄济青 C.南水北调 D.引滦入津4.《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 )①发源地地势高 ②春季水量上涨 ③向东流入东海 ④支流众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6.“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 ( )A.太阳能资源 B.水能资源C.煤、石油资源 D.森林资源7.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富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8.下列关于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自西向东流入黄海 ②有结冰期 ③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④下流无支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右图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必须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②我国水资源短缺,要保护和科学利用水资源③要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④要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工作,保护水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乡土地理知识(结合课本P45页图6-25和图册P6页、P13页、P33页)(一)浙江1.位置:位于中国 地区,地处 平原,素有“ ”之称,东临 海。相邻省市按逆时针方向为上海、 、安徽、 、福建。2.地形:复杂,以 、 为主。山地、丘陵占70.4%,故有“七山 ”之说。地势由 向 倾斜。3.主要河流、湖泊、山:主要河流是流经衢州的 江、流经杭州的 江和 、流经温州的 江、流经杭州和嘉兴的人工河 。著名的山有 山、 山,最大的湖是 湖。中国最大的群岛和渔场: 群岛和渔场。4.气候: 气候(地处我国南方)5.主要农作物: 、小麦(二)嘉兴1.位置:位于浙江省 ,东临 海,南倚 江,北负 湖,西接天目山, 河纵贯境内。2.地形:杭嘉湖平原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练习:1.刘禹锡《浪淘沙》中所述“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一景象出现在:A长江上游 B黄河上游 C钱塘江 D黄河中游 ( )2.桐乡市在我国行政区划中属于下列哪一级单位? ( )A省 B直辖市 C县 D乡3.浙江省北部平原是我国著名水稻产区。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②水网密布,灌溉便利 ③深居内陆,台风影响大 ④森林茂密,绿野相连 ⑤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好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七、【课后反思】课件17张PPT。第三节 母亲河黄河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宁夏平原欲渡黄河冰塞川 (一)中国的河湖概况1.地势和气候对河湖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部自西向东流气候:降水东南多于西北东南河流众多(20多条)西北河流较少(3条)2.母亲河北冰洋印度洋内流河根据导学稿,在图上找出各地的母亲河钱塘江太平洋湖泊艾丁湖(二)黄河和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1.黄河“几”123456789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①形状、流经地形区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黄河仅仅是长度居全国第二位,而年入海水量却远远少于长江、珠江,只能称其为第二长河。②黄河分段及主要支流河口桃花峪渭 河汾河下 游上 游中游上游特点: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中游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下游特点:“地上河”③主要景观④主要作用发电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④主要作用灌溉中华民族的发源地⑤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原因自然人为开垦荒地,滥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流经 黄土高原 ,土质疏松。 游兴修水利水土保持加固大堤清理淤泥黄河治理上游下关键是治沙课件17张PPT。中国第一大河东海①形状、发源地、流经区域2.长江VW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峰长江流经的省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黄河、长江共同经过的省区是:青、川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②长江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及景观上游中游下游宜昌湖口江阔水深,航运便利河道弯曲,湖泊众多峡谷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三峡长江支流ABCD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长江入海口鱼米之乡E黄金水道③长江的重要作用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航运③长江的重要作用发电长江三峡电站的作用《阅读卡》长江三峡水电站全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都江堰③长江的重要作用长江中下游平原灌溉中华民族的发祥地③长江存在的问题洪涝灾害长江98特大洪水不合理占用河道、围湖造田湖泊行洪能力降低,雨季洪涝灾害原因自然人为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很多地方地势低平。植被破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乱砍滥伐、开垦荒地治理措施防洪行洪水土保持加固防洪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退耕还林,保护植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3母亲河 .doc 5.2.3母亲河--黄河.ppt 5.2.4母亲河--长江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