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巧置换》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2、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3、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课前准备教师:巧置换创意图片,示范作品。学生:画纸,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物象重组”。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深化主题,使创作的结果更具意义)。2、命题创作练习:(1)、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2)、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3、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三、创作表现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四、成果展示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五、知识拓展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六、总结反思学生通过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了创造力;形成了设计的意识,并进行了较好的表现创作。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了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PAGE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