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有人说:“如果我们只有一个主意,就没有比这个主意更危险的了。”那么,更多的主意如何产生?思路如何打开,又如何聚焦到特定的问题上?逆向思维是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学会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辩证把握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的互补关系,提高创新思维的水平。
课题导航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2.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2.掌握发散思维的含义、特征及发散思维的方法,科学分析发散思维的优缺点。
3.学会聚合思维的含义与特点,科学分析发散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4.掌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辩证关系。
探究与分享
寒冷地区的电话线很容易被厚厚的积雪压断。派人清雪,工作量大,效率低。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某电信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商讨。有人在会议上开玩笑说:“干脆给飞机绑个扫帚,沿着电话线去扫雪,既快又方便。”受此启发,各种各样的意见纷纷产生。有人说:“普通飞机肯定不行,应该用直升机。”有人说:“普通扫帚肯定不行,得用特制扫帚。”还有人说:“用特制扫帚也不行,应该用喷气吹落积雪。”这次会议共产生36个设想。
案例中的设想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是如何产生的?有何特点?
发散思维的方法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一、发散思维的客观基础:
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关系,不同的性质和关系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人们已经认识的事物的性质和关系、功能和作用,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事物的性质和关系具有多样性)
【例】: 人们发现柠檬富含维生素C,由此人们发现了柠檬的多种用途:
【例】: 吃鱼时滴入柠檬汁可以去除腥味,常食用柠檬可以治疗坏血病和骨质疏松,可以用来调制鸡尾酒和其它饮料,可以用来制作保养皮肤的化妆品,等等。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二、发散思维的原因及含义:
1.原因: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和作用,需要用发散思维。
2.含义: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请思考:下列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①将平面镜改为多种曲面镜,制成哈哈镜;
②集思广益;
③理论工作者依据许多现成的资料归纳出一种结论。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三、发散思维的思维方向及特点:
1.思维方向: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向,向新奇独特处向,是扩散、辐射。
2.特点:
(1)思路的变通性
(2)过程的流畅性
(3)结果的独特性
知识拓展
1.思路的变通性:指打破老套、陈旧的限制,排除既有经验的负面影响,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或从不合常规的方面去思考。
2.过程的流畅性:思维流畅,才能在有限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设想。
3.结果的独特性:从一些问题出发,发散思维总在思索还有什么新的方面、新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四、发散思维的技法
技法一:检核表发:
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得思路。
【例】: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卖不出去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出去,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出去,可以移植到花盆里,然后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豆子。
检核表法思维发散方向
他用 事物有无其他用途?稍加改变后是否可作他用
如尼龙丝最初只用于军事,而尼龙袜就是将尼龙丝的用途进行了“迁移”。
借用 能否引入其他领域成功的方法?如医生引入微爆破技术消除肾结石。
改变 改变现有事物的形状、颜色、意义、式样等,会产生什么结果
如将平面镜改为多种曲面镜,制成哈哈镜。
扩大 现有事物能否另外加些什么 伸一伸、扩一扩行吗
如在两块玻璃之间加扩大入某些材料,制成防震、防碎、防弹的新型玻璃。
缩小 现有事物能减少什么 变小、变轻、变短、浓缩将会如何
如微型计算机、压缩饼干、折叠伞等。
代替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工艺、动力、结构、方法来代替 如电子表代替机械表。
调整 调整顺序、速度、程序会怎么样
如飞机诞生之初螺旋桨装在头部,后来装到顶部,便成了直升机。
颠倒 正反互换会怎么样 倒转事物的因果关系会如何
如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电能也可以转化成化学能。
组合 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组合起来怎么样
如带橡皮的铅笔、带微型电扇的太阳帽、印有火车时刻表的一次性纸杯等。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四、发散思维的技法
技法二:信息交合法
1.含义: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2.作用:通过信息交合法,可以将事物可能具有的组合“一网打尽”,供人们筛选。
【例】:小王是一位设计师,为了提出一种新产品的构想,他做了如下的工作:第一步:他先在一条横轴上列举出市场上已有的某些产品,如台灯、钢笔、书桌等。第二步:他又在一条纵轴上列举出受人们欢迎的某些产品功能,如驱蚊、提神、散热等。第三步:他将纵轴在横轴上连一横移,纵轴和横轴的每一个交汇点,都給他帶来新的灵感,据此他发明了驱蚊台灯、提神钢笔、清凉书桌等等。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四、发散思维的技法
技法三:头脑风暴法
1.地位: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
2.特点: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
3.原则: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例】:河北省政府就居民用电举办了听证会。在听证会上,有居民代表提出,在高峰期用电和低谷期用电的价格不应该一样;也有人提出,家庭用电多和用电少,价格不应该一样;还有人提出,家庭的每月用电量可以划分为三档,电价分档递增;...后来, 河北省政府综合了各方意见,最终出台了阶梯电价办法。
延迟评判
所谓“延迟评判”,是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仍然找不到问题之解时,不要马上下结论说“此问题无解”,而应该耐心等待灵感的到来。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五、发散思维的优缺点
1、优点:发散思维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
2.缺点: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效果。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六、如何正确运用发散思维
在发散思维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的积极参与。思维发散的效果,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低等密切相关。
对点训练
1.天气炎热时,有人发明了带微型电扇的太阳帽;为了方便出行,人们发明了印有火车时刻表的一次性纸杯。这是(  )
①运用思维发散中的检核表法,寻找新突破口、新思路 
②用的是引入法找到的新突破口 
③运用组合法找到的新突破口 
④运用思维发散中的头脑风暴法,寻找新的突破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对点训练
2.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听证会应运而生,如火车票价听证会、水价听证会、电价听证会、公园拆迁听证会等等。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听证会运用了(  )
A.列举法 B.检核表法
C.信息交合法 D.头脑风暴法
D
对点训练
发散思维训练:如果以《水的联想》为题目,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写议论文,你可以引申出哪些主题?
(1)从江河之水日夜奔腾引起联想,人该有一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2)从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引起联想,知识在于积累。
(3)从滴水穿石的力量引起联想,人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顽强意志
(4)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引起联想,执政者应取信于民,依靠民众。
(5)从沧海一粟引起联想,人要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6)从水的用途想到:我们应该对人类有较大贡献。
(7)从水往低处流想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
(8)从水冲破堤岸泛滥的现象想到: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
(9)从流水不腐的现象想到: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探究与分享
在以下所列图形中,若A的对比图形是B,
那么,在图形C、D、E中,哪一个图形是F的最佳对比图形?
A
B
C
D
E
F
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一、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原因
1.客观基础:不同事物之间,不论其差异有多大,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具有可通约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原因:为了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需要运用聚合思维。
美国人沃森和英国人克里克提出“自我复制”的假说来描述DNA的行为……他们将前人的多条研究思路进行聚合,将晶体结构、生物化学、信息复制等多个观念加以综合,终于揭开了DNA的奥秘。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二、聚合思维的含义
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家企业综合运用温室技术、排烟技术、建筑技术等多种技术,建成了新式发电厂——气流发电厂。其结构大致是:一个宽大的太阳能温室,中央耸立一个高大的风筒,其下安装风力发电机。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三、聚合思维的思维方向及特点
1.思维方向: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
2.特点:
(1)过程的严谨性
(2)思路的归一性
(3)结论的可论证性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四、聚合思维的方法及功能
1.方法:在思维聚合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运用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
2.功能:
(1)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要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
(2)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典例分析
一家企业把温室技术、排烟技术、建筑技术等多种技术聚合起来,建成了新式发电厂——气流发电厂。其结构大致是: 一个宽大的太阳能温室,中央耸立一个高大的风筒,其下安装风力发电机。这种发电厂所需要的技术是人们熟知的,经过一番聚合却成了一种新技术。
探究与分享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目标:参照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的小汤山医院模式,建成一座具有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医院。围绕这一目标,设计师要运用发散思维去考虑医院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科学的医院选址。传染病医院需要建在人口稀少的地方,应该尽量避开住宅及公共活动区域,与周围水系保持距离。
第二,完备的总体设计。作为建筑面积比较大的传染病医院,需要考虑到洁污分区、医患分流, 以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第三,合理的内部分区。建造重症监护病房的床位863个,满足每个护理单元50个床位,4个护理单元为一个治疗区,保证护理单元之间的合理距离15米。
第四,10天快速建造。采用集装箱组合方式,三块集装箱板拼成两个病房,高度3米。
第五,安全的污水处理。接地处要进行架空处理,与地面形成空隙,以方便埋污水处理管线,还要设计污水处理站,污水须消毒4小时以上并达标后才能经管网排放。
第六,配备负压病房。每个病房要适配新风系统,保证房间内的压力比外面低,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病毒随着气流传到外面,污染室外空气。
第七,适宜的景观设计。增加绿色植物,既要装扮医院环境,助益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还要进行缓冲,形成生态屏障,保证通风及隔离。
发散思维
探究与分享
聚焦这样的从总体到部分的建设要求,全国数百名设计师、数千名建筑工人,电力、通信、石油、建材、物流、医疗等各个部门分解任务并协调推进,在数亿名“云监工”的监督下,火神山医院开始了与时间竞速、与疫魔赛跑的“神”速建造:
2020年1月23日,完成选址,开始早期平地建设;
2020年1月24日,相关设计方案完成,上百台挖掘机抵达现场;
2020年1月25日,正式开工,各方面工作同时铺展;
2020年1月26日,第一间样板房建成;
2020年1月27日,场地整平、碎石黄沙回填全部完成,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
2020年1月28日,双层病房区钢结构初具规模;
2020年1月29-31日,建设进入病房安装攻坚期;
2020年2月1日,全面展开医疗配套设备安装;
2020年2月2日上午,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
聚合思维
五、发散与聚合的辩证关系
1.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发散与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
2.发散与聚合思维,是认识对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发散是聚合的基础,聚合是发散的出发点和归宿。
3.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4.发散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只有在两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对点训练
1.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客观基础有( )
①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②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
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对点训练
2.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常常被人们称为创新思维的两翼,只有“比翼双飞”,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下面关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二者都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脱离实践基础,都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②二者都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只要坚持破旧立新,就能实现创新目的
③二者是有区别的,发散思维是向共同处思考,聚合思维则是向独特、新奇之处思考
④二者在思维方向上是相反的,发散思维是扩散和辐射,聚合思维是收敛和集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对点训练
3.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作用,人们常常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发散思维( )。
①让注意力直接对准所思考的目标
②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③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
④能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对点训练
4.关于头脑风暴法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一种适合于个体思维的发散方法
②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没有研究的主题
③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④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新问题,还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D
你学会了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