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274(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274(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274期)
晨读素材篇
名言警句
1、花易谢,雾易失,梦易逝,云易散,物尤如此,情何以堪
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秋风词》
4、江山如画,怎敌你眉间一笔朱砂;空口无凭,怎信你为我倾覆天下。
5、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文廷式《天仙子》
6、、春去春来已无踪,花谢花开雨朦朦。山盟海誓情尤在,珍珠卷帘玉楼空。
7、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若饮三千杯,可否遇良人。
8、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9、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0、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11、离人愁伤别离。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续繁华又何处。
12、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1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
14、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15、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惜君不知。
18、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苏武《留别妻》
19、一地新霜,为谁卸了妆,南雁依依别秋去,流落半篱菊香。
20、茶道贵在心将流水,身于浮云,则可清净无非。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我的意中人是一位花落凡间的仙子,有一天她会凤冠霞帔,半遮红纱,候我归家。
23、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24、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25、数千年沧海,浮世芳华,袖中云烟,回首处明月清风。
26、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2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8、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29、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30、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薛逢《宫词》
31、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3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
3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4、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苦酒折柳今相离,无风无月也无你。
3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36、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37、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38、过尽千帆,皆不是吾心所爱;弱水三千,只有你知我冷暖。
39、借我泼墨成书,描你丹青裙襦,看你眉眼如初。
40、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41、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42、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43、流水潺潺,素手纤纤,青丝束,惊鸿若舞,衣袂飘飘,所谓倾心相许。
44、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45、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6、清空月临眸,笙歌落尽涟漪楼,怜风耽星稀,醉恋素影不负忆。
47、本该阳光明媚的年纪,不应有孤独烈酒相伴,更应清风暖阳温酒相随。
48、看尽三十三宫阙,最高不过离恨天。数遍四百四病难,最苦不过长牵念。
4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50、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写作指导篇
作文素材|议论文分类素材(三)
家风
(1)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2)事实论据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3)理论论据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梁书·周舍徐勉传》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元·无名氏《渔樵记》
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陶行知《怎样选书》
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有财无义,惟家之殃。《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宋·林逋《省心录》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
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俄]叶甫图申科《家庭》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鲁迅《随感录三十三》
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中国谚语
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中国谚语
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中国谚语
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阿拉伯谚语
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土耳其谚语
君子居家,须是能容。《古今图书集成·家范范》
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清·范寅《越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四》
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宋·林逋《省心录》
东好,西好,不如家里最好。[英]斯珀吉翁《农夫约翰》
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为师而不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发家在于勤,败家多为淫。中国谚语
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新约·马可福音》
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英]泰勒《布道书》
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有意义的生活必有计划。陶行知《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
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英]彭斯《致布赖克劳克医生》
人吵败,猪叫卖。中国谚语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宋·林逋《省心录》
不严不能成器。清·曹雪芹《红楼梦》
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鲁迅
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中国谚语
人道之兴,必由夫妇。《孔子集语·易者》
家和日子旺,人和事业兴。中国谚语
事要好,问三老;家要兴,看后丁。中国谚语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宋·林逋《省心录》
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明·刘基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清·石天基《传家宝》
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宋·陆游《小儿入城》
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鲁迅《上海的儿童》
治家者最忌者奢。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家诫》
算算用用,吃穿不穷;用用算算,海干山空。中国谚语
吃饭穿衣量家当,一屋老小心不慌。中国谚语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清·王豫《蕉窗日记》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清·钱泳《履园丛话·治家》
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鲁迅《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鲁迅《安贫乐道法》
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郭沫若《题苏联妇女生活展》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明·徐《杀狗记》
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清·陈荩《修匿余编》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清·金缨《格言联璧》
积小钱,办大事;积闲钱,办急事。中国谚语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宋·王应麟《三字经》
开卷有益篇
美文欣赏:人生要全力以赴,但不必太过慌张
在人生这条漫漫长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有的人快一点,有的人慢一点。
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没有必要拿别人做参照物,去打乱自己的步伐。
和自己比,和从前比,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不要只看眼前的结果,把目光放长远一点。
学会拉长时间的视角,你会发现:也许你现在做的事情暂时还看不到结果,不要灰心,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
只要每天都在进步,哪怕一小点,积累起来就会有无限可能。
人生总要经历各种风浪,当风浪来袭的时候,坚守本心全力以赴,就不会惧怕大风大浪。
经常有人感叹,人生好艰难,为什么要让我经历这么多痛苦和挫折呢?
其实,艰难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常态,不同的是我们如何面对艰难的人生。
有人曾说过,人活一口气,这一口气其实是希望,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有希望的,有人希望事业顺遂,有人希望家庭和睦,正是这些希望支撑着人们一路前行。
当你乏了累了的时候,你有问过自己,你的希望是什么吗?你愿意为了希望再坚持下去吗?
如果你发现,你对什么都不怀希望,就是需要你给自己搭建一个新希望的时候了。
现实总是不够完美,但没有希望的人生更痛苦,希望就是人生前行的导航仪,有了希望,我们才知道人生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
即使希望很难实现,但是只要你愿意为了希望去拼搏,一定会让你的人生充满斗志,让未来越来越好。
不管做任何事情,别急于求成。
给自己装上一份从容,守住一份坚持。你只要一步一步做好手头的事情,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可以了。那些属于你的一切,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出现。
做对的选择,用对的行为积累。该快速的时候别拖沓,该主动的时候别犹豫,该静下心来的时候别急躁。
你想拥有的美好和幸福,都会如期而至。
命运抡起重锤时,不会与我们商量,就如忽然而至的骤雨,来不及反应,就被无情地淋湿。
可那又如何呢?生命的底色就是这般,那些深深浅浅的路,摇摇晃晃的桥,忽明忽暗的远方,不过是在告诉我们,人生羁绊终有止,淌过昨日的夜,才能看见最亮的光。
生命的长河里,有惊涛拍岸,亦有柔风甘雨,你不慌,世界便不慌。
放下心中所有的烦恼和忧愁,踏踏实实地睡好每一天的觉,你会发现人生不再那么累了,而是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待你喜悦地接纳了一切,静坐在辽阔的苍穹之下,便会发现:
世事沧桑,不过斗转星移,繁花落尽,恰拾起烟火笑意。
余生很长,不必慌张,太阳下山,还有月光。
人生要全力以赴,但请记住,峰回路转,来日方长。
拓展训练篇
药砚
练建安
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
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
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
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2.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3.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与解析篇
1.B(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2.①斯文谦和,穷困落魄;②身怀绝技,隐忍退让;③正直善良,宽容大度(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5分,学生要结合原文分析)
3.①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②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④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答对一点得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