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9张PPT。猜一猜他是谁:1、他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人。4、幼时曾经在皇觉寺当过和尚,也做过乞丐。3、八月初八日出生,故取名重八。 5、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6、死后葬在南京明孝陵 。2、无文凭,三代贫农。明清帝国的兴替想一想:你知道明朝是怎么建起来的吗?1、在地图上圈划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说一说与今日中国版图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2、找出地图上与明朝政权并列的政权,思考朱棣迁都北京的因素;
3、结合课文第五页内容,观察图例中的长城位置,想一想,明朝统治者为什么继续大修长城?根据图说,阅读地图,思考下列问题:应天北京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
朝南京偏于江南一隅,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
朱棣在发动政变之前就是燕王,驻地在北京,势力范围也在北京;
当时北方边患比较严重,受鞑靼和瓦剌的威胁,所以朱棣实行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南京)迁至北京。为什么?废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奖励垦荒、轻傜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郑和下西洋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大明王朝历经万代,长治久安呢?朱棣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二)明末农民起义有哪些?(三)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一)明朝衰亡的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P3最后一个自然段和图5-2后思考:农民起义军的进展如何?结局如何?怎样评价?李自成推翻明朝后并没有建立起更先进的政权。农民军队进城后,纪律松散,高层将领腐败。军队所有人都带着家属吃喝玩乐,高级将领陶醉于胜利中,成天烧杀抢掠,棒打明朝官员,并没有真正想过如何治理国家。李自成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最高理想———平均主义,但这种平均是指老百姓平均,自己享有特权,并不是真正的平均主义。再加上身边文人谋士少,吴三桂的事情又处理不妥,后来一仗落败也是必然的。?? 1、女真是哪一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17世纪初谁统一了女真各部,脱明独立,建立后金?
2、1636年,谁改国号为清,清朝建立。此时为明朝崇祯九年,他称帝建号是依附什么传统?
3、1644年明朝被谁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谁降清,迎清军人关,联合清军打败农民起义军?阅读教材知识与思考:女真族的祖先阿骨打在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作金,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建立的政权叫作后金。黑水靺鞨——女真——满洲(隋唐——北宋——明清) 努尔哈赤和宋元时期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何共同之处?1、统一本民族各部。2、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3、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阿保机、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 努尔哈尔在统一女真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女真壮丁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共八旗,即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等八旗,各旗以上述不同颜色的旗帜为标志。八旗成员“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满族一个屈居东北边陲的弱小民族,能凭借区区数万的人众迅速崛起,与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蒙古联合,使蒙古成为满洲的羽翼,建立牢靠的满蒙联盟,最终入主中原,掌握了中国的最高统治权,实现了对中国长达268年的统治,有效统治时间约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七分之一,这些成果多是通过八旗制度实现的。八旗制度八旗旗帜八旗甲胄阅读材料回答: 资料1 在入关之前,清朝统治者在关外就已经推行 “剃发易服”政策。入关后,清朝政府为吸引满人入关,在近京府县圈占土地,还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 资料2 新成立的南明政权在两广、福建地区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一些明末起义军余部联合南明政权,共同抗清,导致社会经济倒退。1.清初统治者实施哪些弊政?(1)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2)大规模圈占土地;(3)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2.这些弊政带来什么影响?激起中原人民反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倒退;3.清初统治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4.调整后效果怎样? 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出现康乾盛世;5.从清初统治者政策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应民意;(2)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1、明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分别是 ( )
A、朱温 1368年 B、朱元璋 1368年
C、朱棣 1421年 D、朱熹 1421年
2、后金和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 )
A、隋朝和唐朝 B、北宋和南宋
C、契丹和辽 D、蒙古和元朝
3、明代以前,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是( )
A、郑和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朱棣
4、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顺治
5、清入关前的都城盛京就是现在的( )
A、沈阳 B、长春 C、锦州 D、哈尔滨课堂练习:BDABA6、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 )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7、我国古代帝王迁都的原因有多种,下列各次迁都,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的是:( )
A、商王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D8、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BB9、后金的建立者(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A废丞相胡惟庸案: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其中胡惟庸在中书省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再加上他和当时被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密相往来,朝廷政治首脑和军事贵族结合在一起,使朱元璋有所警觉.而胡惟庸由于权势日盛,骄横跋扈,不知节制,这正好给朱元璋以把柄.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胡惟庸,趁机取消了中书省,并立下法度,以后不许再设丞相一职.朱元璋还利用胡案,将凡是心怀积怨,行为跋扈,对皇家统治有危险的文武官员,大族地主,都陆续列为胡党,处死抄家.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处死已经退休多年,77岁高龄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及其家七十余人.因胡案被诛死或已死被追夺封爵的功臣共计有21侯,株连而死者共达3万余人.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内阁制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 公元1402年,明成祖永乐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成立内阁制,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大明永乐帝虽有洪武帝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制就应运而生。内阁厂卫制度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郑和下西洋指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七次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爪哇、苏门答腊、暹罗、天方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海事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