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教育。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聚焦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阐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以及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学科素养政治认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价值选择。科学精神: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法治意识:明确建设法治国家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公众参与: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党的领导下答好时代问卷。学习目标识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含义,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刻领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阐明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教学重难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有志青年不畏艰险和困苦,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延安这个原本只有月3000人的小城,从不为人知到万众瞩目,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革命圣地。思考:为什么当时许多有志青年向往延安,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讲授新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事实判断: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价值判断: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价值选择: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1)社会历史性:①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②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2)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阶级性。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情境一:毛泽东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胡锦涛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思考:为什么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纠正、形成正确的答案。教师小结。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1)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3)当个人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的的时候,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立场)(4)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七、课堂小结八、课堂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溢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不能盲目地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然而,极少数人抱有”野味”滋补、猎奇炫耀等不健康的饮食观念,缺乏保护意识和卫生安全防范意识,不惜高价追逐“野味”,助长了对野生动物的不正常需求。不法分子从违法猎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中能够谋取暴利,为此不惜链而走险。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许多野生动物是病毒的宿主,捕食野生动物除了会破坏生态平衡,还会威胁人的生命健康,甚至会带来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滥捕、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进行批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