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学案(含答案)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学案(含答案)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
复习学案
【课标要求】
3.1 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自主学习】
1.什么是辩证思维?请概述辩证思维的特征。
2.为什么要坚持辩证思维?
3.请你说说对分析、综合、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议学情境】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
在以往的城市重新过程中,一些地方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出现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砍伐老树、变相抬高房价、提高生活成本,产生新的城市问题。
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城市更新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摸清城市家底,找准现实问题,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实践中,不少城市下足绣花功夫,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完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加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对老旧街区、厂区等进行修补式更新,让百年老巷成为网红打卡点,实现工业风貌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这些补短板、惠民生的需求,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
结合材料,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说明应怎样科学推进城市更新。
【必备知识】
一、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㈠辩证思维的含义
1.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⑴形而上学思维的含义: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
⑵形而上学思维的弊端: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2.辩证思维方式
⑴辩证思维的客观基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⑵运用辩证思维的必要性(P73)
⑶辩证思维的含义: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3.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辩证思维的发展和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①古代人以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把握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矛盾运动。 ②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自觉地、系统地研究辩证思维,但这时的研究大多带有唯心主义性质。 ③在总结人类最新科学成果、批判地继承以往辩证思维研究的合理因素,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思维学说是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 ④在当代,随着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复杂大系统的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到丰富和深化。
㈡ 辩证思维的特征:整体性、动态性
1.整体性的辩证思维
⑴客观基础: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⑵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含义: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⑶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作用
①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不同事物之间)。
②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同一事物之间)。
③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的。
2.动态性的辩证思维
⑴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的客观基础: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⑵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的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⑶具体表现:辩证思维的动态性体现在我们看问题时,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
⑷用动态性思维看问题的必要性:①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②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知识整合】比较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动态性特征
关系 整体性 动态性
区 别 含义 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是从认识事物的整体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是从认识对象的产生、发展过程上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客观基础 客观事物是以整体的方式存在的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要求 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还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开放系统
作用 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②辩证思维能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侧重于从时间上来认识事物
联系 ①整体性和动态性都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②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强调动态性,也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
3.正确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局部的独立性、动态性与相对的静态性的关系
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知识拓展】理解动态性与相对静态性的关系
动态性 相对静态性
区别 含义 动态性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性质 相对静态性指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性质
特点 动态性即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相对静态性是指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并不是不运动,而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
联系 动态性和相对静态性是相互贯穿、相互渗透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运动中包含有相对静止,即动中有静。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即静中有动
4.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5.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P76)
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㈠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方法
⑴必要性: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
⑵含义: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特别提醒】人们运用分析方法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⑶常用的分析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分析的具体方法
①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②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③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④因果分析:因果分析是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
⑷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矛盾分析法
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②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这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⑸如何看待分析方法(特征)?
辩证地看,有利有弊。对部分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但对整体缺乏概括,难免产生片面认识。
【知识整合】
实践需要 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中 ①定性分析 “有没有”“是不是”
②定量分析 量“有多少”
③功能分析 “有什么作用”
④因果分析(五种方法) “为什么”
社会生活中 矛盾分析法(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
哲学中 (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矛盾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
2.综合方法
⑴必要性: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方法。
⑵含义: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⑶哲学中的综合和科学研究中的综合:
认识领域 科学研究中的综合 哲学中的综合
常用方法 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 辩证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目的 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⑷综合方法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3.综合与分析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必要性:
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㈡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是什么: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在辩证思维中,分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两种思维方法。
2.为什么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基础: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3.怎样正确地进行辩证的分析与综合:认识事物的矛盾;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知识整合】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关系 分析 综合
区 别 含义不同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特征不同 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精确性是其优点 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
常用方法不同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多种方法,认识被研究的对象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联系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 ②分析为综合作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知识整合】把握矛盾分析法与辩证分析和综合的关系
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每一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存在主要与次要之分,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正确认识事物的矛盾,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认识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⑵分析与综合是一对矛盾关系,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①对立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思维运动的方向相反,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
②统一主要表现为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集中体现。
【典例精练】
判断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绝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在思维中的反映。
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我们要在综合基础上分析。
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
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的根本要求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知识结构】
答案:
【议题探究】【答案】①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②科学推进城市更新,运用分析方法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运用综合方法要摸清城市家底,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在科学推进城市更新中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补足短板,惠民需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典例精练】
1. 准确记忆、理解辩证思维的含义。
2. 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3. 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
4.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
5.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6.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7. 应该是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注意谁是基础、谁是指导。
8. 准确把握分析的相关知识。
9. 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认识起点不同,在思维运动的方向上是相反的。但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
10. 记忆。客观题常考选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