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5.3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着重讲述历史唯物主义。第三框“社会历史的主体”,重点阐明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对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积极作用。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精神: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能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有关知识分析社会问题。
公众参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活动中去。
学习目标
1、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
2、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懂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四、教学重难点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问:为什么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纠正、完善、形成正确答案。
教师小结。
、讲授新课
人民群众
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作用: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情景一: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提问: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纠正、完善、形成正确答案。
教师小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表现: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表现: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情境二 :
材料一: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 - -毛泽东
  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 - -恩格斯
  材料三: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同,打破了大锅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提问: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纠正、完善、形成正确答案。
教师小结: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表现: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在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情境三: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线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提问:为什么毛泽东特别强调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起了什么作用?
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纠正、完善、形成正确答案。
教师小结: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 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路线
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意义:
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③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要求: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