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探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引导学生增强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 结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的科学性,培养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强化党的领导的宪法地位,提高了党的领导的权威性
公共参与:尝试开展红色旅游,如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革命历史展览馆等相关教育实践基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直面各种质疑、非议或诋毁,澄清基本事实,阐明党的宗旨,论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课程标准:
1.1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本框重难点内容
1.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通过讲授,学生能掌握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比较和鉴别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学生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3.理解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根本性弱点,理解无产阶级的优点;
4.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寻找到“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这一根本问题的初步答案。
【课堂活动】
【新课教学】
【课堂达标】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论大小,几乎都曾经欺侮、侵略过中国。分析原因,毛泽东曾深刻指出:“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 C )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④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22湖南西洞庭管理区一中高一阶段练习)中国诞生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原因有( B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为其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③中国人民急需指引斗争方向、引领工人运动的主心骨
④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的原因有( A )
①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 
②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 
③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 
④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2山东济南高二学业考试)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抵御侵略的斗争中,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这说明( B )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执政地位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功探索出了唤醒人民、团结人民、组织人民的历史路径。从此,历尽苦难的中国终于汇聚起伟大的历史合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被深刻改变了!这说明,近代中国要解决中国问题,必须( B )
A.认清革命的对象,打击真正的敌人
B.广泛地发动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C.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D.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