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冬奥会奖牌设计组成员林帆根据“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概念,阅读了大量同心圆环玉璧的文献,以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弦玉壁等为视觉来源,将外围圆环设计成五弦造型。据此,设计组最终确定了“五环同心”设计方案,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各国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冬奥荣光、全球共享。上述设计过程坚持了( )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立足经典传统文化、求同存异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地名记录一座城市成长的痕迹,鲜活地展示出城市发展的脉络。近期,淮安市民政局等六部门联合发文,公布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将20个地名纳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今后,淮安市每年都将新增一批受保护的地名文化遗产,依照地名保护办法对这些地名的使用、传承等方面进行规范。将地名纳入地方文化遗产表明( )
A.地名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B.这些地名能成为凝聚市民认同感和向心力的重要纽带
C.这些地名是各地区在交流、碰撞、融合中发展起来的
D.地名文化的发展必须对传统文化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
3.全盘西化论认为,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而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彻底地西化。这一观点违背的原则是( )
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B.立足时代、综合创新
C.批判吸收、洋为中用 D.不忘本来、开辟未来
4.《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中写道,“尽管中国相关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但是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世界银行,乃至广受尊敬的非政府组织,没人能否认中国正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这里的“道路”可以理解为( )
A.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B.坚持自力更生,以国内大循环取代国际大循环
C.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再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目标
D.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赋予中国特色
5.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发展中医药( )
①要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中医药,改变中医药学原理
②对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全面借鉴西药文化,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
④要坚持“洋为中用”,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这要求对待外来文化要( )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坚决抵制外来文化
C.坚守传统文化 D.推陈出新
7.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九十六片标识各异的“小雪花”团团聚拢,进而由橄榄枝编织成一片“大雪花”,圣火“光芒”从中心向外缘发散开来,以中国式的空灵与浪漫,演绎“和而不同”,诠释“天下一家”,把“一起向未来”的理念镌刻在奥林匹克历史上,写进人类的共同记忆。由此可见( )
①价值观影响着本民族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
②“一朵雪花”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奥运徽章是奥林匹克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古神话、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四季长城、中国传统美食、老北京的冰上时光……这些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元素,融进北京冬奥会的徽章里。这体现了( )
A.民族文化有着维系社会生活的作用
B.文化回归传统才能展示独特魅力
C.文化发展是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D.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9.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传统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主色调为红色,头顶有如意环与外围的剪纸图案,面部带有不规则形状的雪块,身体可以向外散发光芒。“雪容融”的设计说明(  )
A.应全盘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 B.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C.文化发展应坚持“古为今用” D.要弘扬我国的革命文化
10.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这说明,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 )
A.全面吸收,为我所用 B.全盘否定,固守本来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1.保护,对于破坏来说是好词汇,对于发展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要把中华传统文化推向创新之路的时候,保留所有的东西是有问题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发展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文化发展只有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C.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 D.传统文化缺的不是保护而是创新
1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一经亮相便圈粉无数,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这体现出(  )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逐渐趋同 D.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有优劣
13.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意大利文化部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推出涵盖文化遗产、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创意设计和旅游等多个领域的近20项活动。开展中意文化交流( )
①能实现中意双方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
②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
③是基于文化交流就能促进双方相互了解
④要求我们在面向世界中博采众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A.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C.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造腐朽文化
15.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对,外来文化作用于本地文化的过程既是文化入侵的过程,同时也是同化和改造的过程。无论外来文化形态如何,其对本地文化均会具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做到( )
①保持个性、相互排斥 ②求同存异、相互隔膜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启示我们( )
①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②反对文化复古主义,保持开放的心态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融合同一
④明确外来文化不能直接解决中国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从现实国情出发进行选择的形态;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形态:是诠释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态。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现代化从来没有统一的模式,更没有固定的标准。发达国家在推进规代化方面有着较为成功的经验,这对我国有借鉴意义。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紧紧把握基本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规划,走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奥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8.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于2022年9月17日在陕西举办。本届艺术节致力于弘扬丝路精神,用海内外优秀文艺作品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艺术无国界。艺术节上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巴西、西班牙、韩国、柬埔寨等国家的30台高品质经典剧目“云”端亮相;386幅中日名家与学生的作品,以及26位拉美艺术家来华采风创作的55件艺术精品集中展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艺术家携手绘制丝路华章。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9.习近平主席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要注重运用最新科技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服务,通过大数据、互联网让中医药服务变成数字化医学,借助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让中医药诊疗规律得到总结、优化。同时,我们不能“孤芳自赏”,而要“美美与共”,吸收世界医学先进科学技术,坚持推动传统医学现代化、科学化,药物开发、器械研发精准化、标准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学。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1月4目,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不仅是一场“买全球、卖全球”的经贸盛宴,也是一场全球优秀文化相互交流的文化盛宴。一个个展台,一件件展品,深深锈刻着文化的印记,激荡着文明的理念。
山东展台引领海内外观众感受承载儒家文化和齐鲁历史的山东传统工商文化和灿烂陶琉文化,河南省带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阳峪绞胎瓷”展出,湖南省到带来了具有浓郁湖湘文化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湘绣、长沙弹词等。
来自美国、西班牙、中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大田秀则等在内20家境外机构集体参展,一批世界顶级艺术品组团亮相。
为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助力实现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本届进博会首次引进海外文化IP,涉及著名博物馆(卢浮宫、大英等)、动漫形象(皮卡丘、小黄人等)及其他文化艺术领域,以及对话中华老字号等国潮文创跨界融合的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释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文化价值。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 6.A 7.A 8.A
9.C 10.C 11.C 12.A 13.D 14.C 15.D 16.D
17.①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文明新形态。
18.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立足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19.①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服务,实现传统中医药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学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世界医学先进科学技术,坚持推动传统医学现代化、科学化。
20.①进博会既是一场经贸盛宴,也是一场全球优秀文化相互交流的文化盛宴,山东省、河南省和湖南省非遗项目的展示,说明举办进博会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②通过进博会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各省非遗项目的展示是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
③各国各地区艺术品的组团亮相,进博会为文化交流提供更大的平台,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中取其精华,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