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经济全球化【复习目标】回归课本,背熟基本原理,扫除知识盲点通过练习,分析该部分内容常考考点和常见陷阱3.结合时政,掌握经典例题,背熟解题模板【课标内容】1.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3.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复习过程】1.构建本专题主干知识的思维导图,并罗列知识要点。2.对照思维导图,罗列知识盲点,重点理解背诵。【研究真题 探究规律】(2022·山东·高考真题)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材料一 粗钢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原料,用来制成各种规格的管材、铸件等。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粗钢生产国,全球占比最高达到56.7%。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10.3亿吨。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恢复,粗钢价格飙升,我国粗钢出口量明显增长。2021年我国粗钢净出口4096.1万吨,较2020年增加2451.6万吨。但同时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碳排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门类中碳排量最大的行业。材料二 铁矿石是生产粗钢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而且缺乏定价权。下图是2019-2021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情况。有观点认为,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应扩大粗钢产量并增加出口。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典型例题】1.(2020·天津·高考真题)近年来,有外资企业将部分产业链转移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但中国劳动力的素质、技能较东南亚国家有优势,且产业链转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加之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大规模流出。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B.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C.资本的流动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D.对外开放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2.(2021·河北·高考真题)我国在坚持高质量引进来的同时,鼓励高水平走出去,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重要的海外并购项目,如河钢集团成功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使百年老厂重焕生机。目前我国已成为双向投资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多年居全球前三名,吸引外资2020年居全球首位。我国双向投资快速发展的原因包括( )①实现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平衡的目标要求②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全球布局③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大力推进与近年来国际经济安全性的不断提高④发挥我国大市场优势与积极参与多双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2·浙江·高考真题)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贯彻落实上述讲话精神,需要我国( )①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②实现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③大量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1·北京·高考真题)下图给出了2001~2018年我国国产粮食和进口粮食的价格变化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2001-2018年,国产稻谷的价格竞争优势总体上升②2010年以后,国产小麦与玉米开始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③国产大豆在市场价格方面长期处于国际竞争的劣势④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有待加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1·天津·高考真题)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对下图经济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19》《中国统计年鉴-2020》A.中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B.中国为世界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C.中国的对外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D.中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合作6.(2021·湖北·高考真题)下图反映了2009—2019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情况,据此可推断出( )①中国进出口贸易趋于平衡②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趋于优化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1·全国·高考真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规模为846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8%,但中国FDI逆势增至2120亿美元,增幅为14%,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2020年中国FDI逆势增长,得益于( )①中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长率先恢复②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货物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③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外资更具吸引力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大,投资结构改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1·全国·高考真题)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日益错综复杂。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当( )①发挥内需潜力,更好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②建立独立的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应对外部经济波动③立足自给自足,逐步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④强化开放合作,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1·浙江·高考真题)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我们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①使得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②需要加强科技、生态、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③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经济的重要举措④意味着我国新发展格局要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解析【研究真题 探究规律】【答案】①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恢复,粗钢价格飙升,我国粗钢出口量明显增长。这样可以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推动钢铁行业发展。②铁矿石是生产粗钢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非常之高,而且缺乏定价权。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飙升,推高粗钢产量的成本、利润空间大幅度减少。钢铁行业不应盲目扩大粗钢产量并增加出口。③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目益引起人们的关注,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碳排量占全国碳科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营类中碳排量最大的行业。④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不能盲目扩张,走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老路,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唯有如此,钢铁行业才能真正走出产能过剩,利润下降的困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考点考查: 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的有关知识,评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应扩大粗钢产量并增加出。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恢复,粗钢价格飙升,我国粗钢出口量明显增长→可联系教材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知识;关键词②: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非常之高,而且缺乏定价权,进口铁矿石价格飙升,推高粗钢产量的成本、利润空间大幅度减少→可联系教材价格变动观点影响知识;关键词③: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目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制造业营类中碳排量最大的行业→可联系教材新发展理念知识;关键词④: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不能盲目扩张,走高耗能,高污染,,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可联系教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典型例题】1.【答案】C【解析】【详解】A:材料强调的引进外资问题,不涉及“走出去”,排除A。BD:材料强调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技能有优势,以及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因此,外资企业不会大规模流出。由此可见,材料没有体现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也没体现对外开放对缩小国家间发展差距的影响,排除BD。C:材料“有外资企业将部分产业链转移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外资企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大规模流出”,说明资本的流动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C正确。故本题选C。2.【答案】C【解析】【详解】①:实现“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平衡”是我国双向投资快速发展可能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原因。①排除。②:根据材料:我国涌现出一批重要的海外并购项目,这说明我国双向投资快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全球布局,②正确。③:该选项中“近年来国际经济安全性不断提高”与实际情况不符,③排除。④:目前我国已成为双向投资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多年居全球前三名,吸引外资2020年居全球首位,这说明我国双向投资快速发展是发挥我国大市场优势与积极参与多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制,④正确。故本题选C。3.【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这需要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①④符合题意。②: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②错误。③:大量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不符合我国实际,③错误。故本题选B。4.【答案】D【解析】【详解】①:第一图图示表示2001-2018年国产稻谷价格总体上升,这意味着国产稻谷价格竞争优势总体降低,①不符合题意。②:第二、第三图图示表示2010年以后,国产小麦与玉米价格开始高于进口小麦与玉米价格,这会失去价格竞争优势,②不符合题意。③:第四图图示表示国产大豆市场价格高于进口大豆价格,这会使得国产大豆在市场价格方面长期处于国际竞争的劣势,③符合题意。④:四张图表示国产粮食在国际市场没有价格优势或比较优势降低,这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有待加强,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图示表示我国入世后,关税水平总体降低,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逐年增加,这表明中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A符合题意。B:图示未涉及商品价格与质量,B排除。C:图示未涉及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影响,C排除。D:图示未涉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合作”的问题,D排除故本题选A。6.【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从2009—2019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②④符合题意。①③:图表反映了中国双向直接投资情况,不反映中国进出口贸易问题,也看不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趋于优化,①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7.【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③:由题意可知,2020年全球FDI在下降,而我国FDI却在增长,这得益于我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为经济增长提供条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力地吸引了外资。①③正确。②:材料中强调的是我国FDI即外国直接投资逆势增长,与货物进出口总额无直接关系。②不符合题意。④:材料中强调的是我国FDI即外国直接投资逆势增长,属于引进来,而不是对外直接投资。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当。这表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发挥内需潜力,不断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同时还要强化开放合作,更好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着紧密联系。一味地建立独立的产业链供应链,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既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也不符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②③排除。故本题选B。9.【答案】B【解析】【详解】①: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①错误。②③: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绿色之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这说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要强科技、生态、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也是发展高层次开放经济的重要举措,②③正确。④:我国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④错误。故本题选B。际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方面进行分析。考生撰写时要针对问题,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点睛】主观题答题思路规范的基本要求:(1)答案结构逻辑化、条理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答题时要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先答哪个要点,后答哪个要点,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2)答题时应做到:①注重构思。认真审视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和答题范围,思考该设问包括哪几个知识点。然后,逐层审视材料,找到材料与限定知识点的对应点,并在材料上简洁标识出来。对答案要点和思路进行通盘考虑和宏观规划,以保证行文的科学性、条理性和完整性,否则就会给阅卷者一种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那是注定得不到高分的。②编制提纲。编制提纲是保证答案的完整、条理、规范、整洁的必要手段,应该是应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提纲一定要列,但必须简明扼要。提纲应包括两大方面内容,第一,明确列出共有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几段,每一段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几个要点,每个要点使用哪些关键词语。第二,设计答案在卷面上的布局,安排好每一小问、每一层次在卷面上的位置,为下一步的规范作答奠定基础。提纲字数不宜过多,自己能明白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