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目标】回归课本,背熟基本原理,扫除知识盲点通过练习,分析该部分内容常考考点和常见陷阱3.结合时政,掌握经典例题,背熟解题模板【课标内容】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5.表达无神论立场6.认识到规律是客观的,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7.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8.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9.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复习过程】1.构建本专题主干知识的思维导图,并罗列知识要点。2.对照思维导图,罗列知识盲点,重点理解背诵。【研究真题 探究规律】(2022·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实践中仍然存在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和市场监管规则不统一等问题。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了立破并举的措施。从立的角度,明确要抓好“五统一”,即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从破的角度,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打破各种显性、隐性壁垒。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对立统一的有关知识,说明建立统一大市场要坚持立破并举【典型例题】1.(2021·全国·高考真题)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图)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 )①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③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不懂得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1·辽宁·高考真题)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绿叶变为红色,并产生香气的主要过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是红茶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特有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 )①发酵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过程②发酵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偶然关联的过程③红茶品质与发酵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④红茶加工中的发酵是自在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0·全国·高考真题)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是城市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城市巧妙利用闲置的厂房和设备,精心打造文创产业园、时尚设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厂房变成博物馆,仓库改成音乐厅,厂区转为影视基地……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表明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意识无关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事物的前提③事物发展的关键在于把事物的内部联系转变为外部联系④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与漫画《滚铁环》(作者:王永琦)哲学寓意相通的是( )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④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1·浙江·高考真题)浙江省N市在某老街区改造中,既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又加大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力度,在此基础上使文化商业旅游融为一体。老街区由此成了市民和游客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这一过程( )①摆脱了客观条件的限制②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③实现了内部结构的优化④打破了系统的有序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1·全国·高考真题)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习近平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上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②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③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④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是由矛盾的同一性确定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1·山东·高考真题)1956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迎来中华民族从高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的事实证明了( )①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②凡是拥有强大力量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③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 ④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0·天津·高考真题)火箭呼啸而去、飞船摇曳而归。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空间站时代。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众多科技领域的进步,使航天成果广泛应用。由此可见( )A.航天技术是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B.制定正确的战略是航天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C.开启空间站时代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质的飞跃D.航天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必然联系9.(2021·浙江·高考真题)长三角一体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长远发展战略,决不是一日之功,因此,要有历史耐心,要谋划长远。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质变以数量增减为必要前提②质变以统一物解体为呈现状态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④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10.(2021·河北·高考真题)《史记 滑稽列传》记载,战国时楚军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kūn)前往赵国搬救兵,解了被围之困。齐威王大喜之下请淳于髡喝酒。淳于髡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齐威王接受了劝诫,决意改掉彻夜饮酒的习惯。下列选项与淳于髡的话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水满则溢,月盈则亏②相生相克,相辅相成③绳锯木断,水滴石穿④万物有度,过犹不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0·山东·高考真题)习近平强调,城市发展和治理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规模的拓展过程中,只有实现人口与环境、生产与生活、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鱼与熊掌”兼得,才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联系的客观性和无条件性要求人们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B.“鱼与熊掌”兼得是基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推动事物发展C.建设宜居城市需要人们通过实践搭建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D.宜居城市建设要坚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12.(2021·湖南·高考真题)漫画《谈判的最好结果——让双方都感到自己是赢家》(作者郑辛遥)启示我们( )①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关系②谈判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决定着谈判结果④谈判双方对结果的感觉与实在是一致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1·河北·高考真题)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段话体现了( )①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②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④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1·北京·高考真题)浅溪曲涧,步石几点。汀步本是小溪中的渡水设施,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铺设在草坪上,营造出独特的意趣。有人说,汀步的间距不合理,一步太小,两步又太大:也有人说,汀步间距的设计就是为了让人放慢脚步,边走边欣赏,而且这种设计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对此,评论恰当的是( )A.草坪汀步作为园林道路其个性寓于路的共性之中B.草坪汀步说明审美追求和以人为本可以有机结合C.同一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因人而异D.矛盾的解决是以牺牲矛盾双方的某一方为条件的答案解析【答案】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统一和市场分割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基于矛盾固有的两个基本属性,《意见》坚持立破并举,破壁垒抓统一,旨在创造条件推动市场分割向市场统一的转化,由此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立破并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考点考查:生产与消费、市场秩序、对立统一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对立统一的有关知识,说明建立统一大市场要坚持立破并举的理由。回答此类问题一般按照“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市场统一和市场分割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可联系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有效信息②:《意见》坚持立破并举,破壁垒抓统一。→可联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 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分析材料。得分点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分析材料。【点睛】为什么(原因)类:【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一般按照“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答。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展开说明。1【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③④:瓜、豆、蛋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形态,具有各自的发展规律。而漫画中“种蛋”行为,没有看到蛋与瓜、豆的不同特点,主观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得出“种蛋得蛋”的认识并付诸行动。该行为错在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看到联系是客观的,是有条件的,③④符合题意。①:漫画中“种蛋”行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只是没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①说法错误,排除。②:漫画中“种蛋”行为是根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瓜、豆生长规律而做出的行为,这说明漫画主人公是承认事物发展具有规律性的,只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利用规律,②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③: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是红茶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特有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发酵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过程,红茶品质与发酵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故①③入选。②:发酵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必然关联的过程,而不是偶然关联的过程,故②不选。④:红茶加工中的发酵是人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3.【答案】C【解析】【详解】①: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的意识无关;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呈现着“人化”的特点,因此,不能说所有的联系都与人的意识无关,①排除。②④:许多城市巧妙利用闲置的厂房和设备,精心打造文创产业园、时尚设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表明了,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事物,也说明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④正确。③:发展最终都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因此,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关键,③错误。故本题选C。4.【答案】D【解析】【详解】①:漫画的意思是一根铁棍可以推动铁环前进,当有很多不同铁棍时,却并不能达到效果,与“众人拾柴火焰高”意思相反,①不符合题意。②:“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在强调部分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②表述错误。③:只有正确的铁棍才能推动铁环前进,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意思相符,③符合题意。④:“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意思是善于下棋的人,总是先要把握棋局发展的总体趋势,控制能够影响棋局发展的关键“方位”、“站点”,最终一举奠定胜局。而不善下棋者,只从局部着眼,计较于一子一时的得失,结果常常因小失大,正好与漫画意思相符,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答案】C【解析】【详解】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摆脱了客观条件的限制的说法错误,故①排除。②③:浙江省N市在某老街区改造中,既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又加大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力度,在此基础上使文化商业旅游融为一体,受到市民和游客的青睐,可见,这表明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实现了内部结构的优化,故②③入选。④:应该是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而不是打破了系统的有序性,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6.【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材料强调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说明新机和新局的开启离不开我们基于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努力创造的条件,也就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定的条件。①正确。②:材料中强调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同时新机和新局要直面危机和变局,在解决和克服困难中向前迈进,这说明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②正确。③:适度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但新事物产生之初往往力量微弱,过量的困难、过大的挫折会阻碍新事物的成长。③错误。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联系。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强调的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差别,应是由矛盾的斗争性确定的。④错误。故本题选A。7.【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的事实证明了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③符合题意。②: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途是光明的,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而不是力量的强弱,②不符合题意。④:事物发展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更重要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材料强调的不是量变引起质变,而是强调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答案】C【解析】【详解】A: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A说法错误。B:制定正确的战略有利于航天事业成功,但不是决定性因素,B说法错误。C:“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空间站时代。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众多科技领域的进步,使航天成果广泛应用”,这说明开启空间站时代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质的飞跃,C符合题意。D: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航天技术与社会生活存在着联系,但不一定是必然联系,也不是方方面面都有联系,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答案】D【解析】【详解】①: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况,一是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会引起质变,另一种是总量不变,但排列结构和次序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故①不选。②: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同时该说法不合题意,故②不选。③:决不是一日之功,这体现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故③入选。④:要有历史耐心,要谋划长远,这体现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重量的积累,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故④入选。故本题选D。10.【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中淳于髡的话意思是酒喝多了就乱了心性,乐得过了头就生悲,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意思是水满了就会向外溢,月圆了就会变缺,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符合题意。②:“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意思是双方相互包含又相互克制,蕴含的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②不符合题意。③:“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用绳子不停锯,木头也能被锯断;水不停的滴,石头也能被滴穿,蕴含的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不符合题意。④:“万物有度,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1.【答案】B【解析】【详解】B: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一方面,二者有对立的一面;另一方面,如果在城市发展和治理中统筹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是能实现鱼与熊掌兼得的。因此“鱼与熊掌”兼得体现了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B符合题意。A: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角关系。但联系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选项观点错误,排除A。C:联系具有客观性。建设宜居城市需要我们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通过实践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即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不是搭建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C不符合题意。D:宜居城市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人口与环境,生产与生活,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即处理好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坚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统一,而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答案】A【解析】【详解】①:谈判双方存在利益分割,说明二者具有斗争性;谈判双方的彼此的利益依赖于对方的利益,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同一性,因此,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关系,①符合题意。②:由漫画可知,矛盾双方利益的分割是在矛盾双方所结成的利益统一体中进行分割的,这说明谈判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故②符合题意。③:思维方式属于意识范畴,意识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起决定作用。因此,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影响谈判结果,但不决定,③说法错误。④: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会与实在是一致的,谈判双方对结果的感觉属于意识范畴,但不一定是正确的意识。因此,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3.【答案】D【解析】【详解】①: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①错误。②:事情充斥矛盾,才会有希望发生,才会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才会在奋斗中成功,这说明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正确切题。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错误。④:“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意味着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④正确切题。故本题选D。14.【答案】B【解析】【详解】A:应该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错误。B:让人放慢脚步,边走边欣赏,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这说明审美追求和以人为本可以有机结合,B符合题意。C:材料反映了矛盾双方的关系,但未涉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排除。D:矛盾双方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解决是以牺牲矛盾双方的某一方为条件的”说法错误,D排除。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