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三元思辨作文高格范文及借鉴支招(中国、世界、我们)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三元思辨作文高格范文及借鉴支招(中国、世界、我们)

资源简介

三元思辨作文高格范文及借鉴支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分钟会发生什么?
大数据给出了答案:每一分钟,中国新生产出10辆新能源汽车,修建481米长的农村道路,“复兴号”动车可以行驶5833米,新增12.7公顷森林或草地,新增3.2万份共享单车订单,收发20.6万份包裹,完成价值26.6万美元的外卖订单,新增28.77万笔移动支付,发送3125万条微信……
同时,每一分钟,中国进口近1.5吨智利樱桃,中欧班列运送3标箱货物,8位中国人购买德国汽车,166台苹果手机在中国出货,516529颗中国芯片出口海外: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发电6088千瓦时,可满足当地500万人的用电需求;中国在安哥拉援建的供水项目提供35立方米的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530万人民币,北斗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
每一分钟,中国都在蓬勃发展,也都在与世界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我们中国青年就成长于这样的时代,既享受着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成果,也肩负着发展中国和世界的使命。习近平在二十大开幕时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中国·世界·我们”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本题为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杂合体。审题立意时,不妨按部就班,先解析时事材料,然后明确驱动写作的典型任务。
首先理解材料的命意。材料较长,可明显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堪为时代的宏大叙事。首先以“一分钟会发生过什么”设问,然后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分别以详实的大数据回答,概述一分钟中国发展的奇迹,以及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材料旨在突出当今时代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突出时代大有可为。
第二层,堪为书写青春华章,奏向青春之歌。“我们中国青年就成长于这样的时代,既享受着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成果,也肩负着发展中国和世界的使命”,先概括时代背景,揭示当代青年生逢其时的美好际遇;后用伟人金句,寄语当代青年,躬逢盛世、如何奋发有为,施展才华,有所作为,肩负使命,学会担当,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让青春与家国、世界同行。
参考立意:
新时代中国青年,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
青春有为,挺膺担当。
涵养格局,心怀世界,从小我走向大我。
偏题立意:
秉持天下一家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之后的写作主题词为三元思辨话题,立意时未能全面把握,仅仅孤立地从“世界”入手。)
用奋斗奏响青春之歌。(同上,材料之后的写作主题词为三元思辨话题,立意时未能全面把握,仅仅孤立地从“我们”入手。)
惜时如金,只争朝夕。(只是关注了材料中的“一分钟”数据和产生的发展奇迹,未能结合材料之后的诱导提示立意。)
事实素材:
王信水:把研究写在大地上
“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有人去研究!”面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需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信水立志摸清大地家底,十余年间翻山越岭,带回一千多块他心目中的宝贝石头样品,把研究写在祖国大地上。
王信水出生于1990年,从本科学习地质开始,他就走进矿山戈壁,探究地球内部奥秘。常年坚持野外科考,他对此乐此不疲,他说:“能一心一意搞科研,就是最幸福的事!”
理论素材:
1、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3、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4、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5、无论身边微末之事的变化,还是宏大的国家时政变化,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在快与变之中,在速生与速朽之间,那旋转的万花筒,有一个坚定稳固的内核,它们经历时间的淬炼,依然散发出不变的灼灼光芒。——时评金句
6、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华民族应该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中国青年报
7、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罗素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时评金句
8、打开大门、敞开怀抱,让世界搭乘中国科技发展的便车,共同分享逐梦太空的机会,折射出一个泱泱大国的“人类情怀”。——时评金句
佳作展台:
家国处处舞雩风,青春灼灼应节舞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时光悠远,天地长新。对于时代变迁,古人曾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今人则用“日新月异”、“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惊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
诚然,但这还远远不够。这个大时代,一如范希文先生对八百里洞庭的描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今日中国,如日恒升,如复兴号风驰电掣,如大江大河奔腾不息。今天,我们正处于剧变、巨变的时代。“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与一瞬”。谁能想象,每一分钟,中国都在蓬勃发展;每一分钟,世界早已旧貌换新颜。 (开篇由材料中的“一分钟”引发思考,概述时代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揭示宏阔时代背景,为下文青年生逢其时、积极有为做铺垫。)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身处剧变、巨变的大时代,生逢其时,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应躬身入局,奋发有为,施展才华,有所作为,肩负使命,学会担当,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让青春与家国、世界同行。 (思考青年与时代的关系,明确提出观点,总领全文。)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以青春之我,铸就青春中国。(分论点一,扣合写作主题词中的“我们”与“中国”)
大凉山走出的学子陈世鑫,以青春之我,立志强“中国芯”;“大姐不大”的周承钰,弱冠之年担纲大任,成为最年轻的火箭发射总指挥,在追星逐月中,实现科技报国的一腔宏谋;后浪中的“巨浪”曹原,22岁攻克百年难题,当惊世界殊;硕士村官陆秀兴,君子通大道,砥砺在基层,将才华写在市井里巷、田间地头,写在地气民生中;“大山的赤子”刘秀祥,一往情深深几许?他用爱呵呵希望,行吟在大山深处,拯救无数孩子柔弱的命运……
家国处处舞雩风,青春灼灼应节舞。身如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与美好的时代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也成就一生美好的机遇。他们走过的地方,一路花开;他们站立的地方,就是日新月异的中国。奋进、日新中国的征程车辙里,有着他们奋然前行的坚实足迹。(围绕分论点一,先运用大量典型鲜活例证,后议论挖掘分析。)
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以青春之我,拥抱美好世界。(分论点二,扣合写作主题词中的“我们”与“世界”)
君可见,多国货币惊现“中国制造”,这是中国发展与共建美好世界的硬核联名;卡塔尔世界杯上,中国元素如繁星满天;徐工实习生节目,让中国制造、中国智造普惠世界;流光一瞬,华表千年,欧洲宇航员太空深情吟哦《兰亭集序》,让中国式浪漫与四海抑郁共情……当今中国,求诸己,谋诸人,融于世,居仁由义,以构建地球共同体、80亿人口共同体为己任,积极有为,敢于担当,彰显大国风范。
大国担当,需要青年有所担当;大国风范,需要青年涵养恢弘格局。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厚植人类情怀,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意识自觉,思考社会问题,体察民生冷暖,关注气候变化、生态平衡等,既要有修身齐家的责任,也要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将“青春梦”与“中国梦”“世界梦”紧密相连,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前途、人类命运,将人格追求与社会需要相统一,以此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围绕分论点二,先阐述中国的世界眼光、天下情怀;后青年的“我们”代言,应涵养格局,厚植人类情怀。)
青年自有凌云志,不负江河万古流。宋儒张载穷究学问,有志于大道。他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激励一代代仁人志士,也激发着代代中国青年。让我们当代青年,从精进学问、砥砺自我、成就大器,到心系“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到秉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的恢弘格局,砥砺天下情怀,修为天地境界!(总结收束,并呼吁期待,振奋人心。)
名师阅卷:(55分)
内容方面:文章堪为“遵命写作”的典范,行文时处处紧扣三元主题词“中国、世界、我们”,并且深入阐述三者之间的思辨关系和逻辑联系,又很好地扣合材料中的“一分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文章思虑周详,又能尽情驰骋才力,挥洒如椽大笔,视野开阔。(19分)
表达方面:文章语言表达方面多有可圈可点处。如主体部分,以两个分论点提领下文,分论点拟写,如文心雕龙,精心打磨,先引用诗句,后结合主题词诠释阐发。凝练简洁,片言居要,为一篇之警策。(18分)
发展等级:文章取材广泛,例证充实丰赡,典型鲜活,价值取向明确,启迪感召人心,充分体现了关注时代的可贵意识。(1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